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政府對西方列強唯一打贏的戰爭,為何贏了還割地賠款?(十八)

清政府對西方列強唯一打贏的戰爭,為何贏了還割地賠款?(十八)

原標題:清政府對西方列強唯一打贏的戰爭,為何贏了還割地賠款?(十八)



三、西線滇軍東下受阻

在正式對法宣戰前後,清廷多次命令西線指揮官岑毓英再度督師出關,與東線桂軍合力規復北圻各城。但岑遲至1884年9月28日才命令原留駐於文盤、大灘一帶的黑旗軍十個營(約三千七百人)、滇軍張世榮部五個營(約二千五百人)分道前進:黑旗軍黃守忠、吳鳳典兩部由山路繞赴陸安,出館司之後;劉永福、張世榮率部沿紅河直下,期收夾擊之效。岑毓英企圖先後奪取館司、宣光,並以集結於雲南邊境的滇軍主力六千餘人沿紅河逐次進佔夏和、清波以及臨洮等地,得手後,再與東線清軍會師,并力進攻北寧、河內。


北圻法軍為貫徹其西守東攻的作戰方針,於10月11日撤走館司守軍,以便縮短防線,固守興化、端雄、宣光,保證河內以西地區的安全。岑毓英鑒於館司之敵自動撤離,便將黑旗軍及滇軍張世榮部集中指向宣光。


宣光城築有石牆,依山傍水,「向稱天險,城內一山聳峙,懸炮可擊外軍,城外植竹五六重,兵難破入」。10月中旬,清軍陸續進抵宣光附近,因法軍水陸防守甚嚴,便在離城十里的琅玡、中門等處紮營。此時,東線桂軍已失郎甲、船頭,清廷嚴令滇軍速進,以分敵勢。岑毓英乃於10月20日由保勝移駐文盤,並調原駐紮於雲南邊境的記名提督吳永安、鄒復勝所部四千人和記名總兵覃修綱所部二千餘人進扎館司、夏和、清波一帶,伺機向興化等地進擊,威脅敵軍後路;同時,令宣光清軍逐步進逼城下,四面圍困敵人。


法軍為確保宣光,穩定北圻西線防禦態勢,從11月4日至12日,多次派兵增援,但大都被清軍擊退。11月12日起,清軍於宣光東南十餘華里的左育地方清河(今瀘江 )兩岸挖築地營,並將以前截獲的船隻裝石塞河,以期截斷法軍水路交 通。11月18日,法軍端雄、山西地區指揮官多米尼親率步、炮、工兵千餘人,搭乘炮艦五艘、民船十餘只,趁連日大雨、清河水漲之機,增援宣光,遭到埋伏於左育清河兩岸的清軍夾擊,不能通過。次日,法軍舍舟登岸,分兩路進犯左育。清軍依託地營斃傷法軍百餘人,但因工事尚未全部構成,又遭敵人腹背夾擊,被迫撤出陣地。法軍立即上船,駛抵宣光,加強了城防力量。岑毓英強調必須先取宣光,滇桂各軍聯為一氣,才能相機進取,因而使黑旗軍和大量滇軍長期頓兵于堅城之下,不能東進,坐視法軍集中兵力專註諒山。


12月,清軍圍城部隊又得到補充。月初,唐景崧在龍州招募的四個營(二千人)經牧馬進抵宣光城外(後又擴編為六個營);月底,記名總兵丁槐所部十三小營(共三千人)出馬白關,經河陽(今河江 )進至宣光。1885年1月中旬,岑毓英由文盤進扎館司,隨即派兵三千六百人由記名提督何秀林率領前往宣光方向,進一步加強圍城兵力。在此期間,宣光清軍重新調整了部署:由黑旗軍和何秀林部擔任阻援,唐景崧、丁槐(兼統張世榮部)兩部分駐城北和城南(均離城一公里左右),擔任攻城。


1月26日,唐、丁兩部合力奪取宣光城南法軍據點,法軍開東門出援,雙方展開激戰,彼此傷亡很重。後因何秀林部趕來增援,法軍又撤入城內。接著,清軍採用「滾草龍」的戰法,於31日奪取了南門炮台,並殲敵二百餘人。此後,法軍被迫龜縮城中,由於水路被黑旗軍切斷,供應日缺,處境極艱,只好用玻璃瓶、竹筒等封裝求援信,投入清河順流而下,向端雄、河內告急。2月,清軍連續攻城,多次挖地道用地雷炸開城牆,從缺口突入城內,但因法軍阻擊火力較猛,均未成功。


波里也為解宣光之圍,親率由諒山撤回的法軍第一旅溯河而上,2月27日於端雄登陸,與不久前派出的先遣部隊會合。


清軍偵知法軍大隊來援,立即由何秀林部撥一千人前往左育,協助黑旗軍阻援。另以覃修綱部二千人出扎臨洮府附近,待法軍攻左育時,向端雄前進,斷敵後路。3月2日,法軍分路進攻左育及對岸的同章。左育黑旗軍依託地營頑強抗擊,並引發地雷,多次打退法軍的衝擊,斃傷大量敵人。後由於防守同章的黃守忠部黑旗軍被敵擊潰,法軍佔據對河高地,安設炮位,向左育黑旗軍輪番炮擊。劉永福所部黑旗軍傷亡近千人,不得不撤出左育陣地。新趕到的何秀林部也不支敗退。覃修綱部進至端雄,聞法軍已抵宣光,只得仍回臨洮、清波。

岑毓英見宣光法軍兵力大增,隨即命令疲憊不堪的圍城部隊撤至宣光附近山區休整;唐景崧所部六營則經占化撤往牧馬。西線清軍圍攻宣光的計劃半途而廢,東下河內的意圖隨之落空。據岑毓英奏稱:此次以近萬人攻城,「歷三十五、六晝夜,久雨泥滑,死者一千數百餘人,傷者二千餘人,疲憊不堪,不能不暫為休息。」岑毓英明知「頓兵堅城,徒傷精銳」,唐景崧也「明知攻堅,兵家下策也」,可是又強調「事急不得不攻,且城垂拔亦不肯鬆勁」。不難看出,此次行動的失利,實屬作戰指導上的嚴重錯誤所致。以滇軍當時的兵力,一面圍宣光,一面沿河東進,威脅河內,使敵不敢增援宣光,是可能辦到的。此著不行,頓兵堅城,反為敵所牽制,置優勢兵力於無用。宣光既久攻不下,就應適時把作戰重點改為打援,援兵既挫,宣光不難攻下。此著又不用,結果喪失主動,為敵所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日月晨雲 的精彩文章:

歷史上的今天—1900年11月6日八國聯軍設立軍事法庭審判清政府官員
清政府對西方列強唯一打贏的戰爭,為何贏了還割地賠款?(十三)

TAG:日月晨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