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日本武士身份與地位的象徵-武士刀裝具

日本武士身份與地位的象徵-武士刀裝具

俗諺:「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多數人容易被日本刀外裝的絢麗所吸引,而對於刀刃的知識所知有限,主要因為相關咨訊取得不易,真刀也不易見到。因此喜好者不是買到假刀就是買到鍛造上有嚴重瑕疵的次級品,或者刀裝是七拼八湊的拼裝刀,刀柄與刀鞘,目貫、緣頭、鐔,等成套或不成套,或新或舊,如無相當素養不易識別。

刀平時保存於白鞘內,外出時才配上刀裝,本文在系列一已提及。刀與刀裝是兩門完全不同領域的藝術,彼此沒有絕對關聯性,這個概念必須整清,否則極易陷入邏輯上的錯誤。

所謂真刀裝與偽刀裝的區別主要在於是否以傳統手工製作刀鞘與金具,而且必需是針對該刀刃量身訂作的。如果以甲刀裝配乙刀刃則形式詭異,甚至一把刀的外裝來自四面八方,各個配件毫不相干,不但不成套,更有些是現代機械大量製作,諸如此類都是愛刀者必需注意的。

高貴華麗合口短刀裝,多數為江戶時代貴族所佩帶(江戶短刀)

鑒別上至少刀柄上的緣與頭、兩個目貫必需是一對,刀出鞘與入鞘必需順暢,刀鞘與刀的長度比例適中,以長刀為例,刀鞘大約比刀長三、四公分左右,兩者彎孤一致。手握刀把不會晃動,粗細與長度影響手感及平衡,握把上的絲繩綁得緊密紮實,以手指推絲繩在正常狀態下是推不動,絲繩交叉部份所留縫隙是大小相等的正菱形,形式規則,絲繩裡面以顆粒狀的鮫魚皮包覆。刀裝除了刀鞘是漆器之外其餘部份皆為金屬藝術,包括鐔、小柄、笄、緣頭、目貫等。

熊本城主加藤清正佩帶之合口刀短刀裝

如果說刀裝具是武士的全套行頭,那麼鐔可以說是武士的臉。特別是江戶時代相當我國明末至清中期,武士行走於路上與之正面相遇者首先看到的就是佩刀上的鐔,鐔的藝術品味代表著武士的格調與素養,因此鐔工莫不竭盡所能將鐔的創意發揮到極致。鐔工除了精研金屬特性外更鑽研繪畫與書法,鐔的等級區別取決於題材、構圖布局、施工、材質的運用與保存狀況等。因此鐔可以說是刀裝具的靈魂,也是日本領先各國刀劍文化的獨門藝術。

圖為武士刀刀譚

刀握把日文稱「柄」,柄在使用上必需有良好的握感,粗細得宜,太粗或太細都不好使力,長短也影響整隻刀的平衡,刀的運用最難掌握的是威力與速度兼顧,威力強大者速度慢,速度快者威力不足,兩者相互抵制,因此柄的設計對於刀的功能是否能充分發揮具有關鍵影響。柄除了實用性外在藝術上更是武士威儀與品味格調的象徽,在當今日本刀的研究與鑒賞領域裡藝術價值遠大於實用價值。柄先以兩片木材包覆刀莖再用鮫魚皮包覆木柄,鮫皮外再用絲繩捆綁,看似容易,其實不然,每道手續都由專業匠師完成,困難度非外人能想像。

圖為武士刀刀柄

鮫魚皮俗稱鯊魚皮,其實兩者是全然不同的材質,鮫魚原產於中國東海至南中國海一帶,約莫一尺半長,表皮滿布銳利的石質顆粒,小者如米粒,大者如珍珠,原色如米色,隨使用者之喜好,可染成各種顏色,尖銳石粒經打磨處理才不傷手,因外表粗澀才能握緊,戰鬥時刀不易滑落,其外再綁上絲繩方能綁得緊密紮實,絲可以吸手汗更可以防止手掌與鮫皮間過度磨擦而傷手。

鮫皮在背上正中央位置有一顆如珍珠大的石粒,每隻僅有一顆,從大石粒四周的顆粒依序變小,大石粒四周次大者形成眾星拱月之態,該部位是整張魚皮最珍貴的,價格也最高,具有王者之姿,君臨天下的態勢,武士們莫不青睞。

至於柄絲繩則以手工編製以錦為材的黃金色柄繩最高級,這些高級品通常用在宮廷或神社收藏的儀仗太刀或衛府太刀上。一把刀同時有幾隻刀柄是常有的事,武士們為了搭配不同的服裝或出席不同的場合而更換刀柄是時尚風格,刀柄的內涵充分顯示武士精神統御的思想層次。

右下角留言,看看你喜歡哪種冷兵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武士刀傳奇 的精彩文章:

可以一刀砍掉牛頭?這件造型獨特的兵器威力堪比武士刀
能夠一擊必殺的才算是真的神器!

TAG:武士刀傳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