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一粒泡騰片,奪走18月大嬰兒性命!泡騰片切記別這樣服用

一粒泡騰片,奪走18月大嬰兒性命!泡騰片切記別這樣服用

一直以來,泡騰片都被認為是種安全、服用方便的劑型,受到了不少年輕人、小孩子的喜愛。

可誰曾想,如此「人畜無害」的粒泡騰片竟會要了一個18月大孩子的命?

2017年央視的一部紀錄片報道了這樣一則新聞事件——

一個年僅18月大的幼兒,因感冒發燒,家長直接將一粒娃娃寧泡騰片塞進其嘴裡,導致孩子窒息並最終因腦部缺氧時間過長死亡。

原本為了讓孩子有更好的服用體驗的泡騰片,反而導致了悲劇。

圖源/網路


泡騰片,直接吞服可致命

為啥口服泡騰片竟會要人命?我們試著分析一下。

原因一:口中融化,產生大量二氧化碳

泡騰片的特別之處在於含有泡騰崩解劑——通常以有機酸和碳酸鈉、碳酸氫鈉最常見。

當投入溫水中時,泡騰崩解劑發生酸鹼反應,產生大量二氧化碳,使得藥片在水中迅速地崩解。這是我們所看到的泡騰片在水中迅速翻騰溶解,水面劇烈「沸騰」的原因。

圖源於網路

若錯誤地將泡騰片口服,口腔及氣道中會產生大量二氧化碳,最終可能導致缺氧窒息。

原因二:誘發急性喉頭水腫

泡騰片在口腔中崩解,在大量的藥物溶解及酸鹼性輔料等物質的強刺激下,氣道可強烈地收縮和痙攣,誘發急性喉頭水腫。

加上18個月大的幼童本身氣道較小,身體各項功能較脆弱,可導致急性呼吸困難,這可能是其腦缺氧死亡的主要原因。

原因三:意外窒息,幼兒死亡的一大原因

泡騰片直接堵塞氣道,也可能是意外事故的原因。

這種情況與異物卡喉是一樣的,臨床上經常遇見一些因花生米、杏仁核、水果凍、玩具零件、硬幣等卡喉的患兒。

因此家長要把好關,別給小孩吃口香糖、果凍、大顆粒的堅果等,別讓孩子在打鬧中進食,喂葯的時候不要顛簸、晃動著哄孩子。


泡騰片用法有講究

第一次使用泡騰片的患者,應仔細閱讀說明書或諮詢醫生、藥劑師。

想要藥效充分發揮,不同類型的內服泡騰片具體沖泡方法還有一些講究。

口服的泡騰片要放入溫水中溶解, 溫度不能超過60℃,水溫過高會使藥物有效成分部分或全部失效;

中成藥泡騰藥用熱水沖服,才能徹底溶解有效成分;

不能用茶水或飲料沖服,因為可能會與化學藥物直接作用產生化學反應,影響藥效,甚至生成有毒的物質。

此外,泡騰片要現泡現喝,不要放置過久,有些溶解於水中的藥物會因氧化而失效。

若泡服時出現不溶物、沉澱、絮狀物等,不宜再服用。


4個服藥錯誤,你最好別犯

大家常接觸的葯除普通藥片、泡騰片外,還有糖衣片、緩釋片、腸溶片、咀嚼片、口含片等,下面舉幾種常見的服藥錯誤。

咀嚼片直介面服:咀嚼後直接服用,會導致藥效大打折扣。

緩控釋片掰開服:緩控釋片能不能掰開,具體要看說明書。不能掰開的藥物掰開後會破壞緩控釋製劑的效果,從而影響到藥物的療效。

口含片直介面服:大部分口含片劑型直接作用於口腔,正確用法是口腔含服,直接服用等同於藥效幾乎為零。

外用當口服:外用藥一般不能直介面服,如果不慎誤服,可能影響身體健康。

作者/廖日房(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藥劑科)

大家都在看:

這種「水」會致癌,有人天天喝!千滾水、隔夜水在它面前不值一提

女友親吻用力過猛,小伙緊急進醫院!男女身上2個地方切記別亂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家庭醫生 的精彩文章:

身體這器官藏著長壽秘密!簡單3招養好它,一輩子受益無窮
要想長壽,一定要養肺!中醫總結的養肺小妙招,你或許用得著

TAG:家庭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