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慈禧太后的海量陪葬品:大清國四年財稅收入都隨她埋在地下(圖)

慈禧太后的海量陪葬品:大清國四年財稅收入都隨她埋在地下(圖)

原標題:慈禧太后的海量陪葬品:大清國四年財稅收入都隨她埋在地下(圖)


節選自《熬通宵也要讀完的大清史》,覃仕勇著



慈禧太后


人們常說,錢財乃是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

是的,人一旦死了,元神俱散,萬事皆空,只剩下一副臭皮囊,保護得好,可以成為乾屍木乃伊,保護得不好,也就成為螻蟻的盤中餐,化作糞,成為有機肥,回歸大自然的循環之中。


但古代的帝王將相是不同意這種看法的,他們堅信,死後會進入另一個世界,他們希望在那個世界裡繼續享受榮華富貴,於是就可勁地打造豪華的陵墓,用巨量金銀珠寶來陪葬。


這方面,慈禧太后算是其中的一個傑出代表人物。


慈禧生前,就是一個好逸惡勞、窮奢極侈的主,愛吃、愛穿、愛打扮。


所以,在同治五年(1866年),慈禧就開始殫精竭慮地操辦自己的百年大事了。


歷朝歷代,皇后應該陪伴皇帝共陵寢的。


但清朝自康熙別葬祖母孝庄皇太后起,一句「卑不動尊」的話流傳到清末。即皇后先於皇帝死,則先葬入帝陵,等皇帝駕崩了,再打開石門,將皇帝梓棺移入地宮。而若是皇帝先死,那麼,對不起,皇后只能葬在別處了,因為,「卑不動尊」。


慈禧的丈夫咸豐皇帝的定陵選在了清東陵的平安峪,地宮中已有咸豐皇帝的原配孝德顯皇后陪伴,則由同治帝加封的慈安、慈禧二位皇太后「卑不動尊」,只能另選陵址了。


慈禧要建陵,也必須同時建慈安的陵。


同時為兩位皇太后建陵,不僅在大清國是頭一次,在中國歷史上也是沒有先例可尋的。

大臣們進行了仔細、謹慎的討論,想為兩位皇太后建一座陵,百年之後,兩位皇太后的棺槨並排奉安在一座地宮裡。


慈禧一口否定,兩人共住一宮,不嫌太狹窄嗎?不行!


大臣於是又想按照康熙皇貴妃陵的模式採取「同陵不同穴」的方案,即同一座陵墓,造兩座地宮。


慈禧還是嫌狹窄。


沒辦法,大臣只好為兩個皇太后各自選址建陵。


慈安、慈禧太后的定東陵的選址工作,從同治五年算起,到同治十二年止,歷時七年,期間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


慈禧陵寢的選址定在裕陵妃園寢西側的菩陀峪和平頂山,這兩個地點,不僅緊挨著,而且實現了「陵制與山水相稱」的苦心孤詣的追求。


可以說,慈禧陵寢的選址,達到了清代陵寢「三年求地、十年定穴」的要求。


開始,兩個皇太后陵的規制是完全一樣的,東、西並排,於光緒五年六月二十二日全工告竣,慈安陵用了二百六十六萬兩白銀,慈禧陵用了二百二十七萬兩白銀。


慈安死於光緒七年。

慈安一死,慈禧便表現出了對兩個陵墓建造規格相同的極大不滿。


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慈禧大張旗鼓地對自己的陵寢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修繕,把方城、明樓、寶城、寶頂、大殿、東西配殿全部拆除重建,其他那些建築,全部是揭瓦大修,就是沒有把建築拆平了,把上蓋都挑了。


這麼做的原因非常明顯,一是要壓倒慈安,二是希望自己死後在另一個世界生活得更好。


其實,在重修前一年,即光緒二十年,中國遭遇了「甲午戰爭」的慘敗,北洋艦隊全軍覆沒。而重修這一年,即光緒二十一年,清政府又與日本簽訂了屈辱的、不平等的《馬關條約》,割地賠款。


還有,從光緒十八年到光緒二十一年,我國遭到了歷史上罕見的各種自然災害,水災、旱災、風災、雹災、蟲災,幾乎是同時發生,波及大半個中國。中國人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掙扎在死亡線上。


但貪婪自私的慈禧根本不會考慮這些,只顧著自己生前身後的安樂富貴。



這場重修工程歷時十三年之久,增設了許多名貴珍奇的黃花梨木;加鋪貼金的和璽彩畫;牆壁全部雕磚掃金;柱子一律用鍍金銅龍盤柱;石欄杆要進行精雕細刻的加工;精心鋪設玲瓏剔透的御路石。


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十月十八日,重修工作告竣。


四天之後,即光緒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二日,慈禧離開人世。

慈禧的棺材由兩層上等金絲楠木打造,表面塗上金漆,再寫上四大天王咒。


這些楠木都是從雲南運過來的,光運費就花掉了數十萬兩白銀。


慈禧的心腹李連英親眼見證了慈禧入殮,在《愛月軒筆記》中寫道,慈禧屍體入棺前,先在棺底鋪三層金絲串珠錦褥和一層珍珠,共厚一尺。慈禧頭部放置荷葉,青翠透亮,葉面上有天然生成的脈絡,腳下有粉紅碧璽蓮花、翡翠甜瓜、翡翠白菜。這些花果皆用寶石天然紋理雕成,真實生動。左手側放置了玉石蓮花一支;右手側放置纏蟠桃的玉雕紅珊瑚樹一株。頭部帶珍珠鳳冠,鳳冠上綴有雞蛋大的珍珠。身著金絲串珠彩綉袍褂,身上蓋著珍珠堆製成大朵牡丹衾被。棺槨里放著兩百多個寶石製成的桃子、李子、杏子等果實。另外,玉石駿馬八尊,玉石十八羅漢,共計七百多件。葬殮完畢,又倒入四升珍珠,寶石兩千二百塊填棺。


1928年7月,孫殿英盜墓,目擊者的回憶基本印證了李連英的說法。


慈禧的棺材裡放著三層被子:第一層是金絲寶珠棉褥,上面有一萬兩千多顆珍珠。近百顆紅寶石,還有兩百多塊白玉。第二層是荷花珍珠絲褥,有珍珠兩千四百多顆,價值百萬兩白銀。第三層是綉佛串珠薄褥,上面也有很多珍珠。


慈禧屍體上蓋的是一件陀羅尼經被,上面織有佛像、佛塔,還有兩萬五千萬字的經文,鑲嵌有八百二十顆珍珠。


慈禧身上穿的壽衣也鑲滿了珍珠,有大珍珠四百二十顆,中珍珠一千顆,小珍珠一千五百顆,頭部鳳冠上的珍珠最大,有四兩重,脖子上纏繞有三串朝珠,嘴裡咬著一顆價值連城的夜明珠,手裡緊緊握著雞蛋大的珍珠,兩手邊上還放著八匹玉雕駿馬,十八尊玉羅漢,還有一座由白玉雕成的九級玲瓏寶塔,棺材裡的縫隙全部由珍珠填滿,是個十足的珍珠控!


當然,這些珍珠也只是慈禧太后墓裡面的冰山一角。


據估計,慈禧埋在墓中的寶貝在當時的價值高達億兩白銀(當時清政府的年財政收入才五千萬兩),慈禧的禍國殃民,由此可見一斑。


慈禧口含夜明珠


孫殿英把慈禧陵墓里的寶貝席捲一空,為了取慈禧嘴裡的夜明珠,士兵用刀割裂尚連在一起的牙骨,為了取慈禧衣服上的珍珠,士兵們甚至把慈禧的屍體從棺材裡拽了出來,把衣服扒去,最後只剩下一條襪子和一條內褲。


慈禧陵寢被盜案發後,溥儀派載澤、耆齡、寶熙等人到東陵對慈禧的遺體進行了重新安葬。


載澤等人鑽進地宮,見慈禧遺體趴在棺蓋上,已曝屍四十多天,遺體上出現了許多斑點,長滿了白毛。


竭天下民脂民膏以奉一人之快活,大清不亡,就沒有天理了。


更多閱讀,敬請關注《熬通宵也要讀完的大清史》,噹噹5折搶購,歷史新書榜第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裁縫 的精彩文章:

皇帝也可憐:歷史上被活活餓死的皇帝之謎(圖)
這個唐朝太有意思了:唐太宗選擇葬在九嵕山有何目的?(圖)

TAG:文裁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