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仁而有方譚森國

仁而有方譚森國

一位畫家朋友曾不止一次勸我,要我堅持臨寫石鼓文,說我的字「氣好」,不練毛筆字可惜了。如果說我的字有點個性,溯起源來,首當感謝我小學時的語文老師譚森國先生。

譚老師寫得一手好字。他的字俊朗秀逸、勁健流暢。我讀書時,確曾用心模仿過。當然,即使到現在,我的字也遠不及老師的字漂亮。

譚老師不單字寫得漂亮,其為師也宅心仁厚,育人有方,更令人欽敬。時隔40多年,一些往事仍如在眼前,讓我溫暖而感佩。

我讀小學三四年級時,有一次得到了一部繁體版《林海雪原》,看著看著就入了迷。從家裡到學校,邊走邊看,上課時也沉迷其中。「看的什麼書啊?」聞聲抬頭,譚老師正站在我的課桌旁。我乖乖地交出書,忐忑不安地等著老師的雷霆之威。不料,譚老師看了看我的書,卻沒有發火。下課後,譚老師把我叫到教室外,指著書說:「你看得懂嗎?」他指著幾個字問我,我連蒙帶猜作了回答。譚老師聽了不但沒有批評我,還把書還給了我,只是叮囑我以後上課不要分神做別的事。

後來常常想,我喜歡讀書固然得益於父親對我的引導與幫助,但如果那次譚老師狠狠地批評了我,我對書入迷的態度就有可能發生逆轉。在那個可讀之書極少的小學時代,我興緻盎然地讀完了上海錦章圖書局出版的線裝石印豎排雙行夾注本《重增繪圖幼學故事瓊林》第一、第三冊;磕磕絆絆地讀了略有殘缺的繁體豎排版《水滸傳》;讀了《林海雪原》《太陽照在桑乾河上》《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等名著。

那時的農村小學,學工、學農、學軍,不少學生的學習處於信馬由韁的狀態。譚老師把學生管得比較緊,還想一些辦法激勵學生學習。有一次我的作業本發下來,白色的封二多了用毛筆書寫的四個大字——「優秀作業」。字跡秀逸靈動,飄著淡淡的墨香。譚老師說,有幾個同學的作業做得特別好,值得大家學習,因而題字以示表彰。這一份「榮耀」讓我受到莫大的鼓舞。

我讀一年級時,妹妹出生了。我清楚地記得語文上到第三冊第八課時,我就輟學在家帶妹妹。父親把卧室淺黃色木窗門背面當黑板,用粉筆在上面寫字教我認。待妹妹大了一點,我就開始背著妹妹上學。但妹妹畢竟太小,有時正聽著課,妹妹卻哭鬧起來。幸運的是,譚老師還有其他老師不僅沒有歧視我,反而還賦予我一項「特權」——只要是妹妹哭,或是把身上弄髒了,我都可以不跟老師打報告,自行進出教室。那教室只有講台所在的前面有一個門,出入教室要從全班同學前面走過——但我居然獲得如此「特權」。至今,我仍十分感佩各位老師寬厚仁慈的胸襟。

我的那些老師們,雖說當時只是鄉村小學民辦教師,沒有讓人稱嘆的學歷,沒有令人羨慕的光環……但他們卻是那麼了不起!他們有一顆寬廣無比的仁愛之心,他們用樸素仁厚填補了師道尊嚴的鴻溝,賦予一個貧弱家庭的孩子以人格上的尊嚴和自由獲取知識的便利,他們把一個孩子的自由與成長放在了至高無上的位置。

(作者單位系海南省海南中學)

《中國教師報》2018年11月07日第9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校長眼中的中外合作辦學
教育要聞:新時代,把素質教育進行到底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