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此民族從伏爾加河流域遷移,歷經千難萬險,回歸中華民族大家庭

此民族從伏爾加河流域遷移,歷經千難萬險,回歸中華民族大家庭

「鴻雁天空上,對對排成行,江水長秋草黃,草原上琴聲憂傷。鴻雁向南方,飛過蘆葦盪,天蒼茫雁何往,心中是北方家鄉。」每當這首《鴻雁》悠遠蜿蜒的歌聲響起的時候,總是能夠引起人們內心深處的共鳴。《鴻雁》是一首淵遠流傳的內蒙古民歌,表達了遠方的遊子對家鄉的思戀和淡淡憂傷的鄉愁之情,這首歌還是電視劇《東歸英雄傳》主題曲。而《東歸英雄傳》這部電視劇是根據歷史上真實的事件改編而成,今天小編帶領大家一起回顧這段英勇悲壯舉族東歸故土的傳奇故事。

此民族從伏爾加河流域遷移,歷經千難萬險,回歸中華民族大家庭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紀念東歸英雄的雕塑

在中國悠久的歷史長河裡有這麼個民族,它在17世紀時為了躲避準噶爾部的威脅,整族遷移到伏爾加河流域的大草原上開始了游牧生活,可是後來由於沙俄的不斷侵犯他們民族的利益,該民族在清朝乾隆時期,舉族上下歷經千難萬險,突破哥薩克騎兵的圍追堵截。像鴻雁一樣飛回日夜思念的家鄉,最終回到了祖國的懷抱。這場悲壯的民族大遷移就是我們今天要講到的——土爾扈特部東歸英雄傳。

歷史上的土爾扈特部是蒙古族的一個重要部族,自古以來居住在新疆準噶爾盆地一帶。大約在17世紀20年代末,正當明清鬥爭比較激烈的時代,再加上准格爾部落的侵犯,土爾扈特部5萬餘帳,遷徙到了歐洲伏爾河流域游牧。他們在伏爾加河流域世代定居下來,成為了那裡草原上真正的主人。經過土爾扈特人的不斷經營,伏爾加河流域的大草原上展現出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土爾扈特人從此過上平安幸福的生活。

此民族從伏爾加河流域遷移,歷經千難萬險,回歸中華民族大家庭

土爾扈特部在伏爾加河流域草原上定居

在伏爾加河大草原上站穩腳跟的土爾扈特並沒有忘掉自己的祖國,他們日夜思念自己的故土,並派使團經常去清朝首都北京去朝貢,始終聯繫著自己的祖國。我認為遠在他鄉的土爾扈特族對祖國這種骨肉相連的感情,高度體現了土爾扈特人強烈的愛國情懷和民族大義的精神,不管身處何方始終心向祖國。還有一個更重要原因,那時的中國歷史正值清朝的康熙盛世時期,國力強盛民族和諧。因為只有祖國強大了,遠方的中華兒女們才會回到祖國的懷抱尋求庇護。所以說,在我國歷史上各朝各代的盛世時期,都會迎來我們中華各民族融合大發展的新階段。

可是好景不長土爾扈特開發出來的富饒大草原上,迎來了沙俄軍隊的侵略大軍。原來18世紀的沙俄正處在大肆領土擴張的發展時期,他們早就對土爾扈特部落伏爾加河流域富饒的草原垂延已久。面對沙俄的侵略,強悍勇猛追求自由的土爾扈特人民在首領阿玉奇汗的帶領下他們不斷地起來反抗,並且參加了伏爾加河流域各族人民反抗沙皇俄國統治的鬥爭。阿玉奇汗領導的土爾扈特部一直保持著基本獨立的狀態。即便是在抵抗沙俄軍隊入侵的艱苦歲月,土爾扈特部也一直突破沙俄的包圍密切的聯繫著祖國。

此民族從伏爾加河流域遷移,歷經千難萬險,回歸中華民族大家庭

18世紀沙俄軍隊侵略到伏爾加河流域

公元1724年,土爾扈特部的英雄阿玉奇汗病故,沙俄趁機滲入到土爾扈特部,從政治、經濟、宗教各方面加強對土爾扈特部的控制。但是熱愛祖國的土爾扈特部仍然衝破重重困難,努力保持與祖國的聯繫。公元1756年,土爾扈特部又一次派出進貢使團,衝破沙俄的重重阻攔,歷時3年到達了北京。乾隆聽說土爾扈特部的事迹後,感慨萬千,於是在承德避暑山莊隆重的接見了土爾扈特部使團,他們向乾隆皇帝訴說了土爾扈特人在沙俄壓榨下的痛苦,乾隆皇帝對進貢使團的訴說表示了深切的同情,當即表示祖國隨時歡迎你們,如果土爾扈特部回歸祖國,將會得到妥善的安置,使他們能夠過上安定幸福的生活。

此民族從伏爾加河流域遷移,歷經千難萬險,回歸中華民族大家庭

沙俄加強對土爾扈特部落的控制

乾隆皇帝的這番話讓土爾扈特部看到了希望,他們不想再受到沙俄的奴役,開始有了返回祖國的願望。此時正值阿玉奇汗的曾孫渥巴錫繼任汗位時期,這是一位優秀的部落首領,他得到使團帶回乾隆的口諭後,不想再讓自己的人民受沙俄的奴役,開始暗地準備舉部回歸祖國的大計。寫到這裡估計有許多讀者朋友會問,為什麼乾隆不軍隊去幫助他們呢,因為伏爾加河流域距離大清國太遙遠,處在俄羅斯的家門口地段,如果派兵去幫助土爾扈特部太不現實。所以乾隆皇帝才想出讓土爾扈特部大遷徙的策略,回到祖國的懷抱妥善安置他們。

此民族從伏爾加河流域遷移,歷經千難萬險,回歸中華民族大家庭

土爾扈特部落的愛國英雄渥巴錫雕塑

公元1770年渥巴錫率領土爾扈特部起義,開始了脫離沙俄奴役重返祖國的征程。當時參加起義的有土爾扈特部的3萬餘戶共16.9萬餘人。他們為了這次史無前例的大遷徙做了許多準備,拋棄了笨重的鍋灶用具,把馬讓給年老體弱者騎乘,整個部落懷著回歸祖國的極大熱情以日行百餘里急行軍速度橫穿了伏爾加河與烏拉爾河之間的草原,並且以猛烈攻勢攻克了沙俄在今拉爾河的拉舍那堡壘,然後渡過烏拉爾河,迅速進入遼闊的的哈薩克草原。

沙俄政府得知渥巴錫汗領導土爾扈特部起義,並向中國的方向回歸的消息後,立即派出大批兇悍的哥薩克騎兵,對這個龐大的遷移隊伍進行圍追堵截。渥巴錫汗率領勇敢的土爾扈特騎兵奮勇迎敵,打退了哥薩克一次又一次的進攻,保護著部落的百姓繼續在哈薩克草原上向前推進。經過浴血奮戰敵人終於被打退了,卻又迎來了殘酷的自然條件的考驗。他們頂著寒冷的惡劣天氣繼續前進,沒有糧食就宰殺牲口,寒冷的天氣造成許多百姓倒在了回歸的路上。但是他們在渥巴錫汗的領導下,仍然懷著回歸祖國的極大熱情咬牙堅持著。

此民族從伏爾加河流域遷移,歷經千難萬險,回歸中華民族大家庭

土爾扈特部面對惡劣的天氣依然堅持東歸

公元1771年,渥巴錫汗率領的爾扈特部在歷經千難萬險後用了八個月時間,終於完成了歷史上這次著名的部落大遷徙宏偉壯舉,回歸到日夜期盼的祖國懷抱。清朝政府早已知道土爾扈特部萬里來歸的消息,他們舉部到達新疆後,伊犁軍伊勒圖親切地接見了渥巴錫汗和土爾扈特部的其他領導人,渥巴錫汗向淸政府呈獻了明永樂八年明成祖賜封他的祖先的漢文篆書玉印,表示了他們不遠萬里回歸祖國的赤誠之心。

此民族從伏爾加河流域遷移,歷經千難萬險,回歸中華民族大家庭

渥巴錫汗率領的爾扈特部終於回歸祖國

乾隆皇帝聽說渥巴錫汗率領的爾扈特部萬里回歸的消息後,隆重的在承德進暑山莊的萬樹園宴請他們接風,並下旨奉告天下爾扈特部重新回歸中華民族大家庭,並且封渥巴錫為卓里克圖汗,並在新疆地區划出大片廣闊的草原讓爾扈特部世代在此安居樂業,撥銀20萬兩購買了大批牲畜、糧食扶持爾扈特部,讓他們感到了祖國懷抱的溫暖。淸政府在承德仿照西藏布達拉宮修建的普陀廟此時正好竣工,乾隆皇帝特地親撰了《土爾寒特全部歸順紀》兩文,刻石立於廟內以示紀念,使愛國英雄渥巴錫以及全體土爾扈特人民的光輝事迹,永遠流傳於後世,並為中國統一的多民族大家庭形成與鞏固的歷史添上了精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