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書生作詩,被紈絝公子嘲笑,書生考上狀元想打臉公子,公子神回復

書生作詩,被紈絝公子嘲笑,書生考上狀元想打臉公子,公子神回復

在中國的歷史上,科舉佔據了一個不可替代的地位。這幾乎是構成了自唐代以來中國人做官最主要的途徑。而作為古代中國人的人生成功標準就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沒有一個科舉的正途出身,即使做了官也會被同僚看不起。所以這考秀才,舉人,進士就成了中國讀書人最重要的事情。

而「狀元」做為最難最有價值含金量的殿試第一名,則成為科舉中最高的王者之冠。而在北宋初年,卻有這麼一個人,他前一年說要考上狀元,後一年就真的可考上了,原因居然還是因為賭氣,他叫胡旦,是科舉史上最自信的狀元。

這個胡旦,小時候的家境也一般,不過他父親很努力,科舉及第之後成功的做了官,雖然在重視讀書人的宋朝名不見經傳,但終歸也是做了知縣,胡旦也就算是一個標準的官二代。

這個後來最自信的狀元並不是一個屌絲逆襲的故事,不過也算不上老子英雄兒好漢的典故。因為他父親的官職實在是太小了,幾乎宋代任何一個留下姓名的文人做的官都比他老爹的大。他從小也不出名,更說不上是神童,屬於典型的路人甲角色,如果說還有些特別的,那就是比較紈絝,當然,算不得過分。

宋太宗年間,有一書生到山東遊覽。當地的知縣大人得知該書生頗有文采,便起了愛才之念,專門設宴款待。這對那書生來說,也算是很大的面子了。書生當然很高興的赴約了,可誰知道那知縣的公子很蔑視書生,問其有何特長,書生說工詩,也就是善於寫詩。

書生一看,那公子就是個紈絝,說工詩是有意壓壓他,意思就是告訴他,哥們是文化人。誰知道那公子便讓他誦讀一首,書生張口就誦了一首,最後一句是:「挑盡寒燈夢不成。」讀完了,頗為自得地看著那公子。

誰料到,那公子一聽,大笑說:「此乃一瞌睡漢。」書生十分氣憤。這書生便是呂蒙正,第二年,呂蒙正一舉奪魁。他寫信給那公子:「瞌睡漢如今中了狀元郎。」公子看了他的信,冷笑一聲:「待我明年第二人及第,輸你一籌。」意思就是我想考第幾名就是第幾名。

本來,這就是個窮書生打臉紈絝不學無術公子哥的勵志故事,誰知道,這一次,劇情逆轉了。這公子不是白給的,第二年,新科狀元正是這位公子——胡旦。

綜觀科舉史,有如此自信者,胡旦當屬第一。似乎,說起來胡旦比那呂蒙正輸了一籌,其實不然,他中狀元雖然晚了一年,而年齡卻比呂蒙正小了整整十一歲,說起來,還是胡旦贏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煮酒史話 的精彩文章:

她最早嫁給乾隆,本來很得寵,卻因為生了一個兒子而失寵
她是漢女,因為生下千古一帝,被抬入鑲黃旗,併當上皇后、皇太后

TAG:煮酒史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