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史無前例的工程,老外曾提出十五億,是他成就了港珠澳大橋

史無前例的工程,老外曾提出十五億,是他成就了港珠澳大橋

港珠澳大橋大家一點都不陌生,早在未建成之時,這座大橋就承載著各國目光,2018年10月24日,我國港珠澳大橋通車。不僅我國第一時間進行了報道,國外媒體也將此事登報,為何引起這麼多關注?還要從13年前說起。

2005年,港珠澳大橋計劃提出,主要是為了連接港珠澳三地,然而,這個工程卻沒有一家公司敢接。原來,想要建造這座大橋,首需攻克的難點就是沉管水下隧道,港珠澳大橋水下隧道至少要5600米,但是,當時全國水下隧道加起來不到四千米。

最終,這個重擔交給了我國"潤揚大橋"設計師林鳴,深知該工程之難的林鳴,徹夜難眠。收拾妥當後,他帶著團隊,開始考察各大隧道,足跡踏過多個國家,林鳴也正是藉此機會,尋找技術最好的沉管安裝公司。

回國後,林鳴與荷蘭一家公司進行了談判,對方直接開價15億,經過數次交鋒,林鳴提出對方只需要提供最重要部分的技術支持,出價三億。面對林鳴的妥協,荷蘭人回應道"我們可以給你唱首祈禱歌",林鳴當下決定,自己攻克難關。

面對接踵而來的困難,林鳴與研發團隊開始了這場"惡戰"。2013年5月1日,第一節沉管安裝成功,這給了他們巨大的信心。但是,這個工程畢竟是摸著石頭過河,多次惡劣天氣、未知的結果,使得設計團隊心裡都沒譜,把每一天都當作最後一天看待。

經過長達四年的努力,2017年5月2日,最後一節沉管工程結束,經過測試,有一處極微小的偏差,並不會影響使用,林鳴執意調整,最終,將港珠澳大橋以最完美的姿態,展現給世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決勝軍情 的精彩文章:

二戰前夕,德國和蘇聯簽署了什麼樣的秘密協議?蘇聯解體才被公布
造98K的木頭一米兩萬!那造AK用的是什麼木頭?這很俄羅斯

TAG:決勝軍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