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宋末與清末,在亡國之際為何百姓的表現有天壤之別?

宋末與清末,在亡國之際為何百姓的表現有天壤之別?

原標題:宋末與清末,在亡國之際為何百姓的表現有天壤之別?


一、宋末百姓對亡國的態度


「靖康之恥」及南宋朝廷用搜刮來的民脂民膏買和平,讓億萬漢人長期處於水深火熱之中。蒙宋戰爭時,漢人再也不想當待宰的羔羊,南宋軍民抱著寧為玉碎、不為瓦全、誓死抗敵的決心,和蒙古人展開了魚死網破的生死決鬥,時間長達半個世紀。

1236年蒙宋沔州、陽平關之戰,宋將高稼、曹友聞、曹萬以寡擊眾,全部戰死無一人投降。1259年合州釣魚城之戰,王堅、張珏孤軍奮戰誓死不降,打死蒙憲宗蒙哥、主帥汪德臣。同年的潭州之戰,安撫使李芾率軍血戰,全部殉國。潭州名儒尹谷見城破,「乃閉戶積薪,全家老幼舉火自焚。」嶽麓書院幾百儒生效法老師尹谷,全部自殺。城中百姓紛紛自殺,「多舉家自盡,城無虛井,縊林木者,累累相比」。1272年襄陽之戰,宋將張貴、張順被蒙古兵合圍,二將率全軍將士血戰,全部陣亡。1276年元軍進攻靜江府,守將馬暨與元軍巷戰,全軍戰死,無一降者。1278年重慶之戰,元軍圍攻張珏,全軍將士全部戰死,無人投降。1279年第二次合州釣魚城之戰,在大宋已亡、忽必烈答應不屠城後,守將王立與32名將軍全部自刎殉國,無人投降。同年的崖山海戰,南宋戰敗,丞相陸秀夫背著9歲的幼帝趙昺投海,太后、張世傑及十萬軍民也跳海自盡,浙江、福建十餘萬民眾聞訊也自殺殉國。



南宋軍民大義凜然、視死如歸的民族氣節,極大地震憾了元世祖忽必烈和蒙古人,他們認識到漢人的強大和難以征服,立即推行了耶律楚材改革,迅速融入了漢文化圈。


二、清末百姓對亡國的態度

比起宋末百萬民眾以身殉國,清末百姓對大清危亡就冷漠多了,甚至到了無動於衷的地步。他們根本不像大清臣民,更像旁觀者、局外人,漠視朝廷和外國的戰爭。


第一次鴉片戰爭期間,廣州三元里鄉民曾自發組織起來抗擊英國侵略,他們發出《申諭英夷告示》警告英軍:「若敢再來,不用官兵、不用國帑,自己出力,殺盡爾等豬狗,方消我各鄉慘毒之害也」!可見當時清朝老百姓的愛國意識仍在。第二次鴉片戰爭時,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絕大部分北京民眾都在看熱鬧,有少數人則趁火打劫和侵略者一起搶劫圓明園。清廷官方文件也有「奸民」哄搶圓明園的記錄,步軍統領瑞常上奏:「惟圓明園、三山各處,所有收存對象被夷人搜取者固多,而土匪乘勢搶掠」。這時候的國人,已對清朝滅亡漠不關心了。



甲午海戰的失敗,驚醒了一小部分中國人,康梁推行戊戍變法,希望救亡圖存,但被慈禧太后鎮壓,戊戍六君子被推到菜市口砍頭,圍觀的老百姓很多,均冷漠視之,甚至有人罵他們是叛賊。魯迅小說《葯》,深刻地揭示了那個時代民眾對維新派和革命黨人的態度:兩個字,活該!


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時,面對亡國滅種危機,清朝民眾上演了令人匪夷所思的一幕:幫助八國聯軍運糧、運物資、斬殺清廷官員!在洋人打來的時候,老百姓對統治他們的滿清,沒有表現出任何同情。


(天津,美軍的臨時運輸車隊)


三、宋末和清末民眾差異巨大的根源


都面臨著外敵入侵,都陷入了亡國危機,為什麼宋末和清末百姓差異那麼大呢?個人認為:一是對統治階層的認同感有差異,二是對國家的歸屬感有差異,三是民族感情影響,四是清朝愚民政策釀下惡果。


對統治階層的認同方面:中華民族是以漢族為主體的民族大家庭,既然以漢族為主體,漢族自然而然以中原王朝為正統。南宋雖然偏居一隅,但他是漢人政權,漢人在南宋享有國民待遇。清朝雖然是大一統王朝,但清朝是滿人政權,滿人不勞動,卻擁有不勞而獲特權(政府每月發養贍銀),滿人唯一的勞動就是當兵;漢人只是滿人奴才,只有靠勞動養活自己並供養滿人。因為漢人在宋朝、清朝的地位不同,導致清朝絕大部分民眾不認同滿清。


(清政府給滿人發的養贍銀)


對國家的歸屬感方面:南宋時,女真人對漢人慘無人道的暴行,激起了漢民族的反抗,導致民族矛盾空前尖銳並上升為主要矛盾,掩蓋了農民與地主的階級矛盾,促使漢人空前團結,國家認同感顯著上升,「忠君愛國」思想深入每個人的骨髓。清朝統治階層入關後一直實行「滿漢大防」國策,禁止滿漢通婚,禁止漢人到滿蒙經商,禁止漢人掌握朝廷大權,禁止漢人開展海外貿易,漢人見滿人必須叫「爺、主子」,漢人只能自稱「奴才」……試問這樣的「國」,哪個漢人會去「愛」?你們的政權、制度、福利只給滿人不給漢人,大清是你們滿人的大清,不是漢人的大清,愛亡不亡,關漢人屁事!這就清末老百姓對清朝滅亡的主流認識。


民族感情方面:漢人遭受的最慘痛恥辱,即拜滿人祖先女真人所賜,「靖康之恥」是漢族難以磨滅的痛,宋朝則是歷史上最悲催的中原王朝。作為漢人,誰能忘記這段不堪回首的歷史?宋官方《開封府狀》、宋人《靖康稗史箋證》、金人《南征錄匯》、《宋俘記》、明代《呻吟語》等專著均詳細記載了「靖康之恥」空前絕後的慘狀。看過這些書的人,都會形成一個觀點:宋金有血海深仇,無法調和!對此滿人也有自知之明,他們說「中國興則大清亡;漢人強則滿人滅!」


滿清愚民政策影響:清朝統一全國後,一直奉行愚民政策,實行閉關鎖國,禁止海外貿易,禁止漢人自由進入滿蒙經商,隔絕漢人與世界的聯繫,讓漢人自我封閉、固步自封;嚴格實行剃髮易服,屢興文字獄,科舉只考八股文,試題只許從《論語》出,禁錮了新思想、新發明;禁止滿漢通婚,妄圖阻止滿蒙少數民族被漢族同化。通過一系列愚民政策,200多年持之以恆的奴化教育,漢人變得奴性十足、麻木不仁,再也不說「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之類的話了。


滿清不惜以犧牲經濟為代價,強行停止了中國跟上世界潮流發展資本主義的車輪。從此,中國一步步走向落後,等我們醒過來為時已晚。西方國家已經進入了資本主義,我們還在封閉的封建社會中自我陶醉,等待我們的,只有西方列強和日本的軍艦大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北兩謿 的精彩文章:

朱棣謀反奪位後發現朱允炆聖旨,仰天大哭:父皇都怪你偏心
清末攝政王載灃的老照片:遠赴德國道歉,被德皇要求下跪

TAG:南北兩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