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女人到中年,最怕的三件事

女人到中年,最怕的三件事

文/懶茶

近日,Verizon傳出裁員44000人的消息。

裁減波及總員工的30%以上,主要針對「長期員工」,即那些為公司效力了多年的中年人,其中不乏四十開外的女性員工,各種討論喧囂塵上。

張愛玲說,人到中年的男人,時常會覺得孤獨,因為他一睜開眼睛,周圍都是要依靠他的人,卻沒有他可以依靠的人。

深以為然。其實不僅男人,女人到中年,也來到人生大坎,各種身不由己,力不從心。

中年女人的生活里,從沒有容易二字。

01 怕年齡硬傷,無情「被辭職」

中年,是職業女性的「尬齡」。

上有老下有小,事業、家庭都已在固定軌道,牽一髮而動全身。不敢辭職,更害怕「被辭職」。

有人說,你要提高核心競爭力,才不會淪為被開的第一批人。

只是年齡,很多時候,就是職場硬傷,非戰之「罪」。

不久前有報道指出,IBM這個被稱為藍色巨人的老牌科技公司,為了使公司更加年輕化,在過去五年內,它裁掉逾兩萬名40及40歲以上的美國員工,其中女性員工比率非常高。

瑪喬麗瑪德非斯曾是IBM的數字營銷策略師。

她在IBM幹了17年,然而IBM裁員時,她與另外六位四十歲左右的女性同事,一起被裁。

而團隊中留下的,只是兩位年輕男性。

瑪德非斯曾要求公司對這一帶有年齡歧視的決定做出書面解釋,但被拒絕。

事後她在接受採訪時說:「他們趕走了一群高技能、高效率、高威望的女性,包括我在內,但原因沒人知道……唯一的解釋就是我們的年齡。」

四十左右的年紀,奮戰在高科技領域多年,夜以繼日加班加點地工作,刻苦耐勞;有時做不完的工作還要帶回家通宵達旦完成,第二天再繼續回公司上班。

她們做錯了什麼?兢兢業業,圖的又是什麼?

不過是為自己為家庭博一個更好的前程和環境罷了。

卻在不上不下的年齡坎上,遭遇無情裁員,痛苦可想而知。

女人到中年,面臨各種關卡和危機,壓力倍增。

父母在變老,孩子在嗷嗷待哺,最擔心的莫過於工作上的大變動。

不敢懈怠,不敢放鬆,更不敢偷懶。

女人到中年,最怕的三件事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02 怕還沒夠著目標,

來不及看世界就重病纏身

帶著「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的憂慮,於是玩命奔跑,從不停歇。

復旦大學優秀青年教師于娟,32歲拿到博士學位,是一個母親,也是一位乳腺癌晚期患者。

她於2009年12月被確診患上了乳腺癌,於2011年4月辭世。世人都慨嘆才女英年早逝,一顆高知新星就此隕落。

于娟生病之前的30年,可以說是人生開掛,一路高歌猛進,典型的「別人家的好孩子」。

讀書,考研,讀博,留學,她就像一個永不停歇的陀螺,飛快地轉動著,永遠趕著去追尋一個又一個目標,直到有一天被命運無情地壓垮。

7年過去,她的遺作《為啥是我得癌症?》還是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再好好讀讀。

她說:「在生死臨界點的時候,你會發現,任何的加班(長期熬夜等於慢性自殺),給自己太多的壓力,買房買車的需求,這些都是浮雲。如果有時間,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買車的錢給父母親買雙鞋子,不要拚命去換什麼大房子,和相愛的人在一起,蝸居也溫暖。」

人就是這麼矛盾的動物,怕不夠努力被社會無情淘汰,於是搏命往前沖,往往來不及停歇,來不及看世界就疾病纏身。

馮唐那篇關於油膩猥瑣中年男人的文章非常犀利,「主動穿秋褲,脫髮,保溫杯里放枸杞,不再熬夜」的形象深入人心。連中年女人也感受到了一萬點暴擊。

講真,不是中年人願意活成這樣,不過都是在惜命罷了。不敢倒不能倒,因為倒了,沒人撐。

人到中年,身體健康才是革命的本錢。「人到中年不得已,保溫杯里泡枸杞」是大智慧。

女人到中年,最怕的三件事

03 怕自己不夠努力,

於是活成了中年焦慮

心理學裡有個名詞「知識焦慮症」,就是說在互聯網時代,信息量爆炸,人類的思維能力遠沒達到對大量信息接受自如的階段,而求知慾使我們渴望把更多非我的東西轉變成我的東西,對未知的恐懼感,使我們產生更多的心理壓力。

朋友玲玲是知識付費產品的擁躉,恨不得變成一隻松鼠,一股腦兒的將市面上「價值百萬」的知識全部填充進自己的大腦。

在她的概念里,人才應該十八般武藝樣樣皆通,時刻開啟即插即用的「萬金油」模式。

於是她付費訂閱各種欄目,參加各種培訓班。

不是在上課,就是在去上課的路上。

越學習越焦慮,越焦慮越挫敗,從此陷入思維陷阱里無法自拔。

撿了芝麻忘了西瓜,生活也打理得一團糟。

學習上進是好事,但以為買到就是賺到的想法,就完全偏離了學習的初衷。

更有這樣一位女同學,報名各種微商營銷課,花大把培訓費,營銷知識可能學了皮毛,人卻開始變得神神叨叨,曬各種變現神招,恨不得拉所有同學一起共創大業。

人到中年,總怕自己拖後腿,爾後進入知識焦慮的怪圈,怕只怕失去方向,進而失去自我。

汪涵曾說,要慢下來。

三十歲之前做別人要你做的事,三十歲後稀里糊塗學著自己的事,四十歲必須知道自己最強最喜歡的事。

慢下來,退後兩步,重新審視後再前行。暫停,是為了走得更遠。

女人到中年,最怕的三件事

04 活在當下

「江湖越老,膽子越小。」

女人到中年,怕工作不穩,也怕死;怕能力退步,更怕學得不夠多,前浪被後浪拍死在沙灘上。

大多身邊人,一輩子大半時間都在辛苦忙碌地工作,最好的生命時光被各種工作和學習佔據。

又何曾停下來,欣賞路邊的鮮花,聆聽內心的聲音呢?

周國平先生說,命運是不可改變的,可改變的只是我們對命運的態度。

走出去,多運動,多和家人溝通,多和子女玩耍,多和朋友聚會,多看書多思考,多花一點心思在心身靈上……女人到中年,必須學會富養自己。

有句話說得好,人到中年,悟最重要,「不求不可取,不求不可得,隨遇而安,諸事順其自然,學會感恩,無憾我心的做人,做事,不再奢望浮華之夢。」

願我們都活在當下,定心省神,不左顧右盼,也不彷徨失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白先生說婚姻 的精彩文章:

對妻子的態度,藏著孩子的未來
為什麼老人越來越沉迷玩手機?真相令人心酸

TAG:白先生說婚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