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蘇軍攻打柏林,火力和兵力都佔據絕對優勢,為何傷亡卻達33萬?

蘇軍攻打柏林,火力和兵力都佔據絕對優勢,為何傷亡卻達33萬?

二戰時期的柏林一役中,蘇聯軍隊以壓倒性的優勢對希特勒進行了最後的沉重一擊,這一擊讓德國最終宣告投降,並且也意味著二戰歐洲戰事的終結,德軍的失敗和滅亡成為一個定局。

不過在這場最終的戰役之中,蘇聯軍隊卻付出了33萬的傷亡代價,可以說這個代價是非常巨大的,僅僅一次戰役,就讓蘇聯失去了33萬左右的士兵。

很多人都應該知道當時雙方的實力對比,總體上來說,蘇聯往往都要更加張佔據優勢,畢竟人數要比德軍多出一倍之多,更可況蘇聯軍隊鬥志昂揚,那次進攻柏林可以說是勢在必得,誰也阻擋不了。

來看一下當時的雙方軍力對比:蘇聯方面是250萬的軍隊,而德軍則是100萬,光是人數上,蘇聯軍隊就佔盡了優勢。不過戰爭真正打起來卻可能並不只是受到士兵人數的影響而已,還有其他的很多因素也對於戰爭的走向有很多影響。

來看看火力方面:蘇軍出動了20個坦克軍團以及15個空軍集團,坦克數量近2000輛,戰機數量也達到了2000多架,火炮出動了有1萬多門,可以說火力上是相當足的,陸軍和空軍的投入都非常巨大。

德軍方面由於前期損失巨大,所以在守衛柏林的過程中火力明顯要比蘇軍弱很多,坦克方面只有500輛左右,軍機更是只有300多架,輕重火炮大約僅有700門左右。

不難發現蘇軍佔據了幾乎所有方面的優勢,可以肯定德軍必敗無疑,而且還是處於被動的被圍困狀態,已經是窮途末路。

然而這場持續不到一個月的戰役,卻讓蘇聯方面傷亡了33萬人之多,德軍方面則更多,是48萬。

這就產生了一個疑問,為何在優勢如此明顯的情況下,蘇軍仍舊傷亡這麼慘重呢?

其實不難解釋,首先蘇軍是進攻的一方,而德軍作為防守方,已經是到了最後生死存亡的關頭,做好了殊死一戰的準備,畢竟沒有退路可言。

據悉德軍在柏林的很多建築之間都構築了強固的防禦工事,比如厚重的水泥牆等等,還在進攻國會大廈的所有路線上都設置了密集火力點,這些火力點除了地面上阻擊的部隊之外,還有來自四通八達地下通道的隱藏火力點。

除了軍事上的周密部署之外,希特勒也下大了死守命令,違者肯定會受軍法處置,也是死,所以德軍中很多人選擇拚死一搏,因此戰鬥打得非常膠著。

蘇軍方面則是急於攻下柏林,從而獲得戰後在歐洲甚至世界舞台上更多的話語權,所以強攻柏林,付出了巨大傷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軒歷史 的精彩文章:

皇帝在位30多年,擁有7個皇子,為什麼卻不立太子?
中國遠古神話傳說中,仙祖是鴻鈞,妖族,龍祖,神祖,魔祖是誰?

TAG:一軒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