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東北人不用開口,他們的名字就能把你笑瘋

東北人不用開口,他們的名字就能把你笑瘋


微信又雙叒叕改版了!


公號海茫茫,你是不是經常錯過我的小船?


點擊上方藍字「青年文摘」→


點擊右上角「...」→點選「設為星標」


加上星標 

,我馬上就登上你的碼頭


作者:李開春


來源:ONE文藝生活(ID:one_hanhan)



過去的十一長假,我的朋友們出去玩的出去玩,回家浪的回家浪。而我,因為腳不幸骨折了,在床上躺了整整五天。




不過我也沒有很慘。



為了怕我無聊,我的朋友們幾乎24小時輪番手機轟炸我,和我聊天發視頻講笑話。




阿花去丹東玩了,一下車就和我分享了她的定位:小豬崽子溝。




同時還轉發給我一條微博:






我點開語音感受到這位大姐在電話那頭快要背過氣的笑聲:「你們東北人起名怎麼這麼好笑,簡直就是藝術!」




然而我內心毫無波瀾,甚至有點想(嘲)笑。



我:這才哪到哪你就笑成這樣了?你是不是對我們東北人的起名能力有什麼誤解?




這件事讓我突然發覺,那些看了趙本山、二人轉、《鄉村愛情》,去過兩趟瀋陽、哈爾濱、雪鄉,就以為了解了全部東北文化的朋友們,實在是太天真太好騙了。




作為一個純東北人,我可以很負責任地告訴大家:比東北話更好笑的,是東北人的起名藝術。




我們東北人不是在起名,我們是在進行藝術創作。


 


「大家好,自我介紹一下,


我來自老母豬嶺。




東北人起名的最大特點,就是隨意。

想叫啥叫啥,想到哪說哪。但你不要以為我們隨意,就不藝術了。




真正的行為藝術,就是「起自己的名,讓不知道的人尋思去吧」。




王俊凱過18歲生日的時候,粉絲應援為他買下18顆星星的命名權。




聽起來特別牛吧?



在我們東北,這根本不叫個事兒。




只要你起名的速度夠快,整個東北的山頭,都能被你承包了。




隨手搜一下,你會看到:張家山、周家山、方家山……




就算山頭被佔了也不要緊,你還可以叫老陳家後山、老肖家後山……






總之,以你之姓,冠它之名,把這一片包圍就完事了。




如果你覺得拿姓起名太小兒科,沒關係,

我們還能拿狀態起名




比如,在東北,有一座山,叫「嚇一跳山」。






別問我為啥,可能是起名的人第一次看到這個山的時候,嚇了一跳。




我們還有三瞪眼(山)和瞪眼嶺,光聽名字就能感受到命名人當時的神情和心情。






還有一道溝,叫「出不來溝」,強烈表達了起名者當時彷徨失措的心理活動。






除此之外,在東北,起地名非常重要的一點是,要夠狠。

要讓別人一聽,就能感受到那股撲面而來的霸(土)氣。


 


比如,有一道溝,叫大屁股溝;有兩座嶺,分別叫蹲屁股嶺和擦屁股嶺。




聽著就有畫面感




屁股不夠,我們還能拿褲衩子和褲襠來湊。




隔著屏幕我都能感受到那股窒息的味道




不過這些都不算什麼。




作為中國「社會人」產出最多的地區,我們把「社會我X哥,人狠話不多」成功貫徹到了每一個地名上。




所以在東北,你絕對不能小瞧任何一個地名。




因為你根本不知道,起名之前這裡經歷了什麼。




你也想像不出來,你在那裡會經歷什麼。




比如,有一個屯,叫氓流屯。






聽著就比青龍幫菜刀幫什麼的霸氣,主要是豪邁中還透露著一絲讓人犯罪的衝動。




除此之外,我們還有殺人溝、拐老婆溝、弔死鬼溝、棺材臉山……






如果你能活著走出東北,我敬你是條漢子。




在東北,比起地名更隨意的,


是起人名




在我們東北,叫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讓別人記住你叫什麼。


 


讓我們打開《鄉村愛情》的演員表。你只要隨意感受一下就會發現,起名字,其實是一件非常easy的事。


 


如果你排行第四,那你就叫趙四,你要是第七,你就叫王老七;




如果你外貌有特點就更好了,腳大可以叫謝大腳,眼鏡片厚可以叫瓶底子;




如果你爸媽望子成龍,你不用叫「世傑」「國梁」,你可以叫王大拿或者劉能,簡單粗暴,直接干翻那些豪傑和棟樑;






謝騰飛這名聽著多正能量啊,估計耗盡了他爺爺謝廣坤所有的良苦用心和文化底蘊。


 


但是有用嗎?你發表情包的時候,還是習慣叫這個孩子「謝飛機」。






好聽根本沒用,重要的是好記。




所以,如果你想給孩子起名,千萬不要請教東北人。他們起的名字差不多都長上面那樣。




我有個朋友姓楊,元旦那天生的,她媽差點就給她起名叫「楊歷年」,幸好被她姥爺攔下來了。

(註:「楊歷年」諧音「陽曆年」,是東北對公曆第一天的叫法。)





我另外一個朋友就沒那麼好運氣了,姓鄭,他爸給他起名叫鄭景銀

(沒錯,跟那位韓國羽毛球女運動員同名,在東北話里諧音「正經人」)






英文名就更好起了,男的叫

Gammady

(諧音「幹嗎地」,疑問詞),女的叫

Emma

(諧音「哎媽」,感嘆詞)。




大名起完了,乳名我們也拿手啊。




在外面,我們很有氣質,叫「柏舟」「庭鈞」「晚漁」。一回到家,關上門,我們可能就是「大腦袋」「二梆頭」「三胖子」。




不過你千萬不要覺得我們土,我們這是接地氣。




你看明星,洋不洋氣?




可是他們給孩子起的乳名,也特別接地氣。




姚晨的兒子叫小土豆,楊冪的女兒叫小糯米,包貝爾的女兒叫餃子,李念家女兒叫小酸奶……




你以為我們東北人不想拿食物起名嗎?不是的,我們是真的做不到啊!!!




如果我們拿食物起名,那麼我們那兒的孩子小名應該叫苞米碴子、鍋包肉、蘸醬菜、韭菜盒子、黏豆包、蒜茄子……




別說了,我已經餓了。




東北人最大的特長,


就是用東北話翻譯全世界




除了地名、人名,我們給飯店起名的技藝也登峰造極。




什麼東北人家、東北餃子館、東北農家院……那是在外地開餐館的東北人,才會起的名字。




在我們東北本地,絕對不會這麼敷衍。




我們從來不用飯店的名字表現菜有多好吃,好不好吃你來一次就知道了。




所以,





有一種燉菜店,叫「一鍋端」;


還有一種燉菜店,叫「威廉鐵鍋燉」;


有一種飯館,叫「大飯盒子」;


有一種串店,叫「喝丟一隻鞋」;


有一種燒烤店,叫「蝦雞叭烤」;


……






總之在東北,沒有一家飯店能老老實實起名。




認真,你就輸了。




但是如果你覺得,東北人只會起名,那你就大錯特錯了。




我們擅長的,除了起名,還有把別人起好的名字翻譯成自己的語言。




俗話說得好:

英雄不問出處,來東北都有新路




比如在《拜託了冰箱》里有一集,嘉賓是宋小寶。何炅想讓他表演一下「如何用東北話給綜藝節目重新起名」,宋小寶老師當時就表現出了極高的東北藝術素養,信手拈來。




《放開我北鼻》不叫《放開我北鼻》,應該叫

《你鬆開那孩子》






《創造101》不叫《創造101》,應該叫

《整事吧丫頭們》






《奔跑吧》也不叫《奔跑吧》,應該叫

《快蹽吧大兄弟》






《吐槽大會》也不叫《吐槽大會》,應該叫

《可勁兒嘚比》

 






……




按照這個思路,我覺得《奇葩說》可以考慮改名

《胡嘞嘞》

(註:嘞嘞在東北話里指能說,瞎說,天南地北地說。)




在介紹了這麼多東北起名藝術實例後,我深刻地意識到:




一直以來,東北人在起名字方面的天賦,都被全國人民低估了。




我大東北遍地都是銀才啊!



【言之有「禮」,天天贈刊】

小編將從本文選取1則走心留言

,贈送2018年第22期《青年文摘》雜誌1本~




文 |  李開春,來源公眾號ONE文藝生活(ID:one_hanhan)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青年文摘 的精彩文章:

「要不是為了你,我和你爸早就離婚了」「那你們離吧」
含胸駝背還懶得動?快試試這款矯正帶,穿上立刻增高1cm!

TAG:青年文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