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雍正與朱元璋的相似之處,看牛拜的皇帝是如何治貪官的

雍正與朱元璋的相似之處,看牛拜的皇帝是如何治貪官的

原標題:雍正與朱元璋的相似之處,看牛拜的皇帝是如何治貪官的


對於皇帝,沒有什麼比治理好百官更為艱難的事了,百官是社稷的根本官良則民富,民富則國強。所以歷朝歷代都想整貪治官,收效甚微,而朱元璋和雍正是為數不多皇帝中治貪最為有成效的。


雍正所立正大光明


朱元璋出生貧寒,披上黃袍之後肯定也忘記不了自己的過去,對貪官那是恨之入骨,再加上其一生戎馬帶來的血性,其認為治國如治軍,律不嚴法不就。採取的措施也是以刑罰為主,效果也可以說是立竿見影,如果我們羅列一下其所用的邢罰便會發現,這些刑罰在滿清王朝也是廣為流傳的。比如剝皮、車裂、凌遲、腰斬,被施以剝皮的代表人物大家應該有所耳聞,他便是大將軍藍玉,只不過他不是以貪官的名義被剝皮的,而是因為謀逆之罪,死後還被硝製成稻草皮人,傳遞四方,以儆效尤,藍玉案誅殺牽連一萬五千人,天下無不膽寒。



藍玉案

在制度上朱元璋設立了都察院,即現在公監法的集合體,作為最高的判決機構。又設置了六科給事中衙門,其作用是專門彈劾不法之臣,在中央設立監察御史的基礎上,又在地方設立了巡撫制度,以欽差的身份巡察地方,組成了一個三位一體的廉政監督系統。



都察院


他還發動了民眾,並在《大誥》中告訴百姓,凡是有貪臟枉法的官員當地民眾可以直接扭送京城,如有反抗甚至還可就正法,為了避免百姓見不著皇帝,更是在南京通政司門口放了一塊紅牌,下令凡持此牌進府者,任何人不得阻攔。果然草根皇帝,是非常相信百姓的力量的,官不為民當官何為,民不擁官官有何為?動員全民促進廉政的情況下,才有了洪武年間的夜不閉戶,路不拾遺的景象,只可惜後來的朱明王朝後代,未能得到洪武治國的精髓,監督體系做得越來越臃腫卻效果一般。


朱元璋


而雍正治國並沒有像朱元璋如此血性的處置貪官,但也是相當堅決,否則也不會出現「雍正朝,官盡清」的評價,他的手段分為「人事制度」以及抄家充公。這也是由雍正所遇之國情決定的,自康熙征戰多年,窮兵黷武透支經濟,自雍正繼位之後國家已經沒有辦法再承受戰事和內耗的支出,國庫銀兩隻餘800萬兩。



雍正


雍正採取的最出名的人事制度便是「即時候補」,說白了就是如今的競爭上崗制度,以人盯人的方式瞄著貪臟枉法的官員。而「候補」便是國家主動培養的隨時可以上崗的繼任者,只不過沒有合適的機會,這一候可能是一兩年,更有可能是十年八載,畢竟能當上官的人都是聰明人,總有一些手段可以保住自己的官位。


貪官正法


不過這招其實是相當有用的,國家花了很少的銀子養了一幫子的高素質的候補官員,充當審計人員用了,畢竟對於自己是否能上位,是所有候補是最為上心的事。一旦有安排查賬的任務,便會由大臣帶著一大幫子的候補官員前往督查,查的那個狠啊,怕是連一天吃多少粒米都能給算出來。而雍正也是言出法隨,一旦查出貪官,便是立即查辦定罪,決不姑息,然後從隨行的追補官員中選擇一個同級別的進行扶正。


庫銀


在如此實際的利益面前,各種做假手段很難實施了,而且可以從行為上,直接規避了官官相護的弊病,畢竟哪怕你給了賄賂,那能有比把官位讓出來更誘惑人的嗎?當然沒有了。對於國家來講,揪出來一個貪官便將資產充公,收歸國有,這樣幾年下來,國庫愣是從800萬增加到了5000萬存銀,可見雍正治貪的決心之大。也正是因為有了雍正肅清朝堂的手段,才造就了乾隆時期的鼎盛。


不管是用什麼樣的辦法,但凡成功的無非是依靠民眾的力量,不官是老百姓也好,百官也好,只有發動和依靠民眾,才能治貪防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宇百曉生 的精彩文章:

TAG:文宇百曉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