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夢裡水鄉」邂逅互聯網之光,會擦出怎樣的火花?

「夢裡水鄉」邂逅互聯網之光,會擦出怎樣的火花?

來源中國軍網

「夢裡水鄉」邂逅互聯網之光,會擦出怎樣的火花?

中國軍網記者 楊凡凡 孟凡璐

20多年前,曾有一首紅遍大江南北的流行歌曲,《夢回水鄉》。這首歌曲美好悠揚、旋律動人,帶有濃鬱江南韻味,也讓無數人如歌詞中所唱,將對水鄉的「淡淡相思都寫在了臉上」。

第五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將在烏鎮召開。資料圖

第五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將在烏鎮召開。資料圖

11月7日,浙江烏鎮將再次拉開互聯網盛會的大幕。當人們徜徉在這塊「夢中水鄉」,潺潺的流水、斑駁的古橋、撐著油紙傘的曼妙佳人、長滿青苔的石板小路、古色古香的亭台樓閣……風景增曾諳。當記者踏上這塊靈動著古典風韻與時代氣息的「互聯網小鎮」,撥動記者心弦的又會是什麼呢?

江南之美,美在傳承。在烏鎮,也許你踏過的每一塊石板都有古代文人留下的足跡,也許你走過的每一座橋都有一首詩……數不勝數的文人墨客,人才輩出,讓這座小鎮走入世界的眼光,大放異彩,不得不讓世人為之驚嘆。

小橋流水,青石台階,古老的故事在這裡開始。資料圖

小橋流水,青石台階,古老的故事在這裡開始。資料圖

「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在水鄉,橋是尋常可見的,古鎮更是不能沒有古橋。烏鎮的橋,有木頭做的,有石頭做的,有竹子做的,靈巧可愛,千姿百態。或莊嚴持重,結結實實;或樸素平坦,簡簡單單。據史書記載,烏鎮的橋始建於南宋,大大小小几十座。有寓意烏鎮人價值觀的橋名,通安橋,萬興橋,如意橋,遷善橋,咸寧橋,平安橋,延嗣橋,給人一種濃濃的生活氣息感;有代表烏鎮特色的橋名,單孔橋、三孔橋、石拱橋……造型各異,各有特色。橋是烏鎮的書籤;讀懂了這裡的座座小橋,也就嗅到了烏鎮的底蘊和味道。

碧波蕩漾,小橋流水,彷彿訴說著一段段古鎮往事。中國軍網記者 孟凡璐 攝

烏鎮除了擁有充滿靈氣的小橋流水外,還有精巧雅緻的民居建築,穿行其間,濃郁的歷史文化氣息撲面而來。這裡被稱為中國古建築的"點睛之作",細細端詳,慢慢品味,你會感受到置身於熙熙攘攘大都市之外的平靜淡雅之美。在烏鎮,沒有現代化的高樓大廈,沒有整齊劃一的高級寫字樓。這裡的建築給人的第一觀感可能是一種「碎片化」的存在,但正是在這種不經意間,成就了妙筆丹青的驚艷。當一排排的白牆黛瓦與小橋流水交相輝映,這不正是如詩如畫的感覺?

烏鎮的民居大多磚木結構,河中生柱,水上架閣。角角落落的創意,里里外外的匠心,結構密集但有章法,緊湊中常有閑筆。高牆深宅,園林奇石,爬牆虎沿著窗欞蒼蒼地攀緣。每一戶窗牗都很講究,大窗套小窗,扇葉微啟,似清風在曉叩、快門在美拍。進門有梯,樓上有閣,雖然逼仄卻有妥妥的舒適感,不會雍塞,沒有磕絆。屋挨屋,牆跟牆,門通門,進一家門做百家客。枕水人家,千家一條枕,萬戶相倚夢,溫柔是水鄉。

富有江南建築特色和恢弘氣質的烏鎮互聯網國際會展中心二期工程英姿勃發。資料圖

世界著名建築大師貝聿銘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建築是有生命的,它雖然是凝固的,可在它上面蘊含著人文思想。」 烏鎮的亭台樓閣,青窗綠瓦,每一座建築都被賦予了生命,都蘊含著獨具特色的別緻。

生命,躍動著活力;別緻,來源於傳承。

採訪中,烏鎮互聯網國際會展中心領銜設計王澍曾這樣談到烏鎮和互聯網的關係,"烏鎮就是一個碎片化、平民化的結構,這個其實跟互聯網的本性是一樣的。所以表面上看兩者根本不搭界,但本質上非常有關係。"具有典雅氣息的烏鎮古建築與互聯網在一定程度上擁有著相同的特點,這一切的完美融合促進了互聯網在這裡的快速發展。

今天,經過了四屆互聯網大會洗禮的烏鎮,又一次迎來了第五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在這一刻,烏鎮——這個千年小鎮又一次吸引了全世界的眼球,讓整個世界都為之矚目和期待。未來幾天,年輕的創客們在這裡分享經驗,知名的互聯網「大咖」在這裡論道,前沿技術在這裡合縱,神奇科技在這裡上演。在互聯網世界裡,地球將越來越小,人類文明、進步、共享的步子將越邁越大。

行走在烏鎮的古橋之上,穿梭在大大小小的亭台樓閣之間,細細品味烏鎮的過去、現在和將來,互聯網之光帶給這座小鎮故事將更加生動,也更讓人嚮往。

槳聲燈影,流水潺潺,夜晚的烏鎮。中國軍網記者 孟凡璐 攝

槳聲燈影,流水潺潺,夜晚的烏鎮。中國軍網記者 孟凡璐 攝

槳聲燈影,流水潺潺,夜晚的烏鎮。中國軍網記者 孟凡璐 攝

夜幕里烏鎮西柵景區里的水上客棧燈光璀璨,倒影清晰。中國軍網記者 孟凡璐 攝

(中國軍網烏鎮11月6日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