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金州蘋果曾是努爾哈赤的貢品 金州故事拾遺

金州蘋果曾是努爾哈赤的貢品 金州故事拾遺

旅大是聞名全國的蘋果之鄉,尤其是金州三十里堡的紅富士,更是國際知名。

關於旅大種植蘋果的歷史,《大連市志·水果志》有這樣的記載,早在1898年,俄國人在旅順、金州等地建立苗圃,栽種的植物中就有他們帶來的早熟蘋果「紅魁」、「黃魁」。

最早在旅大地區栽培生產西洋蘋果的卻是日本人。

1900年,松崎林兵引入國光、紅玉、倭錦等蘋果苗木,分別在普蘭店附近的馬虎島、張店、長店堡建立了3處蘋果園。

旅大的櫻桃更為有名。

關於旅大櫻桃的記載,有這樣一則信息,1906年第16期《滿洲果樹》雜誌記載,日本人從日本引入了「那翁」大櫻桃,並在金州八里庄栽種成功。

還有人說,引入大櫻桃的日本人叫相生由太郎。

相生由太郎1907年來大連,當時在大連港管理海港工人,說他最早引進大櫻桃的記載應該不準。

現在是網路時代,雖說獲取信息比較易,但還是有很多虛假信息和錯誤信息。

關於蘋果的記載,通常認為,中國人現在常吃的蘋果始於一百多年前。

1871年,美國長老會成員約翰·倪維思夫婦把西洋蘋果引植到山東煙台,開始了中國現代蘋果栽培歷史。

其實,我國本土也有櫻桃和蘋果。

櫻桃自古就分為歐洲櫻桃和中國櫻桃。

蘋果在中國也有兩千多年的栽培歷史。

古代,中國蘋果並不叫蘋果,而是叫柰(nài)或林檎(qín)。

相傳大禹所吃的「紫柰」,就是紅蘋果。

日本最初的蘋果也是從中國傳入的,現在的日語里還有「林檎」一詞,仍是蘋果之意。

到了明代,開始寫為蘋果。

明朝王象晉在《群芳譜》中記載:「蘋果,出北地,趙燕者尤佳,接用林檎體。樹身聳直,葉青似林檎而大。果如梨而圓滑,生青,熟則半紅半白,或全紅,光潔可愛玩,香聞數步,味甘松。未熟者食如棉絮,過熟又沙爛不堪食,惟八九分熟者最美。」

蘋即蘋的繁體字。

林檎與西洋蘋果都屬於薔薇科蘋果屬,但不同的是,柰屬於花紅種,西洋蘋果屬於蘋果種。

林檎果肉鬆綿、果汁較少、風味淡薄、品質欠佳,通稱為「綿蘋果」 隨著西洋蘋果品種的引進,本土蘋果逐漸失去了市場。

說起來,400年前的金州就是水果之鄉,出產蘋果、櫻桃等多種水果。

《滿文老檔》中可以查到金州種植水果的記載。

《滿文老檔》是皇太極時期以滿文撰寫的官修史書,記載天命紀元之前的九年至天命十一年(1607~1626)、天聰元年至六年(1627~1632)和崇德元年(之前1636)共27年史事。

根據《滿文老檔》記載,金州城當時最高軍政長官愛塔曾經多次向努爾哈赤進獻水果。

天命六年四月二十一日(1621),金州游擊愛塔獻杏二筐。

天命六年六月初三日,金州游擊獻杏二筐。

天命七年六月二十七金州劉參將獻李四筐、蘋果六十個。

努爾哈赤

愛塔是何許人也?劉參將又是誰呢?

愛塔本是漢人,原名叫劉興祚(?~1630年),遼東開原人。1605年投靠建州女真,深得努爾哈赤器重與賞識,被分到大貝勒代善的正紅旗。他參與了後金進攻明朝挺進遼瀋之戰。以擊敵、追逃等功授備御,最後升至副將,受命管轄金州、復州、海州、蓋州,南四衛之地。1628年降明,1630年與後金作戰被殺。

劉參將其實也是愛塔。

為什麼說400年前的金州是水果之鄉呢?

《滿文老檔》也能查到詳細記載。

天命八年二月初七,撫順額駙自金州奏書曰:「金州城周圍十里之內有梨樹256棵,蘋果樹114棵,杏樹246棵,棗樹2818棵,桃樹58棵,共果木3792棵,果木園80處。木場驛堡有梨樹84棵,有桃樹50棵,杏樹17棵,棗樹600棵,李樹4棵,共果木800棵,果木園2處。」

撫順額駙是何許人呢?

他也是一個明軍降將,本名叫李永芳(~1634年),遼東鐵嶺(今遼寧鐵嶺)人。

天命三年(1618年)四月,努爾哈赤入侵明朝,圍困撫順,撫順游擊李永芳投降。

李永芳是明朝第一位投降後金的邊將。

努爾哈赤摧毀撫順城,將城中的百姓編為千戶,遷到赫圖阿拉,並按照明朝官制設置大小官屬,李永芳被任命為三等副將。

為了表示對李永芳的重視,努爾哈赤讓他娶自己的第七子貝勒阿巴泰的女兒為妻,因此李永芳被稱為撫順額駙、撫西額駙或李額駙。

金州的3792棵果樹中,只有114棵蘋果樹,可見蘋果之珍貴。

李永芳對努爾哈赤忠心耿耿,為了讓努爾哈赤能有好果子吃,他還特地派300個士兵看管金州的果園。

1951年旅大區金縣王洪源果樹生產合作社的社員們正在收摘著他們勞動的果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海南丟的大連街 的精彩文章:

今日頭條,中國最大剽客網!
金州故事拾遺9:田漢在金州天齊廟

TAG:海南丟的大連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