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曾顯赫姓氏對王朝有大功,被武則天打壓,小村1400人稱其後裔

曾顯赫姓氏對王朝有大功,被武則天打壓,小村1400人稱其後裔

王朝顯赫姓氏,歷經3朝被女皇帝妒恨,現在小村1400人是其直系後代

歷史上姓氏與貴族有直接關係,顯赫貴族的必然是顯赫的姓氏。特別是隋唐時期貴族,在隋唐時為王朝發展起到了關鍵作用,比如關中、隴西貴族,被人稱為關隴集團,這個集團形成經歷很長時間,歷經北魏、北齊、北周及隋唐兩朝,其中楊堅就是關隴集團的代表,李淵也屬於關隴集團。還有西魏時期的八大柱國:宇文泰、元欣、李虎、李弼、于謹、獨孤信、趙貴、侯莫陳崇。

1

隨著王朝的更替,貴族及士族集團發生了很多變化,但他們為皇室服務的宗旨沒有變。如果離開皇室,無論多麼顯赫的貴族都是「無源之水」,要不隱藏於民間,要不就生存不下去。在唐初時,有一個姓氏很顯赫,不僅是關隴集團中權勢人物,而且是皇親國戚,此姓氏就是以長孫無忌為代表的長孫氏。

長孫氏是我國少有的複姓,關於長孫氏的來源,歷史記載有兩種出處,一種說法是起源於北魏,一種認為起源於西漢。但後人更傾向北魏時的「長孫氏」。

據史料記載,長孫複姓源於鮮卑族的拓跋氏,是北魏拓跋嵩的後人。據姓氏學家姚薇元在《北朝胡姓考》中記載:北魏道武帝拓跋珪的曾祖父兒子,長子拓跋沙漠汗,次子拓跋什翼健,而拓跋珪是拓跋什翼健的長孫,他賜認拓跋嵩為拓跋氏的長孫。後來拓跋嵩家族就改為長孫氏,拓跋嵩的次子長孫道生為北魏屢立戰功。

2

長孫氏在隋唐時期已經融合於漢族,但他們都尊拓跋嵩為祖宗。比如隋朝的長孫晟從小習武,18歲是就成為隋朝一員將領。隋文帝時突厥南侵,長孫晟向皇帝說明形勢,而且用手畫出地形布陣,深受隋文帝賞識,當時長孫晟的馬聲與箭聲讓敵軍聽到都害怕。

長孫晟的兒子長孫無忌是李世民身邊寵臣重臣,雖然沒有父親的戰功顯赫,但跟隨李世民打江山,謀劃「玄武門」之變都立下大功,而且他的妹妹還嫁給李世民,也就是唐朝有名的長孫皇后。

李世民駕崩後,長孫無忌也是託孤大臣,深受李世民的信賴。長孫無忌扶持外甥唐高宗李治很敬業。但長孫無忌卻在此時碰到了一個「硬茬」,這就是武則天。當時唐高宗想立武則天為後,長孫無忌不願意。為此武則天帶著老媽去賄賂長孫無忌,也不好使。這讓武則天對長孫無忌產生仇恨。

3

後來武則天當了皇后,就開始收拾那些李世民留下的老臣,其中就有她痛恨的長孫無忌,如果此時長孫無忌向武則天屈服,或許能夠換來安穩生活。但長孫無忌怎麼會向外甥媳婦低頭呢?

武則也不客氣直接把長孫無忌發配黔州,最後逼長孫無忌自殺,並沒收財產,家族全部流放黔州。長孫無忌一生處於朝政鬥爭的頂端,沒有人是他的對手,最後卻死在一個婦人手中,的確令人可惜。

長孫無忌死後,長孫氏子孫並沒有絕跡,後來李治又讓長孫無忌的孫子長孫元翼承襲爵位,武則天也沒再斬盡殺絕,不過自此長孫氏就沒落了,在以後王朝中出的高官中已經沒有長孫氏的人了。

現在複姓長孫的人分布在山西省太原、陝西省咸陽、河南省開封,上海市、遼寧、台灣省的新竹縣也有少量分布。其中陝西永壽一個小村1400多人的複姓的長孫人自稱長孫無忌的嫡系家族。

歡迎各位看官給予批評指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泥腿看客 的精彩文章:

曾是400年前世界霸主,如今靠借錢度日,國家一省還要「分家」
大將給皇帝寫信試探其地位,皇帝居然同意了,大將:老子也當皇帝

TAG:泥腿看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