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愛雲校,幫助每一個孩子成就最好的自己

愛雲校,幫助每一個孩子成就最好的自己

「互聯網讓個性化教育成為可能,我們正在運用雲計算和大數據技術助力基礎教育進行科學管理和精準教學,促進教育的公平化、多元化和個性化,從而幫助每一個孩子成為主動學習者和終身學習者,成為最好的自己。」這段話寫於2014年6月,正是林仕鼎帶領團隊投身教育事業的創業初期。在這個願景的指引下,愛雲校投入了整整五年的時間,潛心探索互聯網大數據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有效結合。

目前,愛雲校由最初不足10人的初創團隊成長為一個2500多人的成長型組織。除400多位大數據研發工程師之外,還建立了教學教研團隊、學生學業規劃師團隊以及遍布全國的地面服務團隊。在以林仕鼎為核心的決策團隊努力下,愛雲校正在從一家技術驅動型企業轉變為真正的教育企業。「我們的團隊正在全速向前,既要開疆拓土,也要深耕厚植。星辰大海、以夢為帆,伴隨中國基礎教育一起去到更遠的地方。」談及團隊的整體發展,林仕鼎如是說。

回首五年征程,林仕鼎眼中有光,心中有愛,娓娓道來之中,對「教育+互聯網」的思考清晰而深刻。

教育大數據中心精鍊「新的生產要素」

隨著時代的發展,日新月異的技術影響甚至改變了很多行業,相比之下,這種影響力在教育領域尚不明顯:教育遵循著既定的規則——依賴於個體經驗穩步發展。林仕鼎認為互聯網技術與教育之間存在著一種相輔相成的正向發展:一方面,教育為互聯網技術帶來更大的探索空間,帶來了更多的技術突破可能;另一方面,通過對教育數據的收集與挖掘,技術服務為教育質量提升提供更多的工具保障和智力支持。林仕鼎在探索中意識到:數據一直存在於教育的過程中,只是過去受限於採集的技術手段和使用場景,分析與留存有限,自然也就無法對教育教學的發展產生價值。因此,他與團隊立足自身的技術優勢、結合學校發展的實際需求,為區域和學校建設教育大數據中心,提供智能化採集各類教學數據的平台支持,進而結合教育模型進行分析診斷,並最終將結果應用於推動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林仕鼎表示,教育大數據中心應包含兩個核心內容:更加智能的知識圖譜和更加精確的用戶畫像。伴隨著學校教育的發生,眾多過程性數據流入教育大數據中心,比如教育管理數據、課堂教學數據、學生髮展數據、考試測評數據等等,進而通過大數據技術的分析、加工,輸出一系列信息化產品,助力優化學校管理、提升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這個良性互動的閉環,為教育和技術真正帶來融合與發展。

數據所帶來的改變越來越深入,「用數據說話」成為教育領域的共識。有專家把數據稱為學校「新的生產要素」,甚至是「核心的無形資產」。愛雲校大數據中心正在建立一種生產關係,助力教育信息化與個性化的理想成為現實。

精準分析+評價體系幫助教育回歸本源

基於教育大數據和學習分析技術,管理者能夠發現問題背後的「隱情」,從而科學施政;老師能夠發現教學中的「關鍵」,從而精準優化教學行為;學生能夠發現自己的「最近發展區」,深入到某個知識點和某項能力的掌握情況,延展到學業發展趨勢,從而開展有針對性的高效練習。

愛雲校大數據平台已經基本掌握各類中小學的課程開設與學生選課情況。這些數據對於優化學校課程體系、研究國內課程改革的真實情況,都具有重大意義。

平台還在對數據的智能化採集與科學挖掘分析的基礎上,實現了基於多元化指標的過程性評價,使教師、學生都成為更加鮮活、特徵明顯、動態發展的個體。

愛雲校,幫助每一個孩子成就最好的自己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林仕鼎在愛雲校2018年會發言

目前,愛雲校已經與全國1萬所中學建立了穩定的合作,超過1300萬名教師、學生和家長在使用愛雲校的分析診斷與提昇平台。

雲上打造未來學校讓個性化學習成為可能

如今,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開始意識到,傳統的學校管理和教學模式需要尋求突破。因此,很多學校都在探索如何轉型,很多教育改革者、教育工作者不斷在一線去實踐;在這個過程中,社會力量的參與無疑會加快教育發展的步伐。

提及未來學校的樣子,林院長認為,知識性的學習將會主要在線上完成,更加智能、精細的知識體系可以滿足不同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實體學校側重在研發更加豐富、優質的課程,引導學生的學習過程並給予反饋和指導,培育性格、態度和價值觀等。以「學習者為中心、以學習為出發點」所構建出的未來學校,將是打破物理疆界、線上線下融合、面向個體學習與成長的一整套完善的體系。

愛雲校的終極形態就是一所學校——一所云上的學校:每一位學習者(包括老師)都可以在這裡獲取個性化的學習路徑和內容,激發學習主動性,更加了解自己,從而喚醒自己、成就最好的自己。

愛雲校,幫助每一個孩子成就最好的自己

林仕鼎為福鼎一中捐贈「智慧校園一體化平台」

今年10月初,林仕鼎參加了母校——福鼎一中的八十周年校慶,並為母校無償捐贈了整體的「智慧校園一體化平台」。林仕鼎表示,愛雲校將保持教育初心,砥礪前行,踏踏實實做好教育,積極承擔更大的社會責任,與教育工作者共同激發教育事業的生機與活力。(錦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教師對園所管理和人際關係最滿意
推進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正當其時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