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生活和修行真的能平衡好嗎?

生活和修行真的能平衡好嗎?

看了就要關注「佛教慧日」同發菩提心

////////

智慧如目

戒行如足

世間法&出世間法

如何分配?

Autumn

有人問過:「我們知道世間法和出世法同等重要。所以,世間法要學習,出世的心態我們也要有。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既要養家糊口,還要工作和學習,我們到底應該如何合理地分配精力?」

Huiri Temple

世間法先?還是出世間法先?

要有次序

每個人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都希望能夠完成自己的生命價值,直至走向終極的生命目標。其實,這裡面是有先後次序的。就像小孩子必須得先讀書,童年乃至青少年時期是他接受教育和學習知識的時間,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你讓他先打工肯定是違法的。

我們首先需要智慧,

而佛教的智慧如眼睛一般

在世出法看來,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和智慧,這是菩薩所修的六種法門。在六度當中要以智慧為先導,智慧如目,前五度如足。反過來說,如果沒有眼睛的行為是危險的。而佛教的智慧是人人所需要的、上至皇帝到士大夫再到平民百姓,概莫如此。

從這個角度上講,佛教是一種文化、是一種教育,是一種生命觀。不僅僅是一種宗教,還是生命的精華。

擁有了佛法的智慧後,

就能在平凡的生活中成功

有了佛法的智慧,你在世間的一切就會有道德規範,就會納入正軌。有了佛法的智慧,你在世間的行為就會轉平凡為神聖。有了佛法的智慧,真正實現人人是平等的,一個平凡的人在平凡的生活中都能夠成就一番事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傳喜法師 的精彩文章:

清涼山上說清涼
這飄動的袈裟,凝聚了多少功德?

TAG:傳喜法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