當前位置:
首頁 > 愛好 > 從經濟學角度看普洱茶的價值與價格

從經濟學角度看普洱茶的價值與價格

關於普洱茶的價格問題,各路專家早就有過很多深入的探討,絕大多數學者都是從普洱茶的品質、工藝、存儲等專業方面著眼,研究普洱茶的當前價格及未來走向,很少有從經濟學角度來探究普洱茶這個熱門商品的價格問題。今日筆者以經濟學中價值規律的角度來分析普洱茶的價值與價格。談一家之言,以期拋磚引玉,供方家一笑。

價值規律(law of value),通俗的說,就是商品的價值量由生產該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商品交換必須以價值量為基礎,實行等價交換。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是價值規律的表現形式。價值規律是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的基本經濟規律。不管是在什麼樣的經濟形態中,商品生產和交換都在不知不覺中遵循這一客觀規律。普洱茶的生產和交換自然也不會例外。

《倚天》茶餅

一個物品能成為商品,它必然要具有價值和使用價值。商品的價值是指凝結在商品中的無差別的人類勞動(包括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而商品的使用價值,則是指某物(該商品)對人們的有用性(例如麵包能填飽肚子,衣服能保暖、茶能滿足品飲等)。

具體到普洱茶身上,一款普洱茶的價值,就是製作該款普洱茶所花費的無差別的人類勞動。這裡稍微解釋下,什麼是無差別的人類勞動。就勞動的具體形態而言,人們有很多種的勞動形式,比如:種茶、養鴨、教書、治病等等。但這些不同類型的勞動性質,卻是「無差別」的。「無差別」它是一個很抽象的東西,而不是具體的。

《倚天》干茶

以生產茶葉和手機為例。大家都知道,生產普洱茶和生產手機所用的生產工具和原材料都是完全不同的。生產普洱茶可能用到茶樹、鐵鍋、渥堆發酵池等,生產手機可能用貴金屬、主板、電池等。大家還知道,生產一斤普洱茶和一個手機所用的具體的勞動時間不可能是一樣的。還有一點就是,生產普洱茶和生產手機的具體的人很可能也是不同的。

然而,如果我們把這三個不同點拋開不管,即拋開生產它們所用生產工具和原材料的不同,拋開生產它們的具體勞動時間的不同,拋開普洱茶和手機是誰生產的等這些因素,剩下的應該就是無論誰(當然必須是人)生產普洱茶還是生產手機,都要耗費一定的體力和腦力(這實際上就是所有商品身上的共同點)。只不過耗費的體力和腦力的具體形式不同而已。

也就是說:無論生產普洱茶還是手機,都要耗費人的體力和腦力。這時,我們發現,這裡所說的體力和腦力沒有具體形式的差異,也沒有具體量的差異;同樣我們可以推而廣之,人無論生產什麼,都要耗費體力和腦力。於是我們把這種拋開了具體形式和量的不同的體力和腦力的耗費叫無差別的人類勞動。

凝結在商品中的無差別的人類勞動,就是該商品的價值,這個價值的大小,就是價值量。根據價值規律,商品的價值量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商品實行等價交換。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是相對於個別勞動時間而言的一個概念,是指在現有的社會正常的生產條件下,在社會平均的勞動熟練程度和勞動強度下製造某種使用價值所需要的勞動時間(個別勞動時間是指生產同一種商品的不同生產者各自所耗費的勞動時間。由於每個生產者的條件不同,其個別勞動的時間也不同)。

回到普洱茶身上,我們拋開古樹茶的滋味、內涵物質等方面特長(其實從經濟學上分析,這些方面的特長都歸屬於古樹普洱茶獨特的使用價值,也就是說,這些方面的特長,說明了古樹普洱茶能更好更全面的滿足人們品飲方面的需要),從社會必要勞動時間角度進行分析。

古樹茶由於大多生長在高山密林中,且樹齡長久,枝幹高聳,採摘不易,不少高桿古樹還要搭架子才能攀爬上去進行採摘,這就意味在花費在古樹茶製作上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要明顯多於台地茶園茶。從經濟學角度看,製作古樹茶需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越長,就意味著古樹茶的價值量也就越大。在市場上進行等價交換的時候,古樹茶的價格自然也就越高。

以上的分析,是從價值決定價格的角度,分析了為什麼古樹普洱茶的價格會這麼高。當然,根據價值規律,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所以我們看到有雙十一、有雙十二、有六一八等打折降價促銷行為。但只要我們牢牢記住價值決定價格這一點,就會很清晰的看到,嚴重偏離普洱古樹茶本身價值的超低價格,都是不符合價值規律的行為,對於這類商品,奉勸廣大茶友務必要小心,一笑而過就好,千萬不能貪圖價格便宜而入手。

認真的茶友,一定會提出這樣的疑問:我們都知道製作古樹普洱茶比台地茶花費的勞動時間要多很多,但說破天,這個時間多三倍、多五倍或者多十倍夠不夠?可市場上古樹茶的價格,特別是老班章、冰島、曼松等名山名寨的古樹茶,價格何止高出一般台地茶園茶的十倍、百倍甚至千倍!這又如何解釋呢?

正所謂,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在經濟學界,關於一些特殊性商品的價格的決定因素,一直有著不同的見解。

比如新古典經濟學認為,是供給與需求的關係決定了商品的價格。用這個觀點來解釋古樹普洱茶的高價格,問題就會迎刃而解。因為古樹茶(特別是老班章、冰島、曼松等名山名寨的古樹茶)具有一定的稀缺性,加上廣大茶友超高的追捧熱情,這就導致了近年來市場上名山名寨古樹茶供應量少、需求量大的供需格局,而且這個格局很難在三五年內得到有力的扭轉,這就必然導致了名山名寨的古樹茶價格居高不下的局面。

萬事萬物的發展必然有其規律性,古樹普洱茶的浮浮沉沉也不會例外。了解些經濟學方面的原理,有利於我們茶友在這個刀光劍影的普洱江湖中,提升一些霧裡看花的本領,不至於只被精美的文案和動人的故事所打動,為沒有多少的價值,付出了不成比例的高價格!(作者:漂洋過海;本文系說茶網原創投稿文章,圖來源:南茗佳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說茶網 的精彩文章:

茶界獨立評論人白馬非馬淺談茶行業消費升級大趨勢
大益重磅新品「大師時代、大樹茶」,又是衝刺20萬的黑馬?

TAG:說茶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