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腦癌生存率提高60%!染色體測定助力精準治療!|《柳葉刀》子刊
作者:Ruthy,Zoe
成神經管細胞瘤是一種常見的兒童腦部腫瘤類型,亦是狹義上的兒童腦癌,發病率約佔腦腫瘤的25%,死亡率位居榜首,目前的治療成神經管細胞瘤的方法都存在非常嚴重的副作用,雖然有大約三分之二的病人能夠治癒,但接受治療的病人都會受到持續損傷。因此,準確分辨出最適合患者的治療手段是提高成神經管細胞瘤治療效率的重中之重。近日,紐卡斯爾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了可以實現成神經管細胞瘤準確分型的生物標誌—特殊的染色體畸變,成功剝離不同成神經管細胞瘤亞型,實現了個性化治療,提高了患兒60%的生存率。
1
困擾多年的成神經管細胞瘤分型大難題
成神經管細胞瘤存在4種主要的亞型:WNT、SHH(Sonic Hedgehog)、III型(Group 3)和IV型(Group 4)。看著簡單,要知道這些亞型是由不同的遺傳變化導致的,起源於不同的細胞,要命的是,這些細胞往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且臨床表現大同小異,這就意味著想在細胞學層面上準確分辨難上加難。
既然成神經管細胞瘤分型那麼苦難重重,那不分型了可以嗎?答案就是,不行。不同的分型直接決定了成神經管細胞瘤患者的生死!現今,幾乎所有患者都採用「標準方案」—手術+放化療,就是無法準確分型的後果,最終導致WNT亞型患者深受毒副作用殘害,III、IV型患者治療因強度不足難以提高生存率,所以,準確分型刻不容緩。
2
特殊染色體畸變為標準—實現兒童腦癌準確分型
細胞學層面不好分型,自然要走向分子層面。目前的基因檢測技術已經可以將SHH亞型的患者準確辨別出來,此時要區分的就是WNT和III、IV這三種亞型的成神經管細胞瘤。III、IV亞型同屬於高風險亞型,沒有靶向治療方案,只能使用高強度放化療維持生存,統稱為非WNT非SHH型,不必明確區分,所以,要準確分型,就是要將WNT與非WNT非SHH型徹底分離。
既然都用了基因檢測技術,為什麼不直接用基因為標準分型呢?這就必須怨懟成神經管細胞瘤對基因突變的熱衷了—除了SHH型有固定的突變,其餘分型的成神經管細胞瘤中癌細胞突變是持續發生的!而且突變的細胞會不斷增殖,替代原來的細胞!也就是說,你根本不知道下一秒這些亞型的腫瘤又發生了什麼新突變。
染色體畸變與非WNT非SHH型的成神經管細胞瘤
檢測基因突變的路行不通,研究人員選擇了基因的載體—染色體,染色體是比基因穩定得多的存在,若其發生變異,即可反應細胞的長期變化,也能保持變異穩定。他們評估了大量腫瘤樣本,發現凡是非WNT非SHH型的成神經管細胞瘤都出現了一群特殊的染色體畸變,這些畸變包括7號染色體增加、8號染色體缺失、11號染色體缺失,這些畸變可在非WNT非SHH型的成神經管細胞瘤中單獨或合併存在,只要發現這些染色體畸變,就可以確認是非WNT非SHH型的成神經管細胞瘤了。
染色體畸變與風險分型
檢測染色體的難度還是比檢測基因突變小一點的,通過辨認這些特殊的染色體畸變,研究人員不僅把非WNT非SHH型從所有亞型中輕鬆剝離,還對這類亞型也進行了風險分析!他們指出,當7號染色體增加、8號染色體缺失、11號染色體缺失同時存在時,就意味著死亡風險達到最高!
複發特徵
更有意思的是,研究人員還發現,在存在這些染色體畸變的前提下,若細胞為二倍體核型,則腫瘤極易複發,若細胞為非整倍體核型,則腫瘤不易複發。這就順路解決了預後預測的問題了。通過準確分型,研究人員為每位患兒定製了精準治療方案,成功提高了60%的存活率!
3
準確分型後怎麼辦?
分型成功後,自然不能在統一治療方案了。WNT型患者有接近100%的存活率,需要的是在控制終生副作用的前提下進行較為安全的治療,目前也有相應的靶向治療方案,因此標準治療方案不再適用這些患者了,而對於非WNT非SHH型的「高危」患者,尤其是三種染色體畸變具存的患者,標準方案強度不足,很容易引起疾病進展,因此強化治療是必由之路。這就實現了兒童腦癌的對症治療,真正走向了個性化治療,相信未來將成為諸多患者的福音。
參考資料:
Breakthrough in childhood brain cancer
Prognostic effect of whole chromosomal aberration signatures in standard-risk, non-WNT/non-SHH medulloblastoma: a retrospective, molecular analysis of the HIT-SIOP PNET 4 trial


※柳葉刀:一箭雙鵰!減肥藥竟可治療糖尿病!
※北京可預約九價宮頸癌疫苗了!你能打嗎?怎麼打?多少錢?
TAG:轉化醫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