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12種令人感到十分詭異的視錯覺

12種令人感到十分詭異的視錯覺

You Never Can Tell

 Rock "N" Roll Rarities

Chuck Berry 

00:00/02:43

利維坦按:先來個比較驚悚的……下面這張圖,單看左邊或者單看右邊都很正常,不過:

盯住中間的「+」看,左右兩邊的人臉就開始變形了……

文/STEVE STEWART-WILLIAMS

譯/及河嶠岳

校對/Anthony

原文/nautil.us/blog/12-mind_bending-perceptual-illusions

本文基於創作共同協議(BY-NC),由及河嶠岳在利維坦發布

奇妙的視錯覺常常會令人注目良久,沉醉其中。大部分人在很小的時候就領略過這種神奇,甚至連貓也為之著迷!隨著我們的成長,視錯覺也並不會消失。

視錯覺藝術正變得愈發驚艷。在這個社交媒體時代,很多人正創造並分享著與視錯覺有關的設計。其中最好的設計正日漸風靡並不斷成為新的標杆。實際上,視錯覺正在成為越來越有力的文化象徵。

有趣的錯覺也有著重要的哲學應用。它以一種清晰準確的方式告訴我們:我們對周圍世界的直觀感知並不可靠。感知實驗模擬了一種心理模型,即我們並不能對實驗設計的實際情況做出相應的正確反應。

下面是我最喜歡的視錯覺。共賞之!

先入為主的力量

首先,我們來舉一個預設如何引導感知的例子。

圖源:Breezy Clothing

我們早已習慣了單詞以特定的順序排列,以至於當詞語順序被打亂時我們通常無法發覺:我們被自己對世界的預設所誤導。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很難去校對自己寫的文章。

斯凱藍色咖啡館牆上的錯覺

創造該視錯覺的是藝術家維多利也·斯凱(Victoria Skye)。該視錯覺是2017年度錯覺大賽的最佳作品之一。信不信由你,圖裡的水平線都是互相平行的。只要斜視或者從該圖的側面看,你就可以證明這一點。

圖源;Victoria Skye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你證實並且相信線是平行的,但錯覺仍然存在。感知大多是無意識的——它以多種方式與我們的理論知識相悖。

五彩紙屑

這是芒克錯覺(Munker Illusion)的變種,由大衛·諾維克(David Novick)創造。圖中所有圓圈的顏色都是一樣的。唯一不同的是圓圈周圍的直線顏色。

圖源:David Novick

該錯覺生動地闡述了一個事實:我們並不是直接感知周圍物體的顏色的。相反,我們的感知系統會在物體周圍環境的基礎上進行有根據的「猜測」。

稻浪錯覺

這幅圖看上去像動圖,但其實不是的。這種動態的感覺產生自我們的大腦。

圖源:Akiyoshi Kitaoka

圖中水滴的陰影和排列觸發了我們的大腦運動區域,在刺激物靜止情況下,製造了其在運動的錯覺。有趣的是,大約百分之五的人不會產生該錯覺。

路斜錯覺

這兩張照片看上去似乎是拍攝於同一條道路的不同角度。但實際上,這兩張照片一模一樣。

圖源:Daniel Picon

很顯然,我們的視覺系統將這兩張圖片的路處理成了不一樣的路。實際上,兩張照片里的道路是相互平行的。由於現實生活里的真實道路都是彼此間相互偏離的,所以,我們的視覺系統也做出了這種先入為主的推斷。

深淺錯覺

這項設計來自錯覺大師北岡明佳(Akiyoshi Kitaoka)。

為了理解動態影像,我們的視覺系統會將其認知為:灰色方塊從陰影區移動到明亮區,再移動到黑暗區。為了看清明亮區里的方塊,方塊必須顏色要深,相反,為了看清黑暗區里的方塊,方塊必須顏色要淺——我們的感知系統會做出如此推測。

圖源:Akiyoshi Kitaoka

我們的大腦會搞很多幕後操作——遠遠超乎你的想像。

動態艾賓浩斯(Ebbinghaus)

這是另一個獲獎的錯覺設計。橙色圓圈的大小實際上沒有改變。

圖源:Christopher D. Blair, Gideon P. Caplovitz, & Ryan E.B. Mruczek

正如顏色和深淺,我們對於物體尺寸的感知也不是直接的。我們的感知系統會根據我們看到的線索對物體的尺寸做出推測——這些線索包括視野中其他物體的相對大小。

動態穆勒-萊爾(Müller-Lyer)錯覺

這是我見過的最美妙的視錯覺。藍線和紅線等長且在同一水平線上,沒有一條在移動或者改變大小。運動的只有線兩端的箭頭。

圖源:Gianni A. Sarcone

縱然看上去藍線和紅線在震蕩收縮,但實際上它們的長度沒有變過。除了線兩端的箭頭在運動,其他部分都是靜止的。

這種錯覺是舊主題——繆勒-萊爾(Müller-Lyer)錯覺的新衍生。目前有很多關於這種錯覺產生原理的理論,但沒有一個是絕對準確的。甚至對於它是作用於全人類,還是只針對特定文化下的人群存在也有著種種爭論。

火車錯覺

你可以用自己的念力將火車的行駛方向改變……並且練習可以使你更加熟練。

圖源:Tumblr

人對事物的感知通常會超越感官所能提供的證據。在這個例子中,感官給予的證據相對比較缺乏,因此我們可以對畫面產生兩種似是而非的解讀:火車正在駛來或火車正在開走。我們用哪種方式看待它都可以。

旋轉環

這是一張讓人抓狂的圖片。當你在黃點紅點間來回掃視時,旋轉環的轉動方向會不斷變化。當我們分別從視界中心和視界邊緣看運動的物體時,我們其的感知會有所不同,這項錯覺正是利用了這種不同。

圖源:Arthur Shapiro

旋轉的舞者

這是我一直以來的最愛之一。如果你同時看著左邊和中間的舞者,你感覺中間的舞者是瞬時針轉動的。如果你同時看著右邊和中間的舞者,中間的舞者便會開始逆時針轉動。

圖源:Nobuyuki Kayahara

正如火車錯覺一樣,秘密在於中間的圖片是模稜兩可的:可以解讀出兩種旋轉方向。兩邊的舞者則相反包含了一些細節,這些細節使我們的解讀傾向於某一種旋轉方式。這種傾向性解讀引導著我們對中間舞者的感知。

星空

盯著上面的圖中心看30秒,然後再看梵·高的《星空》。

圖源:Giphy

這是運動後效應的一個例子。當你看向漩渦時,你的視覺系統便會開始對這一可以預知的運動進行補償,以便於盡快忽略它。但是當你接著將目光移到靜止的油畫時,儘管漩渦已經不存在了,但是這種對漩渦運動的視覺補償機制還在繼續。這就使得你對運動的感知發生錯誤,覺得其運動方向和漩渦相反。這種效應與油畫中的線條相互作用,便產生了星空在流轉的錯覺。

活動時間

2018年11月1日-2018年11月14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利維坦 的精彩文章:

如何判斷昏迷人士是否具備意識?
真正的相互理解究竟有多難?

TAG:利維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