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吳亦凡新歌力壓Lady Gaga和A妹,美國網民為什麼全蒙圈兒了?

吳亦凡新歌力壓Lady Gaga和A妹,美國網民為什麼全蒙圈兒了?

吳亦凡是誰?這個 Twitter 上的熱門問題顯然正在讓美國網民集體懵圈兒。

吳亦凡新歌力壓Lady Gaga和A妹,美國網民為什麼全蒙圈兒了?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也許吳亦凡在新專登陸美國市場之前,自己也沒想到會撞上「A妹」 Ariana Grande 11月3日突然發布喊話前任的新歌《Thank U, Next》,更沒想到的是,在國內飯圈著名的屠榜行動之後,A妹這首萬眾矚目的話題新歌在iTunes只排到了第五的位置。

吳亦凡新歌力壓Lady Gaga和A妹,美國網民為什麼全蒙圈兒了?

而令美國聽眾集體懵圈的這張獨攬iTunes榜單前四名,並且力壓Lady Gaga和A妹,在前十的榜單中獨佔七席的《Antares》,正是來自Kris Wu——吳亦凡。

吳亦凡新歌力壓Lady Gaga和A妹,美國網民為什麼全蒙圈兒了?

令故事更加精彩的是,Twitter 上還流傳了一張截圖,上面疑似A妹的經紀人發推說,懷疑吳亦凡的團隊正在用機器人刷榜。結果引發大量 A妹、Lady Gaga的粉絲加入大舉指責吳亦凡和他的團隊刷榜行為的大戰。

吳亦凡新歌力壓Lady Gaga和A妹,美國網民為什麼全蒙圈兒了?

但隨後 A妹的經紀人發聲說截圖是偽造的,他不認識吳亦凡,但祝福他一切都好。

吳亦凡新歌力壓Lady Gaga和A妹,美國網民為什麼全蒙圈兒了?

這場意料之內的粉絲屠榜和意料之外的「歐美網友尋找吳亦凡」,正在發酵成一場歐美粉絲圈和國內飯圈間的圈層大戰,某種程度上,它令人想起之前吳亦凡粉絲和虎撲網友的對戰,只是這一次梅格尼們還必須面對國際戰場的挑戰。

一場刷榜質疑和粉絲之間的罵戰再次轉化為吳亦凡方的嚴重公關危機,但同時也打造了一場聲勢浩大的國內飯圈傳播案例。

吳亦凡新歌力壓Lady Gaga和A妹,美國網民為什麼全蒙圈兒了?

當音樂漸漸成為偶像的副產品,而愛豆本身成為國內偶像產業的核心,國內網友早就習慣了粉絲屠榜時間,但在仍在憑實力說話的歐美音樂圈,這套飯圈規則美國網民顯然還不熟悉,他們不懂,吳亦凡新歌在榜單上碾壓Lady Gaga和A妹背後,是成千上萬的粉絲迷妹。

她們都有各自的倔強,所以永遠不會輕易認輸。

這場大戰之後,也許歐美網民不僅會更了解吳亦凡是誰,也會更了解中國飯圈的交戰規則。


全 Twitter 都在問誰是吳亦凡,歐美網友為何都一臉蒙圈?

吳亦凡的這個故事,開頭卻源自A妹的新單曲《Thank U, Next》。

吳亦凡新歌力壓Lady Gaga和A妹,美國網民為什麼全蒙圈兒了?

上周六「A妹」 Ariana Grande 突然發了新單曲《Thank U, Next》,跟前任喊話,因為 Pete Davidson把他倆分手的梗放到了 SNL 的宣傳廣告里,於是在這首新歌里,A妹細數了歷屆前任,最後送上一句「fucking grateful」。前男友 Pete 的回應是:祝你幸福。

這場八卦本來也就到此為止了,直到A妹粉絲一臉錯愕地發現,,這首可能美國青年都無比期待的新歌,發布出來一天居然只衝到了 iTunes 榜第五,而前四首全都是一個叫 Kris Wu的人的新歌。

吳亦凡新歌力壓Lady Gaga和A妹,美國網民為什麼全蒙圈兒了?

更不可思議的是,榜單前十 Kris Wu 佔了 7 首,根據 digitalsalesdata 的統計數據顯示, Kris Wu 有三首歌排名前三,分別都賣出去了一萬五千多次以上,A妹的新單則是一萬三千多次,而 Lady Gaga 和 Bradly Cooper 的新單《Shallow》只有六千多次。

美國普通網民們紛紛震驚了,他們集體在社交網路刷屏發問:誰是Kris Wu?

吳亦凡新歌力壓Lady Gaga和A妹,美國網民為什麼全蒙圈兒了?

甚至直接給吳亦凡取名「Kris Who」。從這時候起,這實際上已經成為國內飯圈和歐美粉絲之間的一場戰事。

而令戰事更加複雜和精彩的則是,中外社交網路都出現了一張圖,是A妹的經紀人發的推文,指責吳亦凡的粉絲在用作弊的手段,但這種行為不會停下A妹前進的腳步,並聯繫團隊處理此事。

然而隨後他又發推:那個截圖是假冒的,那並不是他自己發的推文。

隨後 「A妹經紀人否認發推指責吳亦凡粉絲刷榜」的新聞開始登陸國內娛樂新聞板塊。雖然此前很多國內網民根本不知道存在這條新聞。

雖然A妹經紀人到底有沒有發推,已經成了一場羅生門,但吳亦凡粉絲與歐美音樂圈的戰事顯然已經被擺上檯面。

但一個歐美網民、A妹粉絲可能永遠無法理解的事實是:吳亦凡粉絲極有可能真的沒有用bots刷榜。

她們是在用真金白銀屠榜。

歐美網民更加永遠無法懂得的是:他們習以為常的音樂消費,在國內粉絲這裡其實已經被換上了另一種形式——粉絲應援。


戰鬥的本質:國內飯圈文化與歐美粉絲文化之間的交鋒

吳亦凡粉絲回擊質疑榜單的言論兩句話就可以概括:第一句話是:哥哥永遠好棒棒,這都是哥哥努力的結果。

第二句是:我們做的一切都符合榜單規則,都是粉絲真金白銀買出來的。

的確如此。

從來沒有任何人規定粉絲不能買愛豆的專輯,而目的不是欣賞音樂,只是為了用購買這種方式本身為愛豆應援。

只是歐美網民顯然對這套國內網友早就習以為常的遊戲規則並不熟悉。

這其實也不是吳亦凡第一次完成屠榜。

他之前試水歐美的《Like That》,在美國 iTunes 總榜以及 Hip Hop / Rap 分榜上雙冠,並且僅僅用了一個半小時時間,持續登頂了近4天時間。

吳亦凡新歌力壓Lady Gaga和A妹,美國網民為什麼全蒙圈兒了?

去年吳亦凡跟 Travis Scott 合作的歌《Deserve》也登上了美國 iTunes top songs 和 Hip Hop songs 榜第一。

吳亦凡新歌力壓Lady Gaga和A妹,美國網民為什麼全蒙圈兒了?

東亞偶像闖美國也並不是只有吳亦凡能屠榜,兩個月前,蔡徐坤強勢登陸 iTunes 榜榜首時,數據也是把美國孩子們驚得一愣一愣的,有趣的是,當時的第二名也是A妹。

吳亦凡新歌力壓Lady Gaga和A妹,美國網民為什麼全蒙圈兒了?

那時的蔡徐坤沒有受到這次吳亦凡那麼多的質疑,只是因為前者發行的單曲只有一首歌,而吳亦凡這次是其個人的首張專輯,而粉絲們把裡面所有歌曲都刷上了TOP20,這才引發了現象級別的「尋找吳亦凡」。

吳亦凡的音樂到底怎麼樣?

實事求是地說,至少是並不失禮。

從《極限特工:終極回歸》的電影插曲《Juice》,到《Deserve》再到《B.M.》,吳亦凡的確在不斷完成他進軍歐美的音樂改良,在說唱中更加重了旋律 Loop 的成分,並日益熟悉歐美音樂的語言與流行模式,加上每一次都有歐美大牌音樂人保駕護航,無論吳亦凡到底唱得怎麼樣,音樂製作本身都可圈可點。

吳亦凡新歌力壓Lady Gaga和A妹,美國網民為什麼全蒙圈兒了?

許多網友沒聽過新歌就點評的丟人丟到國外,顯然不算客觀。

況且吳亦凡自帶的freestyle氣場和高級編曲的融合和隔離感,也許可能才是這場國際化最有趣的地方。

但以實力論,這樣的吳亦凡新歌,是不是強到了佔據榜單前十中七席的位置,這又是另一個問題了。

因為榜單相信的是真金白銀,而吳亦凡的梅格尼們為了愛豆能完成進軍歐美的夢想,早已凝聚起了強大購買力。

但這最終引發了一場巨大的錯位。

在國內偶像市場,2008年之後,實體唱片和數碼專輯都更像是歌手們的周邊而非作品,粉絲買唱片更多是為了排行榜上的名次。他們本就不是動耳朵聽音樂,而是動指尖為愛豆賣力應援。

吳亦凡新歌力壓Lady Gaga和A妹,美國網民為什麼全蒙圈兒了?

但這套中日韓的飯圈文化以及派生的遊戲規則,一旦進入歐美市場,立刻顯示出巨大的水土不服。

屠榜的確是做到了,但屠榜的結果卻是歐美網民巨大的反彈和極可能引發的適得其反。

由於吳亦凡新專在歐美樂評界的口碑並不算出色,甚至遭遇個別樂評人的惡評,再加上由於吳亦凡粉絲集中刷榜,導致音樂榜單系統預算吳亦凡的銷量是Lady Gaga的1750倍引發的歐美歌迷的巨大反彈,這場瘋狂打榜贏得的很可能不是吳亦凡稱霸歐美樂壇,而是被外國網友調侃的——「chinese bot」(中國水軍)的稱號。

這顯然不是梅格尼們理想中的結局。


比起吳亦凡是誰,歐美網友更需要了解的是:梅格尼是誰?

從各種跡象可以看出,比起某些只想去歐美刷榜鍍金的歌手,吳亦凡是真真切切想在歐美干出一番事業出來。

吳亦凡新歌力壓Lady Gaga和A妹,美國網民為什麼全蒙圈兒了?

但這顯然不是一場容易的戰役。

早在今年2月超級碗前期,就有消息指吳亦凡要登上美國超級碗表演,當時吳亦凡的粉絲就十分激動,說他是華人第一,為國爭光,太厲害了!太國際化了!

最後證明不過是超級碗的一場live表演,還不能算登陸超級碗現場。

吳亦凡新歌力壓Lady Gaga和A妹,美國網民為什麼全蒙圈兒了?

而這一次的刷榜無疑再次加劇了梅格尼甚至吳亦凡和歐美粉絲的隔閡,國內粉絲可以一路掏錢包屠榜、反黑、控評,但贏得不了歐美粉絲的心,但如果吳亦凡想要的不是做做樣子,而是要真的贏得歐美市場,他必須要贏得的又正是歐美粉絲的心。

之前在一場採訪中,吳亦凡在現場被記者問到:「我們知道你很國際化,你是如何轉變成中國風的?」

吳亦凡一句「中國風就是國際化」,引來台下陣陣掌聲。

回答確實精彩,但如何將吳亦凡的中國風變成國際化,這又是一個複雜的問題,如果說「自帶流量」是吳亦凡本有的外在資本,那麼在這些資本背後,吳亦凡能不能創造出國際化的好的音樂內容,才能決定這場戰局的成敗。

歐美人氣頂尖的藝人,都是用音樂和電影作品本身說話,而不是一場 全網都在問"who tf is Kris Wu"就能人氣爆棚。

這令吳亦凡的歐美征途處在一個微妙的時刻,幾乎可以確定吳亦凡的歐美知名度已經一夜之間躍上一個巔峰。

吳亦凡新歌力壓Lady Gaga和A妹,美國網民為什麼全蒙圈兒了?

但那之後呢,吳亦凡如何化解這場風波帶來的歐美網民質疑,至少現在還沒什麼答案。

只要流量能夠保證,國內流行市場目前只講流量的現象就足以支撐吳亦凡的事業像大河奔流一樣洶湧向前,但歐美市場是另一套遊戲規則。

吳亦凡進軍歐美的國際化之路走得真的挺堅定的,某種意義上說,這值得佩服,但希望他真的可以繼續提高業務能力,不要靠美國全網都問吳亦凡是誰才找到歐美市場的存在感。

故事過後,吳亦凡依然會站在國內偶像市場的巔峰,他的粉絲不會減少,新專甚至還會再被炒熱一波。

但在這場梅格尼把歐美普通網民打蒙圈兒的網路赤壁之戰之後,我們依然需要回到那個最基本的問題:吳亦凡是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