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漢亡於黃巾,唐亡於黃巢,明亡於李自成,為何宋沒有亡於內亂?

漢亡於黃巾,唐亡於黃巢,明亡於李自成,為何宋沒有亡於內亂?

翻開中國封建王朝的歷史,就能看到一個輪迴的教訓,即:幾乎每一個朝代的晚期,都會出現農民起義,然後王朝由此轟然倒塌!

秦末的陳勝吳廣,漢末的黃巾起義,隋末的群盜紛起,唐末的黃巢起義,元末的紅巾起義,明末的闖王起義,清末的太平天國........正因這些大規模農民起義,才動搖了王朝根基,最終導致了王朝的覆滅!

然而,這裡卻有一個例外,即:為何宋朝沒有亡於內亂?對於宋朝評價,歷史學家公認的一句話是:宋朝立國三百餘年,二度傾覆,皆緣外患,是唯一一個沒有亡於內亂的王朝。當然,這裡所謂的王朝,是指大一統王朝!

大家都知道,兩宋319年,雖然農民起義高達433起,但沒有一次席捲全國,最大的是北宋方臘起義,只局限於部分地區(浙江全境及安徽、江蘇南部、江西東北部)!最終,兩宋亡於金國和蒙古,而沒有亡於內亂,這是為什麼呢?

需要注意的是,在宋朝之初,趙匡胤制定的基本國策,就不抑制土地兼并。有學者認為,到北宋中期時,國家70%的土地被地主控制!史書對此有所描述,即:「富者有彌望之田,貧者無立錐之地,有力者無田可種,有田者無力可耕」!

按理說,歷朝歷代的農民起義,根本原因就是土地兼并嚴重,導致貧者無立錐之地,所以才舉旗造反!宋朝土地兼并到如斯之程度,天下農民更應一呼百應的造反才對呀!但現實卻讓人意外,宋朝農民起義,猶如是開玩笑一般,一直小打小鬧,響應者甚少!

關於這一話題的原因,主要有三個!

第一,宋朝商業發達,吸納了眾多無地百姓!和其他朝代不同,宋朝不抑制土地兼并,但也不抑制商業。因此,宋朝商業發達,城市工坊很多,失地或無地的農民,只要不懶惰,總能找到賺錢之道。有活路的農民,自然就不願意造反了!

第二,宋朝之際,會吸納流民或災民等當兵!王安石改革之前,宋朝有這一現狀,即:冗官、冗費、冗兵!其實,冗兵就和這一政策有關。對於流民或災民等,宋朝是把他們招去當兵(廂兵的主要來源),由此自然無法造反了!據說,最高峰時,宋朝官兵有150餘萬人!

第三,宋朝相對來說比較公平,社會戾氣小!如果比較歷朝歷代的「公平」,那麼宋朝必然要排第一!皇帝想擴建皇宮,卻被百姓拒絕,就只能無可奈何的作罷,哪一個王朝能做到這一點?還有一個典型,就是宋朝實行的是僱傭制,而非邪惡的「奴隸制」!

當然,宋朝之所以不出現大規模農民起義,還有一些其他原因,比如宋朝國策比較「人性化」,國家並不優待有田者,宋朝佃租不高(有很多是官田出租)等。

漢亡於黃巾,隋亡於群盜,唐亡於黃巢,明亡於李自成......唯獨宋朝卻沒有亡於內亂!其實,宋朝之所以做到這一點,或許還和趙匡胤有關!

西元974年,大宋準備進攻南唐(國王是李煜)。在大將曹彬準備出發之前,趙匡胤拉住他說,「城破日,不可妄殺一人」!曹彬不解,回到說:「兵久無功,不殺不可以立威。」再說,刀劍無眼,怎麼可能一個不妄殺?然而趙匡胤回答讓人震驚:「朕寧不得江南,不可輒殺也」!後來,曹彬裝病要挾部下不準妄殺,果然做到了沒有妄殺一人!

從這一點來看,即便對微不足道的平民生命,趙匡胤也懷有惻隱與悲憫,從不妄開殺端!在趙匡胤一統中國的過程中,基本上沒發生什麼妄殺!有這樣一個開國皇帝,宋朝統治風格就可想而知了!

關於宋朝,陳寅恪言:「華夏民族之文化,曆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可以說,宋朝就是中華文明的巔峰時期!讓人遺憾的是,這個唯一沒有亡於內亂的王朝,如今歷史名聲卻很差,被人罵成「大慫」、「軟宋」,一直被人瞧不起!正所謂,無人譴責野蠻的罪惡,卻嘲諷文明的軟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百家雜評 的精彩文章:

朱允炆打不過朱棣,是朱元璋殺光了功臣?別再被騙了,這才是真相
黃巢雖是一殺人惡魔,卻做了一件大好事,改寫了中國千年歷史!

TAG:百家雜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