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遊戲 > 每當有遊戲要改編動畫,我們都會想起這些前輩們

每當有遊戲要改編動畫,我們都會想起這些前輩們

Netflix《惡魔城》兩季的製片人Adi Shankar透露,他正負責一個重量級遊戲IP的動畫改編,有消息稱這個遊戲正是任天堂的當家花旦之一《塞爾達傳說》。且不論最終消息如何,遊戲改編動畫一直以來都是動畫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幾乎每個季度都要來上幾個遊戲改編動畫。

那麼,筆者且拋磚引玉,給遊戲改編動畫做個不完全盤點,歡迎各位站友在評論區做個補充。

能看完的都是真愛粉

在電視遊戲產業開始走進人們生活的20世紀80年代,遊戲改編動畫就已經出現了。公認的第一個遊戲改編動畫是《吃豆人》。這部在1982年播出的動畫年代過於久遠,觀看渠道也很有限。其在IMDB上6.2的評分,在不知有沒有回憶加成的情況下,也並不算太高。

《吃豆人》這個簡陋且幾乎沒有劇情的遊戲改編成動畫是很難的,動畫組竭盡全力地為遊戲增加劇情,大多數是鬼魂竭盡全力地破壞吃豆人們的日常生活,而化身為「兄貴」的吃豆人最後解決問題。這種模式雖然現在看來不算新穎,但後續在美國播放的遊戲改編動畫基本將其沿襲了下去。

每當有遊戲要改編動畫,我們都會想起這些前輩們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吃豆人》動畫對遊戲的傳播效應,讓任天堂看到了動畫的廣告作用,便與動畫公司DIC聯手推出了幾部遊戲改編動畫,兩大台柱《超級馬力歐》和《塞爾達傳說》自然身在其中。

這兩部動畫的內容和遊戲關係不太大。如果你想知道的話,我就說一句,馬力歐變成了找庫巴茬的人,林克也一點也不帥。可能後面不是這樣了,我心沒有那麼誠,看了幾集就右上角了……也只怪動畫沒有先見之明,讓庫巴娘化、讓林克女裝,說不定就成了「神作」!

每當有遊戲要改編動畫,我們都會想起這些前輩們

每當有遊戲要改編動畫,我們都會想起這些前輩們

我覺得《任天堂隊長》還是別提了吧,更慘……後來在1991年,任天堂又特別想不開地找了DIC做了《超級馬力歐世界》的動畫版。我都懷疑任天堂當時是不是有什麼把柄落在DIC手裡了。

同樣被「握住把柄」的還有世嘉。世嘉可能是太過於「眼饞」競爭對手任天堂在遊戲改編動畫的龍頭地位,想要通過《索尼克》挑戰一下。世嘉同樣找到了DIC,做了《刺蝟索尼克歷險記》。反正DIC做的東西都一個樣,但至少這部動畫證明了「女裝也救不了DIC」。

每當有遊戲要改編動畫,我們都會想起這些前輩們

除了任天堂和索尼克,《雙截龍》也被DIC動畫化過,質量和上文說的那幾部幾乎一個路數。但這些動畫證明了,能把它們看下去的,都是真粉絲。

OVA時代的日本

《街頭霸王》自1987年登陸街機以來一直都受全世界格鬥玩家的追捧,它的動畫化也是情理之中。在1994年,卡普空就找到了老牌動畫公司Group TAC製作了劇場版《街頭霸王2》。這部動畫放到現在應該是女性向的,隆和肯的感情十分要好,要好到……(省略幾千字)當然,男性觀眾也有「春麗洗澡」這樣的福利,而且整個洗澡過程是沒有聖光遮擋的。

每當有遊戲要改編動畫,我們都會想起這些前輩們

隨後《街頭霸王》在95年出了TV動畫《街頭霸王2:V》,接下來的《街頭霸王》就幾乎在每個新遊戲發售的前後,都會出個OVA動畫為遊戲造勢。

不光是《街頭霸王》,《沙羅曼蛇》在更早的1988年推出了OVA動畫。與以往的遊戲改編動畫不同,這部由小丑社製作的OVA對遊戲極為還原,人物原案還由「大神」美樹本晴彥親自操刀,音樂根據遊戲原聲進行編曲,劇情基本沿襲了遊戲,經典關卡也都得到了還原,非常值得一看。

每當有遊戲要改編動畫,我們都會想起這些前輩們

《櫻花大戰》也跟進了日本OVA浪潮,在1997和1999年分別推出兩部OVA動畫。2000年,遊戲的TV動畫播出,往後也還斷斷續續地又出了幾部OVA。關於《櫻花大戰》的這些動畫,在遊戲的光環下只能說是「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基本對遊戲劇情沒有進行過多的改動。唯一有紀念意義的就是第三部OVA《神崎堇引退紀念》,是聲優富澤美智慧的隱退作品,借「神崎堇」這個角色,來宣布自己聲優生涯的結束。

每當有遊戲要改編動畫,我們都會想起這些前輩們

《傳說》系列對於OVA動畫也很熱衷,《幻想傳說》和《仙樂傳說》都有對應的OVA作品,《情熱傳說》在發售之初也製作了OVA的前傳動畫。《永恆傳說》和《深淵傳說》都選擇了TV動畫的形式。

系列唯一一作劇場動畫是《薄暮傳說》,影片還在北美上映。在動畫的帶動下,遊戲在歐美也有十足的人氣。因此,《薄暮傳說》的復刻版在E3發布也是不足為奇了。這些作品要麼是故事的前傳,要麼是沿襲了遊戲整個劇情,倒是可以通過動畫來看看不同動畫公司的製作風格。

每當有遊戲要改編動畫,我們都會想起這些前輩們

值得一提的是《情熱傳說 The X》這部作品,嚴格意義都已經可以叫「拯救遊戲」的動畫了。畢竟在那麼多爭議之下,動畫已經做到了它應該做的一切了。

每當有遊戲要改編動畫,我們都會想起這些前輩們

對了,《火焰紋章》也干過把稍微前面的劇情作為OVA來為動畫宣傳的事情,那部作品叫《火焰紋章 紋章之謎》,也就是SFC的同名作品的動畫改編。至於素質嘛……

此外,《軌跡》系列在2011年也推出了OVA動畫。你有本事出《閃之軌跡》的動畫啊!

下一頁:鴻篇巨製的遊戲廣告

鴻篇巨製的遊戲廣告

說到這裡,想必讀者已經看到了,遊戲改編動畫很大程度上是為讓遊戲早發售前後熱度而製作的。當然也有那種給遊戲收拾殘局的作品(《情熱傳說》:求求饒了我吧,你有多少篇文章提到我了?)。但是還有那種大型企劃,起初也是為了宣傳遊戲,可是做著做著就停不下來了。典型代表,就是《精靈寶可夢》。

幾百集的動畫、21部劇場版還有許許多多的番外篇組成的「鴻篇巨製」已經讓任何關於這部作品的介紹顯得特別空洞。但這部作品製作人員非常的有想法,尤其在最近的《X&Y》和《太陽&月亮》中顯得格外明顯。

《X&Y》有著張力十足的打鬥,絢麗奪目的寶可夢表演,但收視率不太高;《太陽&月亮》突然畫風一轉,變成「惡搞無厘頭風格」,還經常玩起別的動畫的梗(蟲電寶回捏他《四驅兄弟》),收視率又特別高。果然,看這部作品的人,無論日本還是國內,都是一群oldass啊……

每當有遊戲要改編動畫,我們都會想起這些前輩們

每當有遊戲要改編動畫,我們都會想起這些前輩們

也有為了「暴龍機」這個比較特殊的遊戲機而製作的動畫,沒錯,正是《數碼寶貝》。關於這部作品我也寫過文章介紹了。這個系列特彆扭曲,扭曲到「哎呀,暴龍機還沒有動畫出名,那我們為了動畫出暴龍機好了」的程度。

它的世界觀越來越大,數碼寶貝也越來越帥,《數碼寶貝大冒險》成為了80後和90後的集體回憶,但我還是不建議大家去看《數碼寶貝TRI》,曾經被情懷感動的我還買了這部作品的第一個BD,現在它已經分成兩半了,躺在我的垃圾桶里。

每當有遊戲要改編動畫,我們都會想起這些前輩們

另一個喜歡為了遊戲做動畫,還一出就是挺多話的公司叫做Level-5,它所製作的《妖怪手錶》系列、《閃電十一人》系列、《雷頓教授》系列還有《紙箱戰機》系列都有動畫。可謂是為了賣遊戲竭盡全力地齣動畫,除了有點想法的《妖怪手錶》以外,基本都是對遊戲劇情的還原。可能是社長日野晃博特別喜歡動畫的緣故吧,你看,他還做過《高達AGE》……

每當有遊戲要改編動畫,我們都會想起這些前輩們

還有個特殊的企劃叫做《偶像大師》,這個從街機走出來,並成為「虛擬偶像」的典型代表,齣動畫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但系列的第一部動畫是一個奇葩,它奇葩在頂著《偶像大師》的名號開機器人。反正六個字母的公司收購五個字母的公司總要給個下馬威不是?(為了廠商利益,我們還是決定不點名道姓了)

每當有遊戲要改編動畫,我們都會想起這些前輩們

最後是A-1 Pictures救了這個系列,《偶像大師》本家加上《偶像大師 灰姑娘女孩》動畫質量非常好,手繪Live演出也是業內清流,偶像之間的感(百)請(合)也值得稱道。《偶像大師》系列的第一部動畫,也就順理成章地成為了「黑歷史」。

每當有遊戲要改編動畫,我們都會想起這些前輩們

數量上的絕對主力

說到遊戲改編動畫,那麼如果我不提AVG(和其中的Galgame),肯定是說不過去。但是這些作品真的是太多了,所以我只能挑一些典型的了。這款也有請各位站友幫忙做補充吧!

說到這類動畫,那第一個提的肯定是型月重工,哦不,《Fate/Stay Night》。這部作品早在2006年就被Studio DEEN動畫化,讓這個受眾範圍有限的Galgame越做越大。到了現在,在FGO的加成下,《Fate》已然成為了世界級的IP。至於動畫嘛,反正Studio DEEN和UFOTABLE所做的動畫各有所愛,你們打一架吧。總之,幾部動畫都有非常有意思的梗,什麼「人不作死就不會死」「腿玩年」之類的,反正我不寫這篇文章你們為了FGO也早看完了。

每當有遊戲要改編動畫,我們都會想起這些前輩們

成就京都動畫的「KEY社三部曲」(《Kanon》《AIR》和《CLANNAD》)也是典型的Gal改動畫,俗稱「三大催淚彈」。如果讀者哪天覺得水喝多了,可以嘗試看下這三部作品,保你一定順利排出多餘水分。

每當有遊戲要改編動畫,我們都會想起這些前輩們

《School Days》,這個動畫在國內有個更為接地氣譯名《日在校園》。這部極為「正能量」的動畫非常符合當代「不提倡早戀」的價值觀,將早戀的後果以一艘漂亮輪船的形式呈獻給觀眾面前,主題深刻、發人深省。

每當有遊戲要改編動畫,我們都會想起這些前輩們

還有《白色相簿2》這部「脫宅神作」。關於這部作品我有什麼好說的呢?馬上要下雪了,又到了《白色相簿》的季節了,還是看圖吧!(當然,我們總是習慣性地忽略《白色相簿1》這部作品。)

每當有遊戲要改編動畫,我們都會想起這些前輩們

而AVG改編得最好的作品中肯定有《命運石之門》,不過它比較考驗觀眾的耐心,等你堅持到第11話就好了,看到22話時你就會覺得「怎麼還有三話就完事兒了啊」。前面的等待換來的是結尾的爆發,它會告訴你一切都是值得的。

每當有遊戲要改編動畫,我們都會想起這些前輩們

除了這些,還有很多作品都是由AVG和Gal改編的,像《彈丸論破》《蒼之彼方的四重奏》《機器人筆記》《混沌之子》《灰色》系列等等,因為太多了,所以就不一一介紹了。

下一頁:動畫改編生力軍

動畫改編生力軍

在日本,手游頁游的興起不僅擠壓了主機、掌機遊戲的市場空間,也讓其成為了動畫改編的新貴。現階段很多「不差錢」的大作,就是手游頁游改編的。

這又得搬出來「拯救業界」的Cygames了。其先獨資委託Mappa製作旗下遊戲《巴哈姆特之怒》的動畫版,還做了兩季。看著這兩部動畫「燃燒的經費」,就足夠讓觀眾大呼過癮。《巴哈姆特之怒》兩部作品沿襲了遊戲的世界觀,但卻是獨立劇情,第一季講述著「BL」打敗異性戀的故事,第二季異性戀則奮起反擊,扳回一城。

同時,Cygames還投資製作了《偶像大師 灰姑娘女孩》和《碧藍幻想》這兩部動畫作品,兩部素質都很優秀。它甚至還自己成立了動畫公司,來進行動畫創作。

每當有遊戲要改編動畫,我們都會想起這些前輩們

同樣的,還有「一男一女」的兩款頁游進行了動畫改編。「一男」是指《刀劍亂舞》,但這一改就是兩部,一個是動畫工房的《花丸》,一群男孩子喝茶的輕鬆故事;一個是UFOTABLE的《活擊》,一群男人打打殺殺的熱血故事。兩種截然不同的風格,讓粉絲們各取所需。

每當有遊戲要改編動畫,我們都會想起這些前輩們

而這「一女」,就是《艦隊Collection》。這部動畫我個人建議還是不要看的好,一方面各種萌元素的生硬堆砌讓紙片人們反倒不如頁游的人設;另一方面,「如月你死的好慘啊!」

每當有遊戲要改編動畫,我們都會想起這些前輩們

如果說這些作品都是為了保持頁游/手游的熱度,或為新遊戲造勢的話,那麼有一個遊戲改編動畫,在動畫放送的時候,遊戲已經停服了;可是它又在商業上創造日本動畫市場上一個不大不小的奇蹟。它的名字叫《獸娘動物園》。它的建模粗糙而不協調,但卻誤打誤撞地模仿了動物本身的體態;它看似是輕鬆喝茶,卻深藏著很深刻的主題。在它略顯簡陋的外表下,是一顆對動畫無比熱愛的心。

每當有遊戲要改編動畫,我們都會想起這些前輩們

當然,也不乏粗製濫造、一味為遊戲做宣傳、也不管糟糕的動畫會為遊戲帶來什麼影響的作品,像什麼《赤龍戰役》啊、《槍神斯特拉托斯》啊,也就不多介紹了。

能玩遊戲的玩家們就不要看動畫了

不少主機遊戲的大作都有相應的改編動畫。《女神異聞錄》系列就是其中之一。《女神異聞錄4》和《女神異聞錄4 黃金版》的TV動畫伴隨著PSV版《女神異聞錄4黃金版》而放送;《女神異聞錄3》動畫版則是採用劇場版分割放送的形式,來供粉絲回味。「天下第一」的《女神異聞錄5》動畫版也在最近完結。

嚴謹地說,這四部作品(《黃金版》單獨算一個作品)的存在意義就是,如果玩家因為某部作品入坑《女神異聞錄》系列,卻沒有相應平台去玩到系列的其他遊戲,那動畫是補完劇情的好選擇。如果遊戲都玩過了,那就干點別的吧……

每當有遊戲要改編動畫,我們都會想起這些前輩們

《鬼泣》和《獵天使魔女》這兩部作品應該放在一起說,一方面是兩作的製作公司都是GONZO,另一方面是因為這兩部作品都證明了一件事情——放棄3D動作遊戲動畫化吧!這真的不適合!

不過這兩部作品還有可圈可點之處的。《鬼泣》並沒有照搬遊戲劇情,而是變成一集一個單元劇、並藏著暗線的形式,故事框架值得稱讚;《獵天使魔女》則是用動畫的方式表現了遊戲中的性暗示,什麼皮鞭、木馬、SM之類的,這些橋段在動畫中的細節看起來比之遊戲有過之而無不及,單純把這部分動畫化可能會更好。

每當有遊戲要改編動畫,我們都會想起這些前輩們

每當有遊戲要改編動畫,我們都會想起這些前輩們

而《戰國Basara》和《戰國無雙》這對冤家也有各自的改編動畫,但我還是勸君一句:「能玩遊戲,別看動畫」。

同理還有《逆轉裁判》和《戰場的女武神》……

當然,這份盤點內還有不少漏網之魚。像文章開頭的《惡魔城》,由於遊戲年代有點久遠,動畫質量在Netflix的注資下也屬上乘,值得一看。稍早一些的有《洛克人EXE》系列的一乾子供向作品,以及《傳頌之物》。再早一點的,也有91年的《忍者龍劍傳》、05年《異度傳說》、06年《魔界戰記》這樣除了「粉絲」大概沒人知道的作品。稍微新點的嘛,本季的《閃亂神樂》了解一下,快看看那些無聖光遮擋的歐派!

反正盤點下來,遊戲改編動畫大多數都是作為遊戲補充的存在,僅有少部分的作品值得脫離於作品之外看。具體看哪個,看各位粉絲們的心有多誠咯!

如果各位看官看過哪部遊戲改編動畫,素質還覺得不錯的,歡迎踴躍評論,權當分享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遊戲時光VGtime 的精彩文章:

《閃之軌跡4》新預告:誰來領個便當
EK:我愛摸魚與《刺客信條》「VG聊天室165」

TAG:遊戲時光VGti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