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中期選舉關鍵時刻,特朗普連犯2個大錯

中期選舉關鍵時刻,特朗普連犯2個大錯

即將開鑼的美國中期選舉,收穫了空前的關注。美媒報道,在剛剛過去的提前投票階段中,全美共收集超過30萬張選票,這已超過2014年中期選舉的28.3萬。

懂行的小夥伴們都知道,中期選舉對現任總統所在黨派來說並不「友好」,近100年的歷史告訴我們,執政黨增加國會席位的情況鳳毛麟角。

長安街知事前兩天分析過,這場選舉雖然不是選總統,但卻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特朗普2020年連任之路,乃至美國未來一段時間的政策走向。

然而,本是危機關頭,特朗普卻接干2件錯事,選情憂上加憂。


連犯錯

周一,特朗普的競選委員會發布了一條競選廣告,主要內容是反對非法移民,它將民主黨與殺害兩名警察的墨西哥男子聯繫起來。

事實上,最近這波「非法移民」的浪潮已經持續了一段時間。

10月初以來,一支來自宏都拉斯、瓜地馬拉和薩爾瓦多三國、由7000多名移民組成的隊伍穿越墨西哥,試圖向美墨邊境行進,想要進入美國工作和生活,形成了中美移民大篷車造成的「邊境危機」輿情。

而最近,特朗普連續升級了對於大篷車移民的威脅言論。他在拉票集會上說,國土安全部已經公開了300名隸屬於大篷車移民的犯罪分子。「我們並不是和嬰兒打交道,他們是非常強悍的人,如果我們讓他們進入邊境,就是在助長他們的氣焰。」

意料之中的,他的這一言論立刻招致主流媒體的一致批評,稱前者在廣告中煽動種族矛盾,連素來傾向於支持特朗普的福克斯新聞也在隨後宣布將該廣告撤下。

而最近重歸民主黨旗下的前紐約市長、商界大亨布隆伯格也耗費500萬美元為民主黨投放廣告,「我從不是一個特別追隨黨派的人,我支持過兩黨的不同候選人。但在這一時刻,我們必須讓華盛頓的共和黨人知道他們的領導失敗了,他們沒能找到解決方法,沒能把我們團結在一起。」

本身就是「非主流」,身邊的支持者也一個接一個離去,但特朗普非但沒收手,反而炮口越開越大。

周一,包括CNN在內的多家美國主流媒體,公布了中期選舉前最後的民調結果。在CNN的民調里,民主黨對共和黨在國會的優勢保持在兩位數,該調查顯示,會投給民主黨的選民多13個百分點;其他大媒體諸如ABC新聞、《華盛頓郵報》的調查結果,雖然民主黨的優勢沒有這麼大,但也反映出民主黨佔優的趨勢。

幾個小時後,「推特總統」就做出了反應,他在推特上怒懟CNN說,「看到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假冒的民意調查和虛假言論,真是太有趣了。」他還呼籲選民不要上CNN的當,「去投票!記住一點,我們現在的經濟和就業情況可能是有史以來最好的階段!」

長安街知事記得,2016年,當特朗普還是總統候選人的時候,他就和主流媒體「不對付」,當選後,特朗普的媒體之戰更是愈演愈烈:他曾說CNN的報道很「噁心」,說紐約時報應該「下地獄」,還說美國憲法給了媒體自由言論的權利,但媒體卻用這份權利去胡謅亂編,根本沒有報道事情的真相……

不過這回,特朗普可能真的說錯話了。


鬧情緒

其實,以特朗普的性格,怒懟主流媒體是家常便飯,根本算不上什麼大事。但他錯就錯在,不遺餘力地鼓吹經濟成果,可能正在起反作用。

由於失業率接近50年來低點,美國人將經濟視為國家最重要問題比例接近最低記錄,為13%,這比2007年至2009年經濟大衰退期間最高點86%和2014年53%的高位下降了好多。

「我不是主要從經濟角度考慮這場選舉的。」45歲的馬薩諸塞州選民考辛斯說,「就我們的立場來說,我們國家的地位在兩年多的時間內已下降了這麼多,我感到非常震驚。

考辛斯說,特朗普不斷升級的貿易戰和醫療保健成本的上升,是自己考慮的主要話題,而且也是她投票給民主黨候選人的一個重要原因。

事實上,與考辛斯類似的選民情緒正在蔓延,隨著特朗普政府一連串的「退群」,和與眾多國家開打貿易戰,不少美國選民的關注焦點,逐漸變成了國家所面臨的大問題——美國的領導地位正在下降,國際身份日趨邊緣化。

換句話說,特朗普的主要成就「經濟回升」,並不是選民關注的主要對象。他在稅改等方面的舉動雖然促進了某些領域,但也有人擔心這些政策的後續效應。

相反,貿易戰、移民政策的影響以及不斷上升的醫療保健成本是選民關心的首要問題。

儘管中期選舉並不選總統,但今年的選舉卻無疑被許多選民不自覺地看作了一場對特朗普的提前公投,而特朗普極具個人化風格的執政基調,使得人們對他乃至共和黨的態度也呈現兩極分化,這將極大地影響投票結果。


猜局勢

即將進行的中期選舉投票,將改選美國國會參、眾兩院議員,包括眾議院席位435個,以及100個參議院席位中的35個。綜合美國媒體的眾多預測,這次中期選舉後,參議院極有可能性依然由共和黨控制,卻面臨著在眾議院遭遇潰敗的風險。

目前,共和黨在眾議院中以235:193的領先優勢佔據多數席位,也就是說,民主黨要想重新奪回眾議院多數黨席位,只需要增加24個席位。

從1918年到2016年的選舉歷史來看,總統所在黨派平均會在中期選舉中丟掉29個席位;反之,增加席位的情況只出現兩次,一次是在1934年羅斯福總統當選後,一次則是2002年小布希總統任上。

就連特朗普自己也承認,中期大選通常對於總統所在黨「不友好」。「擁有總統的政黨表現不好,但我相信我們會表現的很好。」這被外界理解為,特朗普對共和黨能守住眾議院的信心在衰減。

對於這場事關重大的選舉及其帶來的影響,外界給出了多種分析。英國《金融時報》就曾分析說,中期選舉後特朗普的種種激進政策可能呈現三種走向——

1、特朗普輸掉中期選舉並放棄之前的激進政策。因為失利會讓特朗普懷疑,他對其他國家的強硬路線,是否收穫了華盛頓強硬派所承諾的政治紅利。

2、他贏得中期選舉並且變本加厲。特朗普會認為之前的種種激進政策收穫了支持,這讓他增加了變本加厲的底氣。

3、中期選舉打成平手,他將保持現狀。

「最可能的結果也許是最無聊的一個。」摩根士丹利首席美國公共政策分析師邁克爾?澤扎斯分析說。

此外,一些分析人士也認為,如果民主黨重新奪回眾議院,他們會試圖限制特朗普政府的政策,但任何限制特朗普的企圖,可能會導致其更加激進的舉措。

似乎,美國人無論如何,還是拉不住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長安街知事 的精彩文章:

震驚!助推嫦娥探月的頂級專家,倒在學術報告現場
中國大媽「吃垮」國際郵輪?「無稽之談!」

TAG:長安街知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