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風味人間之立冬:寒氣入骨,冬日必備羊肉

風味人間之立冬:寒氣入骨,冬日必備羊肉

今日立冬,是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中冬季的開始。我國大部分地區迎來了寒潮和大幅度降溫,秋衣還沒有拿出來,就已經到了要穿棉服的天氣了,真真是「未品秋濃已立冬」。

風味人間之立冬:寒氣入骨,冬日必備羊肉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對「冬」的解釋是:「冬,終也,萬物收藏也」,意思是說秋季作物全部收曬完畢,收藏入庫,動物也已藏起來準備冬眠。

風味人間之立冬:寒氣入骨,冬日必備羊肉

看來,立冬不僅僅代表著冬天的來臨,完整地說,立冬是表示冬季開始,萬物收藏,歸避寒冷的意思。左河水《立冬》詩云:「北風往複幾寒涼,疏木搖空半綠黃。四野修堤防旱澇,萬家曬物備收藏。」

寒風起,羊肉肥,是立冬進補首選。老吃客們相信,一碗羊湯帶來的溫暖,足以抵擋一冬的嚴寒。

風味人間之立冬:寒氣入骨,冬日必備羊肉

在近期備受好評的美食紀錄片《風味人間》的第一集《山海之間》,就開頭提到了羊肉,也是符合播出時間十月底觀眾的需求的。

《風味人間》的開片,沒急著講風味,而是先展示了人間。新疆牧民毛勒提別克趕著他的羊群,行走在迂迴蜿蜒的山路上。而呼倫貝爾的羊肉則用卵石炙烤,再放進奶桶增壓,內外同時加熱,帶皮燜烤的羊肉汁水豐盈,羊肉也帶著獨特的炙烤香氣。

風味人間之立冬:寒氣入骨,冬日必備羊肉

而其實早在古代,就有著貴族吃牛羊,窮人吃豬肉的飲食習慣。不信你看:「天子食太牢,牛羊豕三牲俱全,諸侯食牛,卿食羊,大夫食豕,士食魚炙,庶人食菜。」《禮記·王制》也說:「諸侯無故不殺牛,大夫無故不殺羊,士無故不殺犬豕,庶人無故不食珍。」

只有牛羊才是上等的肉。到了宋朝,這種飲食特點被最大限度地發揮,究其原因無非就是「物以稀為貴」。遼金豬少,以豬肉為貴;大宋羊少,自以羊肉為美。時至今日牛羊肉在市場上仍比豬肉昂貴。

風味人間之立冬:寒氣入骨,冬日必備羊肉

宋代是一個嗜食羊肉堪稱瘋狂的年代。根據《宋會要輯稿》記載,在宋神宗時期,皇宮一年吃掉的羊肉就有43萬4463斤,換算成整隻羊的話,差不多就是每天吃個十多隻。其實,宋神宗時期吃的羊已經算少了,因為在宋真宗時期,每天宰殺的羊就達到了350隻。就連那個大宋第一暖男宋仁宗,也曾經試過半夜餓得翻來覆去想吃燒羊想到睡不著。

在當時的宋朝美食界,有人專門寫了一本皇宮貴族和百姓的日常生活和飲食指南《東京夢華錄》。書里記錄了大量的宋朝羊肉菜式,上至皇宮貴族盛宴,下至酒樓市井小吃,把吃貨們安排得明明白白。書里還詳細記載了每一道菜式,如虛汁垂絲羊頭、乳炊羊、罨生軟羊面、排炊羊等,不怕你不愛吃,就怕你吃不到!我,就吃不到,流下了淚水。

風味人間之立冬:寒氣入骨,冬日必備羊肉

宋朝一美食家蘇軾私底下也是個不折不扣的羊肉控,在開封府當官的那十年,蘇軾光吃羊肉就吃到了吐,就連被貶到了惠陽後,一貧如洗的蘇軾依舊離不開羊肉,但因為不敢和當地權貴爭奪,只能每隔三五天去趟市場,偷偷買一些沒人要的羊脊骨。

在烹飪前,蘇軾會先把羊脊骨徹底煮熟煮透,撈出瀝干後,再用酒和鹽腌制一遍,放到小火上烤得滋滋作響,等到羊肉色澤微微焦黃,透出香味,就可以開吃了,這樣烤出來的羊脊骨才是頂級享受,讓人一口吃下去徹底無法忘懷。

文 | 南隹 (三度平台簽約作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詩詞圈 的精彩文章:

岑參:我看過荒漠的落日,也看過塞北的雪
二十四節氣之白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TAG:詩詞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