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妝容 > 中美化妝品行業格局對比,自主品牌如何突圍?

中美化妝品行業格局對比,自主品牌如何突圍?

原標題:中美化妝品行業格局對比,自主品牌如何突圍?


隨著人們尤其是女性群體消費能力的提高,為化妝品行業的發展帶來了發展機遇。目前,中國化妝品行業發展仍處於上升期,高端產品市場規模增速已經大幅領先於美國,未來具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但在彩妝品類、市場集中度和本土品牌發展方面,中國仍較為落後,將是未來中國化妝品行業的關注重點。


市場規模:美國市場份額最大,中國市場增速領先

從市場份額來看,進入21世紀以後,美國化妝品依然穩坐化妝品市場規模第一之位。據Euromonitor數據顯示,2017年美國化妝品市場規模為861億美元,佔全球化妝品市場18.5%,在全球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而中國則535億美元的規模緊隨其後,佔全球市場份額11.5%。



但是,從市場規模增速來看,中國卻遙遙領先於美國。2003-2017年,中國化妝品行業年均複合增速為10.6%,比美國的2.5%高出8個百分點。由此可見,儘管目前中國的化妝品市場規模不及美國,但是行業正處於快速增長階段,未來發展具有更大的想像空間。


品類結構:中國護膚品一枝獨秀,美國彩妝和護膚品齊頭並進


在行業細分品類方面,相較於中國市場護膚品類一枝獨秀的行業結構,美國化妝品市場護膚品、彩妝共同鑄成雙翼,持續驅動行業增長。2017年美國市佔率前五的品類分別為護膚品、彩妝、護髮品、男士護理及香水,其中護膚品和彩妝佔比合計為38.7%,遠不及中國護膚品單一品類市場份額。此外,中國彩妝市場規模僅為9.5%,相較於美國的18.5%,中國彩妝在未來的發展空間巨大。


值得高興的是,目前我國大眾化妝品市場中本土品牌的市場份額正呈現出穩步提升的趨勢,不斷搶佔國際品牌所佔領的市場份額。數據顯示,2014-2017年期間,得益於大眾化妝品市場的旺盛需求、以及大牌化妝品下潛不足,內資企業的市佔率排名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其中提升幅度最大的是百雀羚、珀萊雅、和上海上美。而2017年,在Top30公司中已經有包括上海上美、百雀羚、上海家化、珀萊雅等14家內資企業入圍,這些企業在大眾市場的市佔率由2008年的5.1%迅速上升至2017年的23.1%。可見,我國大眾化妝品將是本土品牌的建設發展的重要突破口之一。



綜合以上分析可知,儘管美國目前的化妝品市場規模位居世界第一,但中國市場規模增速更高,未來具有更大的發展空間。此外,中國高端化妝品市場增速也高於美國,具有較大的發展潛力;而在市場集中度方面,中國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尤其是自主品牌的發展是中國化妝品發展的短板之一。

以上數據及分析均來自於前瞻產業研究院《2018-2023年中國化妝品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來源:前瞻網)

(青眼:不一樣的視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青眼 的精彩文章:

黃金十年 | 馮建軍:CS渠道的「後百強時代」來臨
為了讓你舒服,YES!IC經歷了很多不舒服

TAG:青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