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最有資格成為大將的滕代遠,為什麼無緣接授此等殊榮?

最有資格成為大將的滕代遠,為什麼無緣接授此等殊榮?

原標題:最有資格成為大將的滕代遠,為什麼無緣接授此等殊榮?


在1955年授銜時,有一個典故流傳特別廣,或許大家可能也都看過了,是說毛主席辭掉為他特設的「大元帥」軍銜後,劉少奇、周恩來、鄧小平也主動辭掉了「元帥」軍銜,另外還有四個人也主動辭掉了「大將」軍銜,就是李先念、譚震林、鄧子恢、張鼎丞。


後面這四人,按資歷來說是完全夠得上大將軍銜的,不過,其實除了這四人,還有幾個人也夠得上大將的資格,而且,在羅榮桓向中央軍委提交的名單中,還有一個人排在這四人的前面。

這個人,就是滕代遠,湖南麻陽縣人。



滕代遠


滕代遠生於1904年,1904年出生的人同樣星光閃耀,比如鄧小平、任弼時、鄧穎超、呂正操、杜聿明、巴金、程硯秋、傅抱石,國外的還有達利、聶魯達、奧斯特洛夫斯基等等。

滕代遠的革命生涯非常早,比如著名的平江起義,就是他跟彭德懷共同領導的,也是湘鄂贛革命根據地的創建人之一。


1930年5月,紅三軍團成立,軍團長是彭德懷,政委就是滕代遠。3個月後,紅三軍團與紅一軍團勝利會師,成立了紅一方面軍,滕代遠任副總政委,請注意,總政委是毛澤東,也就是說,滕代遠是毛澤東的副手。另外,總司令是朱德,副總司令是彭德懷,下面還有林彪、陳毅、羅榮桓、譚震林、黃公略等等,個個都是元勛級別。


抗戰爆發後,滕代遠被任命為中共中央軍委總參謀長。請注意,之前的紅軍總參謀長基本上由劉伯承或是葉劍英擔任,在滕代遠之後,相繼有蕭勁光、彭德懷、周恩來擔任,建國後,分別是徐向前、聶榮臻、粟裕、黃克誠、羅瑞卿等等。看看這份名單,就知道滕代遠最低也是大將的級別。


抗戰勝利後,國共和談,為了便於雙方同等交流,我方的一些將領也被授予了軍銜,其中中將有4人:葉劍英、滕代遠、羅瑞卿、饒漱石,少將中還有陳賡、許光達,後來成為新中國的大將。


晉冀魯豫軍區成立後,滕代遠擔任第一副司令。請注意,軍區總司令是劉伯承,政委是鄧小平,也就是後來的二野的班底。


1948年5月,晉冀魯豫軍區和晉察冀軍區合併,組成華北軍區,滕代遠是第二副司令。不要以為第二副司令太低,要知道,總司令是聶榮臻,第一副司令是徐向前,第三副司令是蕭克,政治部主任是羅瑞卿,級別都不低。


1948年11月,周恩來親自約見滕代遠,說中央軍委決定組建鐵道部,由滕代遠來負責,並說:「在中央政府未成立前,你是從軍隊轉做經濟工作的第一個同志,今後還會有更多的同志轉到經濟戰線上來。從軍事工作轉到經濟工作,是個很大的轉變,但這是革命事業的需要,也是解放戰爭勝利發展的重要標誌。」


在鐵道部首次會議上,朱德總司令親自陪同滕代遠出席,對大家說:「中央給你們派來個『將軍大老闆』。過去,他指揮千軍萬馬打敗了日本侵略者和國民黨反動派,從今天開始,他要掌管鐵路,指揮百萬鐵路大軍,開山修路,遇水搭橋,搶修搶運,支援大軍過江,解放全中國!」


當時,各大野戰軍的步伐已經緊鑼密鼓,急需鐵路運輸的支持,因此,滕代遠上任後,發出了「野戰軍打到哪裡,就把鐵路修到哪裡」的口號,短短的時間內就修築了15條鐵路幹線,為各大野戰軍的南征北戰提供了極大的幫助。

因滕代遠在鐵路方面的卓越貢獻,新中國成立後,順理成章地成為鐵道部部長,一干就是16年,也是中國鐵道部任職時間最長的部長。



滕代遠雖然長期位高權重,但從來沒有想過為家人謀福利。剛建國後,他的大兒子滕久翔聽說父親在北京當了大官,就去了北京,想讓父親給他找個工作。滕代遠想了想,說:「孩子,按情理,我應該在北京給你找個工作。但正因為你是我兒子,我不能為自己的親屬謀取私利,敗壞黨的形象。」並告誡滕久翔:「不要靠老子,不要打我的牌子給國家添麻煩,要自己闖路子。」


就這樣簡單的幾句話,滕代遠把20多年未見面的兒子又打發回了老家。滕久翔兩手空空地回到老家後,奶奶問他:「家裡這麼困難,你爹沒給點錢?」滕久翔說:「到辰溪下車時,只剩一塊五角錢了,回家的路還遠,我還餓著肚子呢。」

直到1973年,滕代遠病重時,滕久翔才再次來到北京,照顧老父親。滕久翔看到父親每頓飯只有一個窩窩頭,心疼地說:「這東西是粗雜糧做的,不容易消化,等您病好後再吃不遲。」但滕代遠笑笑說:「我已經吃了十多年了,習慣了。」


1974年12月1日,滕代遠與世長辭,終年70歲。臨終前,他向家人要來紙和筆,家人以為他要留遺囑,最後卻發現他留下的只有兩個字——「服務」。此舉感人至深,像革命前輩致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非常歷史 的精彩文章:

抗日戰爭期間都有哪幾個國家承認了汪偽政權?
宋美齡開羅會議展魅力外交,三巨頭會談竟然變成了四巨頭

TAG:非常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