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水滸中的高人, 掌握宋代的高科技, 替武松報仇, 可惜沒被皇帝重用

水滸中的高人, 掌握宋代的高科技, 替武松報仇, 可惜沒被皇帝重用

原標題:水滸中的高人, 掌握宋代的高科技, 替武松報仇, 可惜沒被皇帝重用


水泊梁山上雖然嘯聚著打家劫舍的強梁好漢,但其中也不乏賢能人才,但因為他們在社會上地位低下,所持有的技術不被人們重視。即便上梁山和被朝廷招安後,也沒有利用自己的特長,發揮自己的作用,轟天雷凌振便是其中之一。


凌振


轟天雷凌振祖籍燕陵,征討梁山前原在東京汴梁甲仗庫擔任副使炮手,擅長製造和使用火炮。在《水滸傳》的世界中,凌振是小說中「北宋第一炮手」,名震大宋四百軍州,使用的火炮最遠射程可達十四五里遠,無堅不摧,而且弓馬嫻熟,在江湖上喝號名曰「轟天雷」。而火藥武器在當時的世界,屬於名副其實的「黑科技」,凌振掌握此項技術,但缺乏有力的支持,所以凌振在此項上發揮的能力非常有限。



凌振

呼延灼征討梁山時,因為缺乏水軍助戰,所以向太尉高俅討要凌振。凌振出手非同凡響,使用的火炮炸得宋江、吳用膽戰心驚。但呼延灼有勇無謀,不知道派重兵保護凌振這些炮兵和設在水邊的炮兵陣地。結果凌振被阮小二輕而易舉生擒梁山,宋江為其解綁,之前被俘的呼延灼副將天目將彭玘也好言相勸,凌振也就坡下驢,歸降梁山。



凌振


雖然凌振在梁山的排名位居52名,不上不下,但此人在書中出場頗多,卻立功很少。不是因為凌振自己本領不濟,而是宋江不會識人用人,讓凌振擔任製造並使用聯絡各軍各部的號炮炮手。雖然通信工作是軍隊指揮中最為重要的步驟之一,但凌振的真實本領——使用火藥武器,還是沒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和發揮。


方臘


直到宋江被招安,率軍東征西討,南征北戰的時候,凌振的本領才得以展現。淮西王慶麾下的「紀山五虎將」之一的袁朗死於凌振督造的火炮之下。尤其是在征方臘的睦州之戰時,武松遇到了使用法術的方臘陣營的靈應天師包道乙,包道乙用飛劍砍斷了武松的左臂,而凌振親手施放的轟天炮將包道乙炸得粉碎,替行者武松報了斷臂之仇。



武松


可見凌振的火炮武器在實戰中的威力如何,如果能被宋江等人重視,肯定會在征方臘的戰事中大顯神威,梁山軍的也不會在歷次攻堅戰中付出過於慘重的代價。凌振在征討方臘的戰事中生還,被封為武奕郎,在火藥局御營處當差,但鑒於北宋「重文輕武」的傳統和向來對工匠階層的蔑視,凌振這種能人很難得到皇帝重用。

事實上,北宋時代的火藥火器,並非《水滸傳》中那種身管火炮,那種身管火銃火炮大都出現於元朝。而生活在元末明初,跟張士誠有著千絲萬縷關係的施耐庵,將這種威力巨大的武器搬到小說中也是情有可原。



凌振


但北宋時代,尚未出現如形制的火藥武器。火藥武器在唐末和五代十國戰爭中,得以發明並經過實戰的檢驗,在北宋時代也得以改良和發展。在宋仁宗時代編撰的《武經總要》中,記載了北宋時代常用的火藥武器,以火箭和各式各樣的火球為主,這些火球主要是燃燒爆炸類武器,有的可以釋放毒煙,讓敵軍士兵失能,從而在短時間喪失戰鬥力;有的則是可以引燃並燒毀敵軍的戰具戰船和物資建築;像煙球這種火器,主要用途是遮蔽敵軍的視線,隱蔽宋軍的意圖和行動。《武經總要》收錄幾種火球類武器,無一例外的都需要投石機將這些破壞力巨大的火器投射到敵軍陣營當中去。


投石機


所以北宋時期的投石機,種類可謂是琳琅滿目,有守城使用的單梢炮、雙梢炮;便於移動的車行炮;適合防禦戰和野戰的旋風炮和虎蹲炮;這些投石機都被收錄到《武經總要》中,並參與了北宋抵禦遼、西夏、金、蒙元的戰事。而非小說《水滸傳》中,凌振使用的那種身管火炮,畢竟身管火器的前身——突火槍,最早出現於南宋時代。像小說中出現的「子母炮」,據人考證原型是出現在明代的火炮「佛郎機」,可見當時火藥武器對施耐庵老爺子所生活的元末明初時代的影響是非常巨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布衣如是說 的精彩文章:

新選組倖存的頭目,左手使刀的高手,隱姓埋名當上警察,戰功顯赫
公主被迫嫁小叔子,她的父母、女兒都是國王,去世前原諒花心丈夫

TAG:布衣如是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