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最實用的安全用藥法則:服藥6個最佳時間 能吃藥別打針輸液

最實用的安全用藥法則:服藥6個最佳時間 能吃藥別打針輸液

人民網北京11月7日電 (記者崔元苑)藥物是用來治病的,但是如果使用不當反而會致病甚至是致傷、致死。在日常生活中,由於缺乏安全合理用藥的知識,不少人患病後,先入為主,自我診斷,認為是「老毛病」,要麼憑經驗自行用藥,要麼模仿他人。由於人體差異,不同人用同一種葯,藥理作用不一定相同。即使同一人,在生理病理狀況不同的情況下,對藥物藥理作用的反應也會不同,安全風險無法預知。為了提高了廣大群眾安全用藥、合理用藥的科學素養,引導群眾走出常見用藥誤區,掌握合理用藥的知識與基本原則,更好地抗擊疾病,提高生活質量,人民健康綜合權威報道總結出安全用藥的一些基礎知識和注意事項。

根據中國藥學會今年發布的「全國安全用藥月」公眾誤識率較高、潛在風險較大的常見安全用藥誤區:追求療效濫用藥、盲從他人使用藥品、迷信偏方秘方治大病、盲目追求海淘藥品、老年人換季洗血管、迴避風險不接種疫苗等。中國藥學會提醒公眾,合理用藥應當遵循「安全性、有效性、經濟性、適當性」四大原則。安全性是第一前提。

一、要謹遵醫囑,自行減葯停葯或加重病情、危及生命

有些患者長期服用藥物,擔心會增加不良反應發生率,有些患者在自我感覺病情好轉,或者癥狀減輕後就馬上停止服藥,不按照醫囑正確用藥。

北京協和醫院藥劑科主任藥師、中國藥學會特約專家張繼春解釋說,藥物治療需要一定的時間,尤其是感染性疾病,要有足夠的療程,才能徹底控制感染,療程不夠可轉為慢性感染;有些慢性病如高血壓、糖尿病等要終身服藥,不能隨意停葯,患者依從性較差的情況下,不規律服藥,容易導致病情反覆,甚至加重,危及生命。

二、自行買葯、服藥前必須徵求醫生或藥師意見 確保給藥方式正確

有些老人聽說阿司匹林可以防治心腦血管疾病,預防卒中、心梗等,便自行去藥店購買服用,服用一個月後發現拉黑便,原來是胃出血了。

張繼春解釋說,有胃腸道癥狀是阿司匹林最常見的不良反應,長期使用容易導致胃黏膜損傷,引起胃潰瘍及胃出血。所以提醒公眾,在長期服用阿司匹林之前,必須徵求醫生或藥師意見,經常監測血象、進行大便潛血試驗及胃鏡檢查。

另外,錯誤的給藥方式有時會影響藥效的發揮,難以起到治療疾病的作用,甚至會對身體造成傷害。例如,泡騰片是一種特殊劑型,它含有泡騰崩解劑,遇水後發生化學反應,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若直接吞服,大量氣體會急劇充斥氣道,有引起窒息的風險。正確服用方式為先取半杯涼水或溫開水100ml到150ml,將一次用量的泡騰片投入杯子,待藥物完全溶解或氣泡消失後搖勻服下。

還有些人在服藥片時習慣嚼碎了吃,其實服用一般藥片可整片吞咽。因為藥片除了含有主葯外,還含有崩解劑等輔料,所以藥片在腸胃中會逐漸崩解、溶解、吸收,從而起到治療作用。不能掰開或嚼碎服用的藥物劑型主要有緩釋、控釋片和膠囊,腸溶衣片,普通膠囊、膠丸,雙層糖衣等。

三、讀懂藥品說明書,正確對待不良反應

藥品說明書是藥品生產單位對藥品主要特性及技術標準的介紹,是合理用藥的科學依據。藥品說明書一般都包含有關藥品的安全性、有效性等基本科學信息,既要能指導用藥,又要說明濫用的危害,要求寫得具體、詳細、明確,語言通俗、嚴謹、易懂。患者在用藥前一定要仔細讀懂說明書,尤其是【適應證】、【禁忌證】、【不良反應】、【注意事項】、【妊娠及哺乳期婦女用藥】、【兒童用藥】、【老年患者用藥】、【用法與用量】等項。

不良反應多的葯是不是不安全的葯?其實,藥品說明書中記載的不良反應越詳細,代表企業對該藥品研究越透徹。專家認為,對藥物療效和不良反應了解得越清楚,醫生和患者在使用藥品時越能明確需要注意哪些事項,以更好地權衡用藥利弊。不良反應的發生有一定概率,藥品說明書中所列的不良反應,有可能實際發生的概率並不大。當然,患者用藥後一旦出現不良反應,應及時就醫,避免引發嚴重後果。

四、服藥有6個最佳時間,抗腫瘤藥物上午10時服用為宜

人體的生物鐘節律即指人體內調控某些生化、生理和行為現象有節奏地出現的生理學機制。服藥也應結合人體的生物鐘規律。

比如,鑒於膽固醇合成的峰時多在夜間0時~3時,調節血脂葯提倡睡前服用,與促進膽固醇合成的限速酶(羥甲基戊二醯輔酶A還原酶)的活性同步,以便更有效地抑制酶活性,有助於提高療效。一般利尿劑宜於清晨服用,以避免或減少夜間的起夜次數和排尿過多,影響休息和睡眠。

近年來研究發現,腫瘤細胞在上午生長繁衍速度最快,而正常細胞則在凌晨4時繁衍最快。這一發現為最佳抗腫瘤用藥時間提供了依據,一般以上午10時左右服藥,能更有效地控制腫瘤細胞生長。

基於人體具有生物節律的特點,用藥時可以考慮依據人體的生物鐘和藥品性質分別選擇晨起、餐前、餐中、餐後、兩餐中、睡前服用。

除了服藥時間,一天的服藥次數和間隔是藥學家依據幾個參數制訂的,患者應當按時服用。大多數藥品是一日3次給葯,在體內代謝和排泄較慢的藥品,可一日2次,在體內代謝和排泄更慢的藥品,可一日1次;而在體內代謝和排泄較快的藥品,可一日4次~6次或每隔4小時~6小時給葯1次。

五、能吃藥不打針,能打針不輸液

給葯途徑不同,在藥物的吸收率等方面,有些品種差距很大,但大多數品種則十分接近。因此,在臨床中,除了急性疾病者、搶救瀕危者、昏迷者、不能進食者或必須靜脈給葯的藥品(沒有口服製劑的),大多數給葯應以口服為主。

對於慢性病、常見病、可以進食者或適宜口服給葯者沒有必要注射。凡是口服可收到療效的無須注射,或在病情穩定後採用序貫治療的(如醫院獲得性肺炎、社區獲得性肺炎、急性腎炎、急性腎盂腎炎、慢阻肺急性發作、闌尾炎等),都要儘快由靜脈滴注改為口服給葯。

還有,盲目輸液、過度輸液會給患者帶來感染、熱源、血管內膜損傷等等,同時也浪費了許多醫藥資源。因此,WHO提倡:「能口服的不注射,能注射的不輸液」。

六、兒童用藥應及時就醫,不應自行減量使用成人葯

在日常生活中,一些家長為了讓孩子好得快,將成人葯減量給兒童服用,或者要求輸液治療。張繼春提醒說:「孩子不是成人的縮小版,兒童隨意減量用成人葯,這樣做劑量無法掌握,兒童各器官功能發育不成熟,肝腎功能相對較弱,解毒功能也差,對藥物具有特殊的反應性和敏感性,易造成毒性反應。」

建議兒童患病應及時到醫院就醫,根據醫生處方用藥,要了解藥物的性質和注意事項,尤其要關注慎用和禁用信息,不可隨意用成人葯減量服用。

七、科學看待疫苗不良反應 切勿「因噎廢食」

當前公眾對疫苗預防接種的重要性了解不夠,存在一定的認知誤區,一些人覺得預防接種根本不重要;有人認為,疫苗會影響人的免疫功能,疫苗的副作用會帶來很大危害;有的家長聽信謠言因噎廢食,拒絕給孩子打疫苗……

針對這些誤區,專家明確指出,疫苗不僅可以保護個體,更重要的作用是進行群體免疫。整個群體擁有免疫力的人越多,疾病就越難以傳播。疫苗接種是世界公認最經濟、最方便、最有效的預防和控制傳染病的手段。接種疫苗雖然也可能發生不良反應,但其帶來的效益遠遠高於風險。疫苗的普及接種,能有效避免兒童殘疾和死亡發生。世界各國政府均將預防接種疫苗列為最優先公共預防服務項目。

八、境外購葯應對症下藥,別盲目跟風

隨著境外旅遊、跨境電商的發展,不少消費者接觸到越來越多的境外藥品。藥學會專家提醒消費者:在購買境外藥品時應根據病情對症下藥,不要盲目跟風,選擇藥品前最好諮詢醫生或藥師。哪怕一瓶小小的眼藥水也應在醫生指導下對症下藥。

此外,網路購葯、海外購葯應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要看清看懂說明書。一般海淘藥品的說明書沒有中文標示,給消費者了解藥品信息帶來困難,如果不明確一些重要的藥品信息,如主要成分、適應症、用法用量、不良反應等,將增加用藥風險。

其次要注意運輸儲存條件。藥品說明書會標示保存條件,這是保障藥品質量的重要信息。有些藥品對於保存環境的溫度和濕度等有特殊要求,可能需要避光、冷藏、防潮,因此在網購海淘藥品時應關注這些特殊要求,防止藥品在運輸和保存過程中出現質量問題。

用藥時,還要特別考慮人種差異。由於存在人種差異,用藥的劑量也有所不同。如果按照國外生產藥品說明書的推薦量使用,可能發生過量給葯或給葯不足,從而影響治療效果。

九、高度重視老年人多重用藥風險

隨著年齡的增加,老年人罹患多種疾病和接受多種藥物治療的機會明顯增加。多重用藥情況不可能避免而且極為普遍。這種多葯聯合治療可能存在藥物間的相互作用,有些會導致嚴重的後果,輕者可引起身體不適、重者可以致殘和致死,必須予以高度重視。。

對於廣大老年患者及家屬應如何提高安全用藥的認識和素養,《老年人多重用藥安全管理專家共識》建議:鼓勵老年患者按時門診隨訪,知曉自己健康狀況,一旦出現藥物治療相關的異常反應,及時就診。有條件者設立個人專用藥物記錄本記錄用藥及不良反應。

同時,家屬要協助患者提高用藥依從性和對藥物的管理。老年人由於記憶力減退,容易忘服、多服、誤服藥物,以致難以獲得療效或加重病情。家屬需定時檢查老年患者用藥情況,做到按時按醫囑規定劑量服藥。

《共識》還建議老年人及其家屬避免隨意自我葯療。不宜憑自己的經驗自作主張,隨便聯合用藥。不要輕信民間「偏方」、「秘方」,以免造成因藥物間相互作用所導致的藥物不良反應。(人民健康綜合新華社、中國醫藥報、健康時報、人民日報)

科普百分百·助力科普中國,讓科學知識在網上和生活中流行起來。溫馨提示:以上為科普百分百網上閱讀所瀏覽內容,轉載分享只為知識傳播和學習宣傳,本文內容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如有意見建議,請私信留言,我們會及時處理。歡迎關注,謝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普百分百 的精彩文章:

睡眠本來屬於本能 如今卻成為很多都市人的「奢飾品」
北京空間科技信息研究所與中國宏泰攜手簽約

TAG:科普百分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