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孔子和論語的智慧:人生的三種快樂要記取!

孔子和論語的智慧:人生的三種快樂要記取!

世界上所有的宗教都是主張離苦得樂的,因為人類一脫離母體,面對的就是一個不確定的危機重重的世界,特別是在人類的童年時期,洪水猛獸、風雲雷電、地震、海嘯,上天是沒有仁德的,它只是按照自己的方式運行。用老子的話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大自然任何一點的震怒都可能讓生命隕落。人類社會中還有無休止的掠奪,那種殺人盈城殺人盈野的戰爭,更是讓人類的生命變得脆弱。

孔子和論語的智慧:人生的三種快樂要記取!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世界中的挫折失敗乃至死亡都給人類帶來痛苦,人類痛苦的根源到底在哪裡?一個較為流行的說法是慾望,但從更根本上來說,人類痛苦的根源是對未來不確定性的恐懼,因為你不知道自己何時何地用什麼方式死亡,這種不確定性讓人焦慮痛苦,就像我們去醫院打針,護士姐姐舉起針的那個時刻,一種怕打下去又想及早打下去的感覺油然而生。所以宗教的作用就是在不確定的世界裡,給你一種未來的確定性,因為確定性能夠帶來心靈的安靜。

佛教深刻地指出,人類世界是痛苦的,人生就是無法避免一種苦難的歷程,如同一首歌中所唱的那樣,「野火在輕輕的燒,我們註定無處可逃」,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是人類的七種苦難。相對於佛教,儒家學說比較樂觀一些,也更加理性一些,宋明以後的儒家理學似乎很反人類,主張端正嚴肅,最好能不苟言笑,這樣顯得有城府有涵養,女孩子最好能笑不露齒,你要是哈哈大笑,你就是一個沒有家教的瘋丫頭。但這並不是原始儒家的人生精神。

其實儒家並不反對快樂,孔子主張人要追求快樂,他的內心深處是一個迎風奔跑的少年,他和幾個弟子在談論志向的時候,有的人自信爆棚說我要做將軍,有的人謙虛謹慎說我要做一個外交官,只有曾點說「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

意思是說,暮春三月好風光,穿上春天的衣裳,我和五六個大人六七個小孩到沂水邊去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風,然後一路唱著歌回家。

孔子深以為然,一拍大腿說,曾點點我欣賞你的志向!這個畫面讓我想起了小時候,暮春時節,河水泛著溫暖的陽光,我和小夥伴們浪里白條般在水裡游泳,從水中上來不穿衣服,完全天體在河岸上奔跑,陽光溫暖,快樂蓬勃生長。那一刻我不知道孔子是否也和我一樣,有相同的想法,更不知道孔子或許也曾經在沂河的春風裡,光著屁股在陽光中跑過,像一條活潑的魚。

在《論語》中,孔子是一個很理性的現實主義者,他相信天命也不懷疑鬼神的存在,但他認為人生的價值在於此岸世界的自我實現,而不是彼岸世界的自我解脫,人要學會欣賞並踐行人生的三種快樂。所以在《論語》的開篇中,孔子說的是人生中的三種快樂。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學習了,能把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去,不是很開心嗎?有志同道合的友人從遠方來相聚,不是很快樂嗎?別人不了解我,但我並不因此而煩惱抱怨,這不就是一個君子嗎?」

孔子和論語的智慧:人生的三種快樂要記取!

1.人生的快樂在於在學習中提升自己。孔子認為人生的第一大快樂就是學習。人生而無知,就像一張白紙,最後被畫成什麼樣子,有賴於文化的作用,化的過程其實就是自我學習自我提升的過程。但光學習不思考還不行,因為「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認為,光有思還不行,還要把學的思考,都用在生活的實踐當中去,這種思想被宋朝的理學家朱熹和明朝的心學家王陽明定義成「知和行」的關係。朱熹認為學習知識是人生的第一步,因為你不知道就沒辦法走路,所以叫做「先知後行」,但王陽明則強烈地反對朱熹把知和行割裂開來的理論,認為知與行是不可分割的,要知行合一。所以,在學習中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深厚自己的人生智慧,這是人生的第一種快樂。

2.人生的快樂就像蜘蛛結網,享受交友的快樂。人生的第二種是交友之樂,人是社會動物,人類世界不是孤島而是蛛網,人是需要溝通和聯結的。搖滾歌手張楚說孤獨的人是可恥的,我說孤獨的人是可悲的。人可以忍受身體上的苦痛,但忍受不了那種「拔劍四顧心茫然」的四野無人的孤寂。中國文化為重視的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儒家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分為五種,分別是「父子、兄弟、夫婦、君臣、朋友」,並且用「父子有親,長幼有序,夫婦有別,君臣有義,朋友有信」來規範「五倫」之間的關係。

《論語》開篇中的「有朋自遠方來」,古人說同門為朋,同志為友,同門就是一個老師一個學校的同學,同志指的就是有相同的志趣愛好的人,古人雖說重視同門之誼,但更重視「與我心有戚戚焉」的朋友,若你我追求不同,那麼就大可以一拍兩散,從此無關。三國時候的管寧和華歆是好朋友,他們在園中鋤草,看見地上有一片金子,管寧就像沒看見一樣,而華歆則撿起來仔細觀賞。他們曾經在一張席子上讀書,門外有高官的車隊經過,管寧不為所動,華歆則興高采烈地跑出去看熱鬧,管寧就割斷席子與華歆分開坐,說你不是我的朋友了。為什麼管寧要與華歆友盡呢?這就是「道不同不相為謀」的道理。

孔子和論語的智慧:人生的三種快樂要記取!

孔子對交友非常重視,他告訴我們人生要交三種朋友,三種朋友不能交。「孔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有偏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孔子說,有益的交友有三種,有害的交友有三種。同正直的人、誠信的人和知識淵博的人交友是有益的,同慣於走歪門邪道,阿諛奉承、花言巧語的人交朋友是有害的。孔子的弟子曾子也說,「以文會友,以友輔仁」,這叫做和朋友一起進步。這是人生的第二種快樂,交友之樂。

3.人生的第三種快樂是自我靈魂的快樂。人往往很痛苦,這種痛苦來自於社會評價和自我評價的撕裂,很少有人能超脫這個範圍,很少有人能像法國詩人波德萊爾說的那樣,「別人看我喝著廉價的烈酒」,我卻在風中自由地行走」。一個人的自我評價往往會比現實中別人對你的評價要好一點,這叫做「暈輪效應」,本來暈輪效應運用於自我對他人的評價,你對他人的評價首先是根據個人的好惡得出的,然後再根據這個判斷,推論出認知對象的其他品質的現象。比如你喜歡一個明星,你覺得她長得好看,就認為明星的一切都很完美一樣。「暈輪現象」同樣適用於自我評價,你覺得自己帥或者嫵媚天生麗質,你就去照鏡子,發現鏡子中的自己更加好看。

人們的對社會評價的期待,源於一種被尊重被承認的心理,但社會是冷漠的,人際關係是複雜的,人生之路總不能按照你的想像那樣萬事皆順,要是別人理解不理解,不承認你,你會怎樣自處呢?孔子說,「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別人不理解我不要緊,我還是我自己, 君子就應該有一種不怨天不尤人的胸懷。蘇東坡說「腹有詩書氣自華」,你懷瑾握瑜暫時未被別人發現也不要緊,懷才就像是懷孕,總有露出來的一天。我們人生所有的努力,其實就是保住自己的實力,提升自己的才華,就像保住自己的胎兒一樣,不至流產,總有瓜熟蒂落的一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玩的國學 的精彩文章:

莊子逍遙遊中的四大人生境界:等風來乘風起逆風飛翔和無所待!
老子無為哲學對人生的五大啟示!太深刻了!

TAG:好玩的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