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最好的兒童美術教育應該是什麼樣的?

最好的兒童美術教育應該是什麼樣的?

最好的兒童美術教育應該是什麼樣的?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你是我溫暖的手套、

冰冷的啤酒、

帶著陽光味道的襯衫和日復一日的夢想

我會一直在這裡

直到你關注並愛上這一切

最好的兒童美術教育應該是什麼樣的?

標註小星星 第一時間看到小北的藝術幹活~

最好的兒童美術教育應該是什麼樣的?

最好的兒童美術教育應該是什麼樣的?

兒童美術教育的本質是引導,不是教。引導是啟迪,教是塑造,

啟迪畫的是自己的創意,教畫的是別人的安排。

孩子學畫的收穫應是具有鮮明個性特點的想像力和創造力,不是經過訓練的懂事的「小大人」;家長的收穫是在學生學畫的過程中,自己對學畫的認識得到了提升。

好的兒童美術教育不是教師設法突出知識難點、重點和方法步驟,不是教師擺出我來教你的架勢。而是設法減少教課中的知識、技法痕迹,達到一個「竹影掃街塵不動,月穿潭底水無痕」的教育境界。

兒童美術不是老師直接告訴兒童怎麼畫,而是引導、喚醒、激勵兒童自己畫。

兒童美術不是單純的美術教育,而是情感教育,成長教育。

兒童美術是兒童對生活的體驗,是他們覺得很有趣的生活方式。繪畫的願望是一種表達,內心自由了,生活有情趣了,精神也鬆弛了,才會有繪畫的願望,一旦兒童失去了這些,為了某種目標,成人的希望,以後覺得會有用,這就由表達演變成了表演,學畫也就由為自己高興演變成了為取悅別人的一個活動,這樣的兒童繪畫已經遠離了兒童本性。

兒童美術說到底不是美術專業,而是兒童精神愉悅需求

六歲前的幼兒天性純真,思維直覺,是純屬於大自然的。孩子就如同一顆剛發芽的種子,根系還短,還不需要過多的肥料和營養,因此,還不能施教。好的兒童美術教育是只引導,不糾錯,只提要求不要求做到

如果兒童畫的畫沒有了想像,沒有了個性,沒有了感悟,沒有了靈魂,再好的技法,再好的功夫也是白搭了。還有可能技巧越好,功夫越深越會走向兒童美術的反面。

最好的兒童美術教育就是老師忘記了教,學生忘記了學,老師教到最後只有真,學生學到最後只有誠,教與學的擁抱叫真誠。

糾錯是毀壞幼兒畫畫自信心最壞的做法,糾錯毀掉的不僅僅是兒童的自信,而是對兒童精神上的一個打擊。對於幼兒畫畫來說先要自信,再要知識,如這兩種不能兼得,最應該捨棄的是知識不是自信

兒童美術歸根結底是對孩子心靈的喚醒,對生命的尊重。

兒童畫寫生不是看畫的物體結構有多難,比例有多對,造型有多准,而是看兒童觀察到什麼,畫出了什麼細節,是否投入,是否積極主動,是否有悟性,是否有靈性,是否有情趣,是否有美感,是否是這個年齡段的認知,這才是老師和家長關注的。形準不準,比例對不對,不是這個年齡段兒童乾的事。在畫中能找到自己,找到唯一,作品才是最優秀的。

兒童畫是情感性,表現性,不是知識性,技巧性。

完成兒童美術教學要有三個方面的合作,教師、家長、學生,其中教師處主導地位。也就是說,家長還是那位家長,學生還是那位學生,選擇的老師不同,教育就會出現很大變化。其中有認識上的,師德上的,專業上的,技巧上的,材料上的,學識上的,精神上的,修養上的,經驗上的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甚至會出現截然不同的教育結果,這個結果就是老師起的作用。所以,有什麼老師就有什麼樣的教育,就有什麼樣的學生,就有什麼樣的結果。一個優秀的學生背後一定有一個優秀的老師。所以,家長選對老師是很重要的。

好的兒童線條畫寫生要往散文詩上靠,不要往史記上靠。史記要精準,小說要故事,散文要詩性,詩歌要韻律。畫家與建築設計家畫的線條畫雖都是一個地方,從審美上說結果就差大了。畫家畫得寫生像散文更有詩性,建築設計家畫的寫生更像史記客觀精準。

兒童的畫畫得一亂想像力就來了,一規整想像力就走了。

幼兒就是屬於大自然的,像不屬於幼兒。幼兒美術只要是跟像黏上點關係的,錯誤率達百分之八十以上,幼兒的畫畫得越像越說明教育問題越大。

幼兒繪畫幾乎不需要教技巧,他們天生的繪畫能力足以表達自己的意願。兒童的奇思妙想,想像力和創造性才是最重要的。

知識僅僅是能提高創造能力的因素,結果是通過學知識,反而丟掉了創造最為需要的想像力,兒童美術的模仿、填鴨式教育是沒希望的

想到就能畫出的是兒童畫,想到要訓練才能畫的是成人畫

兒童美術究竟有多少觀念,多少方法沒統計過,無論老師怎麼折騰也就一個是思維,一個是技巧,這兩個關係弄好了就成功,弄壞了就失敗。

亂畫的孩子離想像最近,畫有個性的離創造最近,就畫自己高興的離快樂最近

在幼兒畫的發展中,還有一個有趣的現象是,孩子畫出的形象不一定就是現在看到的,而是原來就知道的。雖然他們的感受是來自生活,但孩子畫的卻不是眼前的生活,是孩子對生活的認知和了解。

每個兒童個性不同,觀察角度就會不同,就會出現不同的畫面個性風貌。培養兒童的習慣性畫法就是保護兒童個性,引導兒童正確的觀察是畫好細節的關鍵。

技巧聽命於感覺,感覺聽命於審美,審美聽命於素養。素養來於讀書、體驗和眼界、視野。

幼兒畫的美感並不來於畫中的故事,而是自然、幼稚的無意識萌動,與繪畫技巧沒多大關係,是年齡起主要作用,不是知識技巧的事。

幼兒的畫有審美意義,但幼兒的審美並不能通過努力提高。換句話說,幼兒審美是結果,是成人對人家的評介 ,不是技巧,不是通過教或學習提高的。

幼兒的畫越有「小孩味」的越有品質。幼兒畫的美感只發生在4-7歲孩子這塊「空間」中,所有的審美意義只能在這個維度內呈現 。

「最要命」的兒童畫是:只有故事,沒有「美術」;只有畫面,沒有審美;只有敘事,沒有思想;只有「教」,沒有「育」。

炫技的老師說,有技巧的畫才有個性。實際上兒童畫的個性不是老師教的,而是兒童自發的樣式。

簡筆畫模式被破壞的瞬間,就是自由的畫,想像畫的開始。破壞與創造就是這樣緊密相連。

幼兒的好畫多生於簡潔,越簡潔越有力量。幼兒的畫也無須努力,無須控制複雜和格外的練習,天然的就做到了簡潔,這就是自然的力量。

知識什麼時候都可學,而審美那得是有情趣的人才能得到。實際上審美也不是青年時代的事,在自己還是小屁孩時,審美趣味就已經形成了。

少玩虛的,多做實的;少學點兒技巧,多啟發點兒思維;少作輔導,多作引導;少說教,多靜待,少說話,多等待。——好老師是會等,不是會說

大多人都認為幼兒美術是技巧,是一種專業,而實際是:幼兒美術就是一個遊戲。

「慢教育」不是學生進步慢,「慢教育」也不是拖沓,是因為幼兒的心理、生理不允許我們「快」,快了就跟不上「慢」了。只有我們的心態「慢下來」,有個平常心,靜待花開才可能實現。快了你就看不見,感受不到有趣的事了

孩子的畫特別是學齡前兒童的畫,已經遠遠的超過了他們的能力了。更應引起我們重視的是他們的創造性和探索興趣,而不是畫得象不象。我們期望的是在他們學到知識的同時,別丟掉了兒童最珍貴的東西「童心」。

美術課是吸引孩子,不是控制孩子。

孩子畫畫兒,要給他們很大的自由,想畫完就畫完,想塗色就塗色,沒畫完,沒塗色,也不是缺點。什麼事都做得有條有理,有始有終,畫得畫形色兼備,完美整體,這還是孩子嗎!

教孩子畫畫兒是:發現每一個孩子的與人不同之處,然後,幫助他完成自己的發現。

3歲半後,孩子在想像力和創造力上有了很大發展,同時獲得發展的還有注意力、獨立能力、探索精神、語言交際能力等。但這個能力還是很有限,缺少學習知識所具備的精神準備和基本技能,熱情高於實際能力。情緒的穩定性,做事的秩序性,自控能力都比較弱。如在上水粉畫課時,除了幾個平常「聽話」的孩子能聽完老師的講課,大部分孩子都等不及老師說完就「慌忙應戰」,亂塗亂抹起來。雖畫得一團糟,但個個精神十足,信心百倍,雖然弄得手上、臉上、衣服上都是顏色也全然不顧,連平常上課20分鐘就喊累的學生這時也聽不到動靜了。直到下課了還個個滿面春風、意猶未盡。好奇心、新鮮感和畫畫的熱情遠遠的超過兒童這一年齡階段的實際能力。

孩子到了接受知識的年齡,沒教給相應的知識,沒到接受知識的年齡卻教給了孩子知識,兩者都是不對的,前者是「自由主義」式的任其發展,後者是「填空」式的硬塞死學。

孩子繪畫的能力是孩子生活經驗的體現,是隨著孩子的心理、生理的發展自然的得到發展,不是成人硬教的。在美術教學實踐中,無視孩子的年齡特點和心理感受,把孩子當成知識的接受器是不對的,是違背孩子的心理和生理的。

在繪畫過程中,孩子的審美要求隨著學畫的過程而變化,審美情趣是不斷發展的。孩子一旦掌握了某種方法或具備了某些能力,又會生出掌握更新的知識的慾望,這時,教師的眼光顯得特別重要。如果指導跟不上,孩子們就會感到很失望,沒有興趣和動力了。教的內容需有一定難度,但不能太難,不切合實際的所謂「高知識」,孩子同樣也會失去興趣的。

沒規矩不成方圓是講給成人聽的,孩子們畫畫為什麼非要成方圓呢!孩子需要的是自由而不是規矩。

怎樣畫好畫的「理論」,對孩子來說沒多大用途,即使把「道理」背得倒背如流,也還是沒多大用途,只有經過實踐的理論,才是有用的理論,孩子們畫畫更是如此。

畫畫不求結果,只求過程;畫法不作「統一」,只求「個性」,這就是兒童畫。

好的輔導方法,不是把孩子培養成畫啥像啥的高手,而是學到正確的思維方式,提高審美意識和藝術鑒賞水平。

孩子的畫,畫得自由,就是教師的成功。

孩子的畫是從抽象走向具象的,但孩子的抽象不是成人理性化的抽象,孩子的具像也不是客觀真實的具像,而是孩子們自己心裡的東西。

孩子就是孩子,由於年齡的原因,他們再有慧眼,也難穿透「假教育」的黑洞。在這個意義上說,輔導老師的審美眼光及分辨能力還是很重要的。

輔導孩子畫畫也應象管理孩子那樣「管而不制」,更像抓沙子「抓而不緊」,才能抓住沙子,把沙子抓緊了,反而抓不住沙子。輔導老師應給孩子留下更多的空間,更多的自由。

我們教孩子畫畫的整個過程,孩子們的每一個細小的動作都點滴記錄了孩子從低級到高級、從簡單到複雜的心理變化和發展歷程。孩子的奧秘藏在孩子的心理中,進入孩子的「心理」,才能找到孩子的「奧秘」。我們當教師的在教學實踐中,要學會考慮孩子心理發展的特點,才能取得好的教育結果,也更有助於我們解決兒童心理在美術教學中反映的實際問題。

成人畫畫靠的是思想與審美力,孩子畫畫靠的是好奇心,好奇心永遠是孩子畫畫的動力。

兒童畫不能作「統一」畫法,不能作「統一」要求,更不能作「統一」標準。兒童畫不是畫得很像的就好,不是畫得漂亮乾淨的就好,不是塗色均勻的就好。在畫的過程中,既不能「互相學習」,又不能「取長補短」,也不能「互通有無」。

孩子的畫從「亂」走向不亂容易,在輔導中加點理性知識就解決了。要是把一個看似「很順眼」, 但畫面卻單調、呆板的畫變的生動起來,那就難了。從培養孩子的創造力這個意義上講,「亂」就是生動,「亂」就是激情,「亂」就有希望。「亂」就對了。

沒有功利,沒有畫法,沒有目標,沒有追求,少點理性,多點感覺,少點規矩,多點自由。水到了渠就成了,一切都是那麼自然,這便是兒童畫。

孩子畫畫兒要畫生活的內容,沒有生活的內容,孩子是不會有感受的,沒有感受也不會有豐富的聯想與想像。正是因為孩子的畫是憑聯想與想像畫出來的,孩子的畫才不具有客觀的真實性。但也不是完全不真實,它是「似與不似」之間的這麼一種兒童特有的繪畫語言,這也正是兒童繪畫魅力的原因所在。

在兒童畫教學上,教師要拿出相當精力和時間解決讓成人看起來不算個問題的物體大小問題。有的孩子學畫兩三個學期了,所畫物體大小的問題已基本解決。但有時畫畫稍不留神還出現大小不清,畫面空泛單調的情況,這讓家長看起來似乎不可思議,但事實確如此。

孩子們畫畫時,能觀察到、想到的不一定能馬上表現的到位,已表現出來的東西一定是觀察到、想到了。觀察到和做到還有一段距離。

讓孩子在生活中學會觀察,是美術課重要內容之一。觀察不是看而是思考,只有認真思考的東西才能稱得上觀察。

教兒童畫彩畫與教成人有明顯的區別。成人注重理性,兒童更重感覺;成人講究體積、光影、立體感,兒童注重隨意地快樂塗鴉,玩得高興就行。所以,在彩畫的畫法上,兒童有著更大的自由空間。如果用教成人的所謂「正規教育」一套方法來教孩子,那就是犯了一個很大的錯誤。

學畫的方法是可學的,而學畫需要的靈性、悟性是不可學的。理性知識是可教的,感性知識是不可教的。理性知識永遠幹不了感性知識的活。

學畫的孩子大多在智商上差別是很小的。高品位的兒童畫與低俗的兒童畫的產生,關鍵取決於教師的眼光。從這個意義上說,好的輔導老師還是很重要的。

只有不敢畫的孩子,沒有不會畫的孩子。

我不是崇洋媚外者,但確實有好多文學、藝術作品,外國的就是比中國的好。如:外國的兒童畫重個性、重創造,中國的兒童畫重方法,重技巧;外國的動畫片給孩子快樂(如貓和老鼠),中國的動畫片老是想讓孩子受教育;外國的科幻片有想像力,離奇怪誕,看著好玩,中國的科幻片太理性、不熱鬧;外國的作品說話單刀直入,明明白白,中國的作品說話拐彎抹角,含蓄的費好大勁也弄不清楚表達的究竟是什麼意思(如電視廣告);外國的作品敢說,思想開闊,放得開,中國的作品太小心,思想保守,太局限;外國的文學影視作品,構思奇特、不可預後,中國的文學和影視作品看了前面的就知道了後面的,作品死板、雷同還形式化。有一個外國的朋友說,中國的知識分子,你問他什麼他知道什麼,就是不知道自己是什麼。

有家長問我都是怎麼教?其實我的教法很簡單:我的教法就是沒教法。

學畫的天份是重要的,但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後天的培養與努力。

幼兒畫畫的突出特徵是:膽大得出奇,從不懷疑自己的技巧,過高的估計自己的能力,誰都不如他自己畫得好。這樣只有成功的喜悅沒有失敗痛苦的心理,不正適合幼兒健康的成長嗎?

孩子畫畫與技巧關係不大,之間的差別在於畫面內容的安排上。同樣的情況下,主次分明、畫面豐富、內容多、滿、形像感強、表達清晰的畫優於畫面空泛、主次不清、形體獃滯、整體感差的畫。這是教師最應該下功夫的地方,也是檢驗教師實際指導水平的地方。

孩子畫的畫,能稱得上真正的兒童畫,在我們這個有著很深傳統文化背景靠「邏輯思維」「記憶」時代打「勝仗」的國家裡,是很難得到發展的。假兒童畫一直在我們國家唱著主角。那些受舊審美觀念影響較深的,成人幫著想的,幫著畫的,按成人意識做的都屬於假的兒童畫。

好多小朋友只想畫畫,不想學畫。究其原因就是學畫不自由,規矩太多,框框太多,「學問」「技巧」太複雜、太難。孩子們覺得不好玩、沒意思。如果我們做教師的多從孩子的角度考慮,多尊重孩子的一些想法,把這些「學問」變成孩子喜歡的方法,讓他們大膽地隨意地「折騰」一下,「瘋狂」一下,那又何妨。既然加拿大人能創造「瘋狂科學」,李陽能創造「瘋狂英語」,這些理性的東西都可以瘋狂起來,那麼,我們的藝術,更何況是兒童的藝術,為什麼不能「瘋狂」一下呢?說不定孩子們還能創造出一種叫作「瘋狂畫法」的藝術呢?

其實,教孩子能畫得像很容易,有一套死板且很有效的方法。教師可安排孩子你就這樣畫,別問為什麼,就會出現「立竿見影」的效果。教學也就顯得容易和簡單多了,教師也就省事多了。但這個方法剝奪了孩子思考、探索、實踐的權力。這樣的教育肯定不是好的教育。

兒童美術是形象思維,是感性的,按說應最能培養孩子的想像力了。結果呢!也是模仿和訓練,直接教給孩子造型的辦法。重技巧,重方法,輕視孩子的想像、幻想、夢想和創造能力的培養。認為孩子的好奇心及異想天開是「白日做夢」,瞎折騰,只有好好學習文化課才是正事。孩子的想像力在這種教育觀的驅使下也隨之消失了。想像力雖然不是創造能力,但創造力卻來源於想像力。一個不會想像,只會「按部就班」工作的人是不可能有創造性的。

藝術最高目標是對美的欣賞。有時覺得「道理」也許會幫助你找到你想要的,實際上,一講「道理」,美卻離你更遠了。在藝術上有太多的道理、解析降低了藝術品味,失掉了美。

幼兒早期的畫,樂於傾聽孩子怎麼說自己的故事,比善於輔導重要的多。傾聽易融合,輔導易走離。

3歲有3歲的形態,5歲有5歲的樣式,7歲有7歲的畫面。5歲畫的畫像7歲畫的,就是違背教育規律,畫得越像,教育越失敗。孩子的畫是什麼年齡畫什麼畫,最好的兒童畫不是畫得像,而是符合年齡段的認知。

幼兒有一個天然的階段性發展大系表,其中每一個階段都是大系中的一個環節,這些環節環環相扣,上下銜接,不能提前,也不能推後,有著嚴密的發展規律,教育只能在這個規律下進行。

幼兒美術雖不能直接教技法,一時還用不著技巧,但如果美術老師專業太差或根本就不會畫畫,就沒有審美高度,鑒賞水平太一般就看不懂孩子的畫,感受不到孩子畫的可愛之處。

兒童美術是慢教育,兒童進步是隨著兒童心理的發展而發展,與技巧沒多大關係。兒童畫應發展興趣為主,有興趣才有好畫,才有可能持久。所以,設法保護兒童畫的興趣是老師首要任務,不是如何教給他們技巧。畫的時間長了,孩子就會發現細節,發現真諦,發現奧秘,就會不斷地體驗總結把握事物規律,他們就會發現,規律能幫助他們去認知不明確的事物,就會形成專註的力量,這就是自律。有了自律就有了成功的希望,而這些都不是成人教的,成人的教很容易把這些變成了控制、強迫、規矩從而毀掉自律。

老師做示範跟著老師畫,老師不示範跟著同學畫,這就是敎帶來的惡果。教,教跑了想像,教沒了主見,敎沒了自己,教出了依賴,教出了雷同,教出了不會畫。

什麼時候家長都認為孩子的想像力比技巧重要,思想比知識重要,視野比苦學重要,境界比實幹重要,這個社會就進步了。

兒童畫不只是兒童畫的,而是畫出的畫是兒童的思維,兒童的認知。就是眼看著兒童畫的,只要不是兒童的思維,也不能稱為兒童畫,是典型的冒牌貨!

勵志是應試教育下的產物,對於學畫兒童來說不要提勵志的事,沒有興趣勵也不志,有了興趣,讓兒童干喜歡的事情,不勵也志。

讓孩子自由的畫,遠比讓孩子規矩的畫更難,自主的事多了,自律也有了。自由的畫是家長送給孩子的一份最好的禮物。

手把手地教幼兒畫畫是最壞的方法,教的過程就是剝奪幼兒想像力的過程。

想像力是兒童自帶的靈性,誰再有本事也培養不出想像力。你什麼都不管,隨他怎麼畫,給孩子充分的自由,想像力就來了。想像力越管越少,越不管越多。沒有自由,就沒有想像,沒有畫「錯」,就沒有畫好,沒有挫折,就沒有進步。孩子就是在挫折中成長的。

兒童畫寫生造型的準確不是主要的,重要的是兒童通過寫生所感受到的思維理解過程,從而完成了一個新的視覺符號,這個觀察思維的過程會促使兒童智力的發展。對於寫生的結果要求感覺上的像就行了,不是真像,兒童天生具有把外物變成自己需要的簡潔圖形的能力。

大多老師認為兒童畫有個性才與眾不同,而個性多發於有創造的人中,換句話說,有創造才有個性,但也有老師認為,調皮搗蛋的孩子多有個性,創造應出於這種人中,其實不是。調皮搗蛋的兒童雖然也有個性,但這個不能自律沒規律的個性最終不能發展為創造,創造與胡作不同,有思維、有自信、有自律的個性才會發展為創造。

低齡兒童畫寫生,技巧方法是不能教的,如果一個老師能用清晰、明了的語言告訴孩子寫生要靠感受,孩子自己就可以根據理解找到表現方法的。

好多孩子不是沒想像力,而是在孩子小時受過不正確的教育,這些孩子只有拋棄現成的東西,畫自己的生活,畫自己的感悟,想像力才會不請自來。

如果一個兒童光知道畫畫,不知道或感受不到在學畫,那這個老師的教育就是成功的。兒童的「無意識」,教師的教育「無痕迹」才是兒童美術教育的最高境界。

在兒童美術這個行當里,思想觀念高於知識技巧,如果教師觀念不新,缺少思想教得學生越是努力,越沒創意,越是用功,越是匠氣,越是用心,越沒靈氣。技巧越高越傻,越熟練越油,畫得越像越平庸,越精緻越獃滯。

幼兒早期的畫幾乎與美術沒什麼關係,學畫更不是只學習畫的技巧。幼兒的畫是他要告訴你他知道的事。所以,最好的兒童畫不是畫得像,而是有情表述,有感而發,有話要說。

兒童畫的個性就是,在老師的幫助下,找到自由,找到想像,找到自己 。

孩子畫畫時的興趣滿足感,塗抹時的愉悅感,畫自己所愛的幸福感,都來自兒童內心深處的直覺,不附屬於任何的功利、安排。否則,兒童的心靈直覺就會被功利鎖住,永遠呆在一個地方黯淡無光,迷失方向。

兒童美術要讓兒童感知,不要灌輸。即便是對兒童以後的發展很有意義的事,也得通過有意思的活動和過程切入,不是乾乾巴巴的講完了事。

想像使兒童畫內容更豐富,創造使兒童畫想法更獨立,幻想使兒童畫想像更天真,自我使兒童畫表現更自由,好奇使兒童畫思維更離譜,感覺使兒童畫過程更有趣。

兒童繪畫靠直覺不靠分析,靠心靈不靠道理,只有直覺很靈的人,眼睛才特別「尖」。

寫生只須看一眼就知道怎麼畫,用什麼方式畫了。不用構思,不用考慮,不用問老師,只須聽從內心的安排就是了。繪畫靠心去感悟,哪裡畫,哪裡不畫,只在瞬間就決定了。直覺的力量非常強大。

好的教育會培養出直覺的敏感,直覺的準確。但在兒童的學習中,總有一些人不會直覺,不會感悟,什麼事都希望老師給說得很明白,很具體,很細緻,好多家長也認為這樣的老師才是好老師。但這種教法,兒童的直覺會漸漸地遠去。

什麼叫思維侵略,給幼兒作示範,就是思維侵略。什麼叫語言殖民,直接教給幼兒繪畫技法,就是語言殖民。成人畫與兒童畫不是一個路徑,沒有可融之處。僅憑感性畫畫兒的幼兒沒有分辨能力,只好以犧牲自己「國語」為代價,改說「外國話」了。

幼兒美術應還幼兒一個純真的童年,找回幼兒失去的天性。幼兒美術教育的失敗,就是讓孩子失去了天性,從孩子嘴裡說了大人的話。

我們的兒童美術教師為什麼只想到教,想不到育呢?

當老師發現兒童畫畫沒按你說的去做時,不要急於去糾正。當你發現兒童畫畫太按你說的去做時,必須告訴他畫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感悟。不是老師怎麼說,你就怎麼畫。好的老師不是糾錯,是引導。

我始終認為對幼兒美術來說,呵護本身就是教,阻止成人的技法侵害也是教,不只是只有教知識才是教,但我也不是「大撒把」式的完全順從幼兒的自然發展者,使教育失去了應有的作用,只是強調教課內容要符合幼兒生長規律,不要提前教這個年齡還不能認知的東西。

兒童學畫,臨摹的東西越多,想像的,創意的,獨立的意念就會越來越少。

只有畫自己的高興,畫自己的興趣,畫自己的所愛,畫自己的感悟,想像的,有創意的,獨立的意念才會越來越多,越畫越多,越用越多,才會源源不斷,取之不盡。

教兒童畫畫,我覺得應先了解,後點撥,再放開。幫兒童打開自己的視野,尋找到自己的角度,自己的語言,使作品最具個性化。

藝術教育一旦變成了控制兒童,讓兒童服從成人。呵護兒童,尊重兒童就不存在了。個性早跑得沒影了。培養兒童獨立思維、觀察 、主見 、個性是最重要的。

幼兒畫畫,畫直覺、感悟越多,畫越有詩性,越易找到感覺;直接接受的越多,理性的道理越多,越沒詩性,感性越少,兒童越找不到感覺。兒童有好多東西都不是靠成人教的,他們還不需要成人幫這個忙。

兒童畫一旦離開想像,她的思維也就枯萎了。

我們的兒童美術教育現狀是:以知識技巧灌輸為主,以什麼有用就教什麼為重點,以毀壞兒童創造力、想像力為代價完成為主和重點。

幼兒只所以在一點兒也不會畫的情況下,拿起筆就畫,說明了他們這個群體根本就不需要畫畫的技巧,他們最需要的是膽量和信心及對生活的體驗和感悟。教師要設法發展他們的自然力量,尊重他們的原生天性,給他們鼓足勇氣,這就是最好的教師了。

兒童美術教育的目的,不是儘快的讓兒童掌握繪畫技巧,而是啟發他們怎麼找到自己的獨立思維方式。

對兒童美術而言:好的兒童思維方式比老師怎麼說學生就怎麼畫重要,好的創意比畫什麼像什麼重要,好的想像比畫得技巧重要,好的畫畫習慣比規矩方法重要,畫中的快樂比用功重要,畫自己感悟比模仿重要。

從小沒想像,長大不會有創造,培養兒童創造能力的最好方法就是想像。

兒童美術只要是黏上了功利或過份的榮譽,即便是再有成績也是單純的滿足。這些也只能暫時的得到一些安慰,起不到滋潤兒童心靈的作用,也不能給兒童帶來更多的快樂。孩子的幸福感大多不來自物資的享用和名利的追求,而來自兒童的探索慾望和好奇心。

兒童畫有個特點:兒童雖然畫的事物不真實,但表達卻是真實的,受過成人誤導的畫是表面真實,表達卻不是真實的。

如果一個孩子畫畫總是喜歡臨摹,畫現成的東西,他的好多潛能永遠會處於休眠狀態,如想像與創造能力,這些卻是一個兒童成長中最重要的素質。

兒童美術教育哪些重要,哪些不怎麼重要。想像比技巧重要;思想比知識重要;主觀比聽話重要;創造比記憶重要;感悟比實幹重要;寫生比臨摹重要;體驗比教授重要;過程比結果重要;個性比畫像重要;興趣比方法重要;成長比成績重要;開心比獲獎重要。

兒童畫的細節,一是靠兒童的感知,二是靠生活閱歷。仔細觀察還暫時派不上用場,雖然,兒童有時能把某個細節畫得很具體,但這也不是靠觀察取得的。因為,細節的觀察須靠理性支持,不到一定的年齡是感受不到的。就像4歲的幼兒畫的人都不穿衣服,到了7、8歲,期間不經過任何教育,幼兒也不這樣畫人了。兒童畫中的很多細節大多來自於親身經歷。有一個4歲幼兒在畫汽車時把雨刷給畫上了,這在我教學經歷中還是第一次看到。幼兒如果沒這個感受,沒經歷過下著雨坐車,即便是當場畫汽車寫生,也還是畫不出這個細節的。

孩子畫得像不是錯誤,經過成人有意「干預」後畫得很像,才是錯誤。

主動想像,主觀意識,獨立思維,個性表現,發展兒童特長才是兒童美術教育的正確之路。兒童美術教育當前最缺的是如何培養兒童創新意識,不是急於訓練兒童的繪畫技巧。

對於兒童畫,好的指導是在孩子畫畫時感覺很快樂,同時增強了自信。不好的老師「用心」輔導後孩子很不高興,同時丟掉了自信。接下來就是情緒低落,灰心喪氣,沒有興趣再畫下去了。

兒童畫得好與像不是一個概念,好的畫是指反映了孩子的認識世界與像沒大關係。像只指畫的畫符合成人眼裡的事物,與客觀實際接近。不同年齡的兒童畫出了不同階段對形的感覺,也反映了兒童認知事物的過程與發展特徵。

兒童畫一旦失去了主動,抽掉了喜歡,畫得再像也是一個沒有靈魂的軀殼,就像一把乾草嚼之無味。而好的畫,即便是畫得一點兒也不像,也不影響兒童創造和想像的表達。

每個兒童都有權力體驗生活,感悟生活,表現生活,但這個權力大都被家長無意中剝奪了,甚至在家長不覺察中讓兒童喪失了這個權力。幼兒美術是:成人告訴孩子的經驗越多,孩子自己感悟的就越少,成人留給孩子自主的空間越寬,孩子的想像發展空間就越大。

兒童畫最好的結果是兒童在繪畫表現中充滿自信和激情,不是畫面的光鮮和漂亮。

想像是創造的引擎,生活是想像的沃土,沒有生活就沒有想像和創造。想像是對一個事有感觸,又聯想延伸到另一個事的「經過」,是從一個事中發現問題從另一個事中尋找答案的過程,這個經過和過程就是創造。

兒童美術教育真正目的,不是培養畫家,不是創造更多的美術作品,而是培養一個善於創造性思維,會欣賞,懂鑒賞,有藝術素養有氣質和高素質的人。

我們現在的兒童美術教育竟然是,先用傳統灌輸的方法把兒童頭腦「弄毀」,然後,等到長大後待自己覺醒了,感覺需要想像力的時候,再用啟迪的方式自己拯救自己。如,先以考什麼練什麼的方法進入大學,想當畫家了,再衝破「牢籠」,丟棄大學學的「摳細」技法及考前學的明暗素描,重新「惡補」兒童時期玩過的想像,顛覆了原來的記憶思維方式,經過了痛苦「洗腦」和「脫胎換骨」的脫變,才有可能恢復一些兒時的想像。即便是這樣能跳進「泥潭」又掙脫「泥潭」的,也僅是極少極少的人。好多是還沒等考上大學,想像與創造就被毀殆盡。遺憾的是現在好多家長還意識不到問題的嚴重。3歲就往畫得像上靠,4歲開始蒙紙塗畫,5歲學簡筆畫,6歲學書法,7歲學素描的家長還有很多很多。他們都抱著「藝多不壓身」,晚學不如早學,從小要打好基礎的信念,正帶著孩子充滿希望的往這個自認為是「金光大道」的路上正走著呢

傳統兒童畫教法一是教技巧,二是糾錯,現在看這種方法有些不妥。此法只適合成人,不適合兒童。這個方法忽略了兒童心理不成熟和理性思維弱的特點,難以取得好的結果。直接教技巧使兒童只留住了死記,磨滅了兒童想像和創造精神,剝奪了兒童探索、感悟的機會,在學到知識的同時也丟失了自己。兒童畫大多是非理性的,只有好孬,沒有對錯,修改兒童畫上的「錯誤」,是很愚蠢的做法。教師在課前只啟發、引導和提示注意事項,不能規定要怎麼畫。特別不能針對某一學生給他提出上次畫的不足,這個「好心」的提醒,不但不能引起學生的注意,久而久之會使孩子產生自卑感,喪失了自信。在每次上課前心裡忐忑不安,這次不知老師又要說我什麼錯,我怎麼總是做不好,自責心理傾向明顯。在這種心情作用下,大膽,放開,自由,隨意,想像,主見早跑得無影無蹤了。一個只有自卑沒有自信的兒童是不可能幹成事的。

對於兒童畫畫需要的技巧,一般都認為只有藉助成人知識經驗才能提升兒童繪畫的「含金量」,其實不是,成人知識往往不能幫助孩子實現自己的願望。

兒童天生的「情感性畫法」並不能消化吸收成人的「理性技巧」,兩者只能撤換,不能融合,這也是兒童一旦接受了成人經驗就丟掉了自己的天然畫法,使兒童畫不再好玩、有趣、可愛了。這個進步不是真實的。

兒童繪畫技巧主要靠自己觀察體驗所得。對於兒童畫來說,能幫助兒童完成想像的就是技巧,而不是現成的成人技法。

學生能力的提高來自思考、觀察、體驗和創造,並不靠教師過度的教。

孩子畫畫最可怕的是,本來是需要孩子自己感悟的事,卻在教師的直接灌輸下變成了純粹的技藝。

在兒童美術輔導上,教師要尊重兒童自我表達形式及情感和生活經驗,反對教師強加給孩子的美術表現技巧和形式。

教師不要過多考慮畫得形是否準確,重要的是兒童通過繪畫完成情緒的展現和創造一個新的視覺符號。

這個思維過程和體驗活動會促使兒童智力的發展,從而獲得真正的進步。

來自李凌老師兒童美術教育瑣談專欄,《少兒美術》,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郵發代號:6—109 國外代號:BM1318

— 完 —

小北是優秀作品的分享傳播者

如侵犯原作者權益,請作者聯繫小北刪除

最好的兒童美術教育應該是什麼樣的?

如果你覺得文章對你有幫助

歡迎點贊並且推薦給你的好友

最好的兒童美術教育應該是什麼樣的?

最好的兒童美術教育應該是什麼樣的?

最好的兒童美術教育應該是什麼樣的?

最好的兒童美術教育應該是什麼樣的?

有太多和藝術相關的故事

我們可以訴說

長按下方圖片

掃描二維碼

讓我們一起經歷和藝術相關的一切

最好的兒童美術教育應該是什麼樣的?

最好的兒童美術教育應該是什麼樣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燕小北之北 的精彩文章:

睡前用一物擦臉,祛斑美白補水,輕輕鬆鬆年輕10歲哦!
燕小北:李力加,你能容忍孩子這樣畫嗎?

TAG:燕小北之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