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感知主義理論創立者提出的兩個超級哲理:存在和是什麼為什麼?

感知主義理論創立者提出的兩個超級哲理:存在和是什麼為什麼?

感知主義理論創立者提出的兩個超級哲理:存在和是什麼為什麼?一起來看下他是如何具體分析和論述的。

感知主義理論創立者提出的兩個超級哲理:存在和是什麼為什麼?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一、存在的觀念

貝克萊的"存在就是被感知"貌似顛覆了唯物主義觀念,樹立了唯心主義角度,其實,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有一個共同點,就是認同事物的"在"。只不過"在"呈現的方式有不同,唯物主義認為事物存在是客觀的自為存在,與人的認識無關;唯心主義認為事物存在是被人意識到的在,人沒有意識到,就沒有存在。唯物和唯心其實是事實存在生出的兩兄弟,儘管針鋒相對,儘管水火不容,其實都承認事物是實在的,直到現在,所有的理論都建立在事實存在的基礎上,無論是哲學、科學還是宗教,無一例外,都是事實存在的產物。

確確實實的存在真的存在嗎?除了尖端科學從物質的不確定性對存在的真實性提出質疑,誰能否定存在?只可能否定存在的可認識性,否定事物的存在性是沒有意義的,因為人沒有否定存在的資格。

那麼,存在為什麼存在?人面對的存在為什麼存在?答案不只一個:存在為自身存在而存在;存在為人而存在,這個答案又被修正為:存在為生命(生物)而存在。為自身存在是唯物主義,它產生了客觀自然;為人存在是唯心主義,它產生了宗教信仰;為生命存在是生命主義,它直接產生生命競爭生存邏輯模式,這就是當今事物存在觀念的大致區分,也是當今生存秩序的理念來由。

到目前為止,人的存在觀念有如下四種:

1,客觀存在;

2,人的存在;

3,生命存在;

4,感知存在。

分別對應有如下不同:

1,以物質為存在中心,產生唯物主義和拜物主義;

2,以人或人的意志為中心,產生唯心主義和宗教信仰;

3,以生命為存在中心,產生競爭生存邏輯模式;

4,以感知運動為存在中心,產生以感知為目的、生命與物質為一體的存在模式。

存在觀念不同,存在中心就不同,存在的運行模式也不同,得到的結果更不相同。前三種存在觀念和存在中心混存於當下,形成複雜混亂的意識形態,得出了拜物主義、個人主義與宗教信仰以及生命與生命、人與人的生存競爭多種形態同時存在的現實結果。這樣的結果就是存在觀念與存在目的不相符合造成的後果,是人的存在觀念模糊混亂產生的必然困境。只有第4個存在觀念和存在中心人們還尚未形成和尚未嘗試建立,這個存在觀念將給人類提供一次正本清源的機會。

感知作為存在前提,超越了物質與生命。生命與物質的存在地位平等,都是感知運動的承載體,感知運動正向運行是生命,感知運動反向運行是物質,生命與物質對應互在,互相轉化,統一在感知的前提下,由感知賦予生命與物質存在的目的與意義,這結束了唯物、唯心的對立,也停止了客觀、主觀的分歧。存在服從於感知,感知從始至終貫穿人的一切行為過程,存在的前提與目的完全統一,得出的結果可以想像,那就是人們理想的存在。

二,是什麼?為什麼?

感知主義理論創立者提出的兩個超級哲理:存在和是什麼為什麼?

我們總想知道偌大的世界有什麼?太空里有什麼?遙遠的宇宙里有什麼?月球為何總是圍繞這地球轉來轉去?宇宙的外面有什麼?這些「什麼"引起人強烈的好奇心。但這些"什麼"還不算什麼,人最想知道的是自己是什麼?我是什麼?這一切存在為什麼?人活著為什麼?

人對"什麼"的求知慾說明人的無源性,人什麼都不明白,什麼都不相信,才對所有的"什麼"感興趣,因為不明白這些"什麼"是什麼,人的生存便不會踏實;不知道為什麼,人怎麼主動的生存下去?"什麼"不但是未知、未命名的事物,還是人面臨的無限可能性。

事實上,"是什麼?"的疑問貫穿一切事物,不但是未知事物,已知事物仍然有"是什麼?""為什麼?"的問題。客觀唯物理論只能解釋事物是什麼,不能解釋事物為什麼;主觀唯心理論既不能解釋事物是什麼,也不能解釋事物為什麼。兩種理論都不能圓滿地解釋事物,事物得不到終極的確定的解釋,"是什麼?""為什麼?"的問題將一直困擾著人,人也將無法獲得可靠的生存自信。

那麼,人能夠認識"什麼"嗎?這個認識過程就是事物從無到有的過程。認識對象的"無態",就是對於感知主體沒有任何屬性的信息;認識對象的"有態"就是對於感知主體表達了屬性信息。當"什麼"是"無態"時,"什麼"不存在;當"什麼"是"有態"時,"什麼"就是事物。"什麼"成為"事物"是感知行為的結果,感知主體(生命)與感知對象(事物)的交互運動就是感知行為。這個感知行為影響並創造了事物的屬性。由此可見,事物的呈現需要感知主體與感知對象的相互運動作為必要條件,事物的存在必須以「生命感知互動"為條件。人要認識"什麼",當然必須遵循"生命感知互動"的規則,並不能憑所謂客觀意識去認識事物,也不能憑主觀意識去認識事物,這些人為的認識方法只能歸納處理事物呈"有態"後的信息,並不參與感知主體與感知對象的"有態"呈現互動,不影響事物的呈現屬性。明白了以上推論,就不難理解"是什麼?"該怎麼去認識了。

問題是我們獲悉到事物的存在信息,但從不在意信息的來由,只在意信息的處理,也就是我們不在乎世界怎麼來的,只在乎怎麼使用世界。事實是,人以生命的名義獲悉了事物的原始信息,卻處理成了"客觀事物",又再以客觀的名義來對待事物。這就是"是什麼"生成諸多問題並困擾人的來由。

對於參與事物"有態"屬性運動的感知主體,沒有"是什麼"的問題,生命參與了"是什麼",生命本來就是"什麼"。人要問"是什麼?",只須向生命求答案。事實卻是人向事物的客觀屬性去求答案,這且不是弄錯了對象,反主為客嗎?人一開始就把事物當成獨立的存在主體去認識,這是極其簡單的錯誤,世界上並無一樣獨立存在之物。

"生命感知方式"已經決定了事物"有態"的範圍、限度和呈現方式,這是事物的唯一來由。人佔據生命感知方式的高端,"是什麼"應是人的"作品",而不是人的疑問。人的意識應該能動地去處理"什麼",不是被動地去知道"什麼"。如果"是什麼?"、"不是什麼?"是向生命和人自己提出的問題,認識它們的方向就改變了,人就會以"為什麼"的理由去處理"是什麼"了。

感知主義理論創立者提出的兩個超級哲理:存在和是什麼為什麼?

作者簡介

王建平,中國新銳思想家,感知主義理論創立者,自由作家、詩人、小說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哲學詩畫 的精彩文章:

海派藝術的水墨山水大家——吳石仙經典大作欣賞!
因為愛的深,所以畫的真畫的好!油畫家劉傑作品賞析

TAG:哲學詩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