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打開星際之門——神秘洞穴與人類

打開星際之門——神秘洞穴與人類

通過地球上某個洞穴打開通往星際之門也許過於幻想,但洞穴與地球生命關係密切卻是不爭的事實,遠古人類就是靠洞穴來抵禦外界襲擊的,直到今天,地球洞穴還庇護著大量獨特的生命。在遙遠的未來,人類星際旅行必將依靠洞穴來完成。

關於洞穴的超凡幻想

2008年,索馬利亞海盜猖獗一時,美國、俄羅斯、中國、北約、印度等多支海軍艦隊馳往印度洋的亞丁灣,全面清剿索馬利亞海盜,一時間,小小亞丁灣戰艦雲集,僅北約就派出了十幾艘戰艦,美國的實力最為強大,核動力航空母艦、巡洋艦、驅逐艦、護衛艦統統派上了用場。俄羅斯、印度、中國等等都不甘落後,紛紛派出自己國家的先進艦艇。

可是,細心的人們發現,這些雲集在亞丁灣的海軍力量足夠掃蕩整個印度洋了,而索馬利亞海盜總共不過幾千人,他們的武器基本上都是些火箭筒與衝鋒槍。為什麼世界各國要動用如此龐大的海軍力量對付那些「小癟三」式的海盜呢?這不是典型的「殺雞用牛刀」嗎?

於是,網路盛傳在亞丁灣海平面之下有一個巨大的洞穴,這是一個能量強大的星際之門。所謂的「星際之門」是一個磁場通道,是一個可以連接宇宙中的其它空間的通道,可出可進。所以,各國政府以打擊索馬利亞海盜為旗號,調遣了大量戰艦進駐亞丁灣,暗地裡卻是在監視「星際之門」可能出現的危險。

「星際之門」是實有其事嗎?科學家自然要出來闢謠,他們說,如果真的有「星際之門」,主要還是靠天文學家、物理學家去研究問題,靠科學考察船去弄清情況,而不是像傳聞中所說由各國派出軍艦控制局面。

看來,亞丁灣神秘「星際之門」的傳說很不靠譜。不過,有關地球內部神秘洞穴的傳說已有幾千年歷史了。在古希臘神話中,遠古之時有一個民族生活在極北地區一個巨大的洞穴里,有一個極為隱秘的出入口與外界相連,那片土地被稱為「北方樂土」。當時人們普遍相信地球內部充滿地道和洞穴,可能也存在智慧生命。

到了近代,有關「地球中空說」的研究更加多起來。20世紀初,俄羅斯物理學家費多爾?尼沃林就認為:我們的地球在形成之初,只不過是飄蕩在宇宙中的一團巨大冰塊,在太陽和宇宙能量的影響下,它開始受熱變成熔岩狀態,接著又開始慢慢冷卻,地球表面便形成了堅硬的岩石層,但岩層底下的熔岩卻仍然保持著沸騰狀態,岩漿受熱不斷膨脹,形成氣體擴散到地球外面,經過數億年的這種膨脹和擴散後,地球中心事實上已經成了一個「巨大的空殼」。尼沃林認為,氣體大規模擴散的主要出口就在南北兩極。

除了俄羅斯物理學家費多爾?尼沃林外,還有其他許多科學家也相信「地球中空說」理論,他們認為地球內部可能存在著一個巨大的洞穴,裡面或許有另一顆星體,有適宜的氣候、獨特的植物和動物、特殊的文明等。

這些理論聽起來如此不可思議,曾有很多探險家深入北極腹地,試圖找到地下洞穴的出入口,但這些努力一直都徒勞無功。顯然,有關空洞地球的理論大多數是基於猜測而不是科學數據,這些理論是虛幻而無法證實的。但令人稱奇的是,其反映自然、環境的描寫,卻屢屢成為科學發現的鏡子。

生物的樂園

越來越多的探險發現,神秘的洞穴遍布地球的各個角落。這些黑暗潮濕的洞穴中生活著一批最奇特、人類了解最少的動植物和微生物,它們雖然沒有傳說的那麼神奇,更不是什麼高級智慧文明的創造者,但它們的生存只需要極少的氧氣,有的甚至根本不需要陽光,在與世隔絕的幾十萬甚至上百萬年間,它們確實形成了一套同我們已知世界完全不同的生態體系。

在紐西蘭,洞穴螢火蟲通過成千上萬年的進化,逐漸把黑暗變成優勢,從而適應了食物極度匱乏的洞穴環境。它們不再像洞外的近親那樣靠顎注射「麻藥」來捕食蝸牛,而是在口中進化出可以分泌沾滿粘液絲線的腺體,每隻洞穴螢火蟲都從洞穴頂部垂下數十根絲線,然後用尾部幽暗的藍光誘惑獵物,如同釣魚一般等獵物上鉤。當其它昆蟲不可抗拒地被光源吸引過來之後,便會被黏糊糊的絲線粘住,成為洞穴螢火蟲的一頓美餐。

洞穴生物最大的共同特點就是「瞎」,這是因為它們在寂靜漆黑的環境中生存並不需要眼睛,而是聽覺或者觸覺。黑暗環境中數千代的進化並不只是讓他們失去了眼睛,也給了它們對周圍環境的敏銳感知能力。

在馬來西亞加里曼丹島的岩洞內,洞穴蛇類為了能夠在黑暗中捕食擁有回聲定位功能的蝙蝠,在頭部進化出了一個敏感的感覺器官,可以通過感知飛過蝙蝠身上發出的熱量。而在泰國的一些岩洞中,刺蓋魚在魚鰭上進化出了及其細小的鉤子,以此來捕捉快速流動水中的生物。生活在美國中西部沙漠之下的地下河以及洞穴瀑布中的鰓盲螈(蠑螈的一種)不僅在皮膚上發展出了極度靈敏的感覺器官,能夠探測到水中由小魚小蝦發出的極其細微的動靜。

不過,比起另外一些物種,上面提到的這些生物就有些小巫見大巫了。在墨西哥維拉盧茲岩洞中,硫化氫氣體一年四季不斷地從地殼下的石油中冒出,並與水中的氧氣化合形成硫酸,使得整個洞穴中的流水都呈白色。由於有毒氣體濃度過高,進入洞穴的探險者必須戴上呼吸器和監測儀,穿著防酸的鞋帽。就連洞中生活的蝙蝠都不敢深入洞穴,只能緊貼通風較好的出口生存。

然而,就在這強酸缺氧,極度惡劣的洞穴深處,卻棲息著諸如洞棲帆鰭魚一類為數眾多的生物。洞穴中生物的食物鏈源頭是由洞頂延伸而下,如鐘乳石狀的「鼻涕」,這些「鼻涕」其實是大量細菌聚集而成的,在沒有陽光的洞穴中,這些細菌從硫化氫氣體中吸取能量,並成為搖蚊幼蟲以及其它生物的食物來源。

這些千奇百怪的洞穴生物告訴我們,洞穴確實是生物重要的棲息繁衍場所,是生命的一大樂園。

洞穴與人類文明

人類在離開森林後,最初的活動除狩獵和採集外,基本都是在洞穴中進行的。就連墓葬文化也是在洞穴中萌生的,因此在這裡發現遠古人類屍骸以及生活遺迹實屬正常。在那個巨獸橫行的時代,弱小的人類始祖是絕對的獵物而非獵手,洞穴不僅是他們躲避嚴寒和野獸的避風港,也是保存火種、勾勒岩畫進而萌生原始文明的搖籃。

2010年12月,美國《國家地理》雜誌報道,考古學家在墨西哥的海底洞穴中發現一具13600多年前的女性屍骸,再次印證了史前人類同洞穴的密切關係。其實,現代考古所獲得的史前人類化石大多數是在遠古洞穴中發現的,這是因為洞穴能夠讓這些屍骨避開風吹日晒而保存更好。

更重要的原因是,即便文明發展到今天,人類同洞穴依然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2009年日本「月亮女神」號探測器首次近距離觀測到一些月球洞穴,早在20世紀60年代,一些美國科學家就通過月球觀測圖像發現,月球表面平原遍布著數百條狹長的洞穴通道。這些洞穴很可能是月球形成早期,月下熔岩管的頂端崩塌時形成的,這地球上的熔岩管道非常相似。

據勘測,如果月球洞穴中沒有堵塞物,便可以作為未來人類登陸月球的通道和避難所,因為月球表面晝夜溫差超過250℃以上,而一旦進入月球表面以下數米處,溫度就會保持恆溫。更重要的是月球沒有大氣,微流星體、紫外線輻射、太陽耀斑及高能粒子等宇宙輻射對未來人類及各種探月設備威脅極大,而熔岩通管的獨特地質結構可以非常有效地屏蔽這些輻射。也就是說,這些月球地下洞穴具有完美的輻射線屏蔽功能和適宜人類活動的恆溫條件。

無獨有偶,在早些時候的2007年,美國「奧德賽」火星探測器就在火星發現了7個奇特的洞穴。這些熔岩洞穴分布在火山的側面,洞口寬100~250米不等,而深度則有100多米。這些洞穴可能是火星上唯一能為生命提供保護的天然結構。

可見,如果條件適宜,這些地下洞穴可能成為未來人類登陸月球、火星以及更遠星球之後的居住點,或許人類在外星球上的新家並非如許多科幻片中一樣,是平坦的球星建築,而更可能是深置地下的太空基地。到那時,人類可能又會像幾萬年前的祖先一樣,生活在洞穴之中了。

真正開啟的星門

「亞丁灣星門」也許僅僅是個傳說,但科學理論已經證實,宇宙中確實存在真正的星門,需要未來文明用強大的技術去開啟。

在更遙遠的未來,人類需要擴張到整個銀河系乃至整個宇宙,在這樣無盡的星空中,連光速都顯得很慢。因此,人類就更加需要依靠洞穴來完成時空旅行,這種洞穴就是宇宙中無處不在的蟲洞。

什麼是蟲洞?我們可以想像:時空就像是位於蘋果的表面,為了聯繫蘋果表面上的兩個點,最近的距離一般來說應該是從A點到B點畫一條直線,但是有沒有更近的距離呢?物理學家提出,如果有一個洞,穿過洞之後就可以由A點到達B點,就像是有一隻蟲從蘋果的一點開始咬,經過蘋果內部而到達另一點,這個洞穴可以說是連接時空相異兩點的快捷方式。人們把這樣的洞穴形象地稱為「蟲洞」。

蟲洞在20世紀50年代已有科學家作了廣泛研究,而近來就這方面的研究更愈來愈多。蟲洞和黑洞一樣,都是把四周的空間扭曲,形成漏斗狀。不過,與黑洞不同的是,物質一旦進入黑洞便永遠被困在裡面,而蟲洞則是雙通的,你可以從宇宙的一端進入,然後從宇宙的另一端鑽出來,無論多麼遙遠的地方都有可能變得近在咫尺。

我們怎麼才能像小蟲子咬蘋果那樣,在空間的縫隙中鑽出一個蟲洞呢?如果我們有一個現實中不可能存在的超級顯微鏡,能看到小至10-35米的空間,我們會發覺,原本看來平滑的時空,其實充滿了大量不規則和隨機產生的時空扭曲,科學家稱之為量子泡沬。這些時空扭曲偶然會形成一些小型蟲洞,只要我們有無限先進的文明,或許有方法可以找到這些蟲洞,捕捉它,然後以負物質產生的排斥力把它擴大至可用的大小。

負物質就是具有負能量的物質,我們普通物質產生引力,負物質恰恰相反——產生排斥力。迄今為止,人們在宏觀世界裡還未觀測到任何負能量的物質,但是科學家已經在量子世界發現了負能量的蹤跡,美國新墨西哥州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的科學家,已經捕捉到了微量的負物質。這意味著,只要由足夠強大的技術,人類未來必能製造出用於時空旅行的蟲洞來,這是人類文明通往宇宙的終極洞穴!

偶然打開的蟲洞?

其實,有人猜測地球上也有偶然之間打開的蟲洞,那些流傳廣泛的失蹤與重現的事例,很可能就是自然界的蟲洞偶然打開所致。

1915年12月,在英軍與土耳其之間的一場戰爭中,英軍第四軍團準備進攻軍事重地加拉波利半島。那天英軍士兵爬上山頂時,被覆蓋了山頂100多米長的雲霧包圍著,過了片刻,當山頂上的雲霧散開時,指揮官們才驚奇地發現,所有的英軍士兵們突然全部消失了。後來英軍派出大量人員四處搜尋,卻一無所獲。這次群體失蹤事件,在英軍戰史中有詳細記載。

1930年11月,加拿大北部一個有著2000多人的村莊突然消失不見,所有的草棚和石屋都不復存在,只剩下一堆燜火和一鍋烹調好的食物。當地政府聞訊後便開始進行調查,發現了一些怪異的事情:假設那些村民是集體遷移,卻沒有任何腳印留下;村子裡的狗都已餓死並被埋葬在一個12英尺高的雪堆下;村民的食物和存糧仍舊好好地待在穀倉中。

1975年的一天晚上21點16分,一列從白俄羅斯站駛向布萊斯諾站的地鐵還差14分鐘就可抵達下一站的時候載著滿車乘客突然消失得無影無蹤,警察和地鐵管理人員對全莫斯科的地鐵線展開了一場地毯式的搜索,但始終沒有找到地鐵和幾百名乘客。

1955年7月2日,美國的一架飛機從美國紐約飛往佛羅里達的機場,在途中與指揮部失去聯繫後便不知蹤影,時隔35年後卻突然出現在2000多千米外的委內瑞拉機場上。

這些神秘失蹤與再現、無意中穿越時空的事件,科學家都一概斥為無稽之談,但如果空間中卻有蟲洞存在,這些神秘事件不就完全得以解釋了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科技雜誌社 的精彩文章:

神奇數列激發神奇電力
人類如何躲過滅世一劫的?

TAG:大科技雜誌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