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巨闕穴:理氣安神,和胃利膈

巨闕穴:理氣安神,和胃利膈

巨闕為經穴名。出《脈經》。屬任脈。巨闕是心的募穴。巨即巨大,闕即宮門,此穴為心之募穴,如心氣出入的宮門,故名巨闕。

【腧穴釋義】

別名:巨缺穴,巨送穴。

巨闕。巨,大也。闕,通缺,虧缺也。巨闕名意指胸腹上部的濕熱水氣在此聚集。本穴位處胸腹交接處的凹陷部位,任脈上、下二部皆無氣血傳至本穴,穴內氣血為來自胸腹上部的天部濕熱水氣,此氣因其熱,既不能升又不能降,在本穴為聚集之狀,本穴如同巨大的空缺一般將外部的水氣聚集,故名巨闕。巨缺名意與巨闕同。

巨送穴。巨,大也。送,送出也。巨送名意指本穴聚集的天部之氣全部輸向心經所在的天部層次。本穴物質為來自胸腹上部的濕熱水氣,因其性濕熱,既不能循任脈上行又不能循任脈下行,唯有輸向與此氣血同性的心經天部層次,本穴氣血的變化特點是來多少送多少,故名巨送。

心之募穴。理同巨送名解。

附註:心經募穴。

特異性:安神寧心、寬胸止痛。

【取穴位置】

在上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上6寸

【穴位解剖】

巨闕穴下為皮膚、皮下組織、腹白線、腹橫筋膜、腹膜外脂肪、壁腹膜。淺層主要布有第七胸神經前支的前皮支和腹壁淺靜脈。深層有第七胸神經前支的分支。

【功能主治】

功能:募集心經氣血。巨闕穴有理氣安神,和胃利膈作用。

主治:指壓此穴,對於治療胃腸疾病很有療效。另外可醫治胸痛,心痛,心煩,驚悸,屍厥,癲狂,癇證,健忘,胸滿氣短,咳逆上氣,腹脹暴痛,嘔吐,呃逆,噎嗝,吞酸,黃疸,泄利。

【穴位配伍】

巨闕穴配內關穴治心絞痛;

巨闕穴配章門穴、合谷穴、中脘穴、內關穴、足三里穴治呃逆;

巨闕穴配足三里穴、膻中穴、內關穴、三陰交穴、心平穴、心俞穴治療急性心肌梗塞;

巨闕穴配內關穴、人中穴治癲狂癇證;

巨闕穴配神門穴治失眠健忘。

【刺灸法】

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臨床運用】

巨闕穴主治心胸痛,胃脘痛,呃逆,反胃,吞酸,噎膈,嘔吐,驚悸,健忘,癲癇,以及精神分裂症、神經衰弱、膽道蛔蟲症等。

⊙版權聲明:內容來源於網路,如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醫療健康生活常識 的精彩文章:

中瀆穴:祛風散寒、舒筋活絡
下脘穴:健脾和胃,消積化滯

TAG:醫療健康生活常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