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耗三千萬美元歷時十年,美國國家項目證實高水平電磁輻射有致癌性

耗三千萬美元歷時十年,美國國家項目證實高水平電磁輻射有致癌性

一直以來,有關手機射頻輻射會致癌的傳言都不絕於耳,相關科學研究也一直未有明確結論。以至於很多人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嚴格遵守著「睡前手機放客廳,接打電話用耳機,充電絕不刷手機」等習慣。

雖然擔心手機射頻輻射對健康的影響,但是想要離開手機這一日常生活中最為熟悉最為常用的通訊工具幾乎不再可能。大家還是照舊刷手機,工作之餘刷手機,回家之後刷手機,蹲坑之餘刷手機……

常用儀器的射頻譜(來源:Cell Phone Radio Frequency Radiation Studies)

那麼究竟日常使用手機會不會對健康造成影響呢?

為了證實手機信號究竟能否致癌,美國政府曾牽頭領導了一個大型實驗項目,耗資 3000 萬美元歷時十多年,試圖尋找電磁輻射的高水平暴露與癌症發生之間的關聯。這也是目前對 2G 和 3G 手機輻射暴露對動物健康影響最全面的評估。

2018 年 11 月 1 日,美國國家毒理學項目(NTP)發布了關於 2G 和 3G 手機中使用的射頻輻射對小鼠健康影響研究的最終報告。結論指出,有明確的證據表明,暴露於 2G 和 3G 手機中使用的高水平射頻輻射(RFR)會導致雄性大鼠出現惡性心臟腫瘤。還有一些證據表明部分暴露的雄性大鼠大腦和腎上腺也出現了腫瘤。這也就表明,類似 2G 和 3G 信號的高水平射頻輻射,確實有可能具有致癌性。

(來源:Cell Phone Radio Frequency Radiation Studies)

早在今年 2 月份,報告草案已經公布,而如今最終研究報告的發布,意味著研究結論已經經過了 NTP 和外部科學專家小組的審查並形成了共識。

領導此次研究的 NTP 資深科學家 John Bucher 博士說:「我們相信無線電輻射與雄性大鼠腫瘤之間的聯繫是真實的,外部專家也同意。」

但是,要說明的是,研究中使用的輻射暴露不能直接與人類使用手機時所產生的輻射進行比較,也就是說這並不意味著手機的日常使用會致癌。

在這項研究中,實驗大鼠的整個身體暴露於人為的射頻輻射中。相比之下,人們使用手機時所接受的輻射僅限於靠近手機的局部組織。此外,這項研究的小鼠輻射暴露水平以及暴露持續時間,也大於人們平時所遭受的手機輻射影響。

研究中所使用的輻射暴露水平,比日常手機所允許的最大輻射水平高出四倍之多,而在手機的日常使用當中,很少能夠出現如此之高的輻射水平。

(來源:the truth about cancer)

這也就是說,為了研究包括 2G 和 3G 手機信號在內的射頻輻射是否真的能夠導致癌症發生,NTP 的研究團隊將其從日常生活剝離出來,轉而通過動物模型來證實,為此他們加大了輻射的暴露範圍與暴露時間,所以最終的結論與手機日常使用便可致癌這一結論相差甚遠。

而且研究中對於暴露於高射頻輻射的雌性大鼠以及雄性和雌性小鼠,其腫瘤的發生與輻射暴露的關係尚不明確。這種存在性別選擇性的原因也待進一步考證。

當然,這項研究也存在很多值得肯定的地方。首先,John Bucher 博士的研究團隊簡化了動物實驗模型,要知道觀察人類使用手機與其致癌作用的關係是十分困難的,類似的研究目前還只能依賴於調查問卷,因此其研究結果往往不夠謹慎;另外,該團隊設計的高水平射頻輻射控制裝置能夠準確控制動物接收無線電輻射的劑量和時間,這也大大增強了研究結果的可信性。

John Bucher 博士表示,隨著 5G 技術的到來,以及 WiFi 的廣泛應用,他們還需重新研究這些輻射是否存在致癌作用。通過先前的研究獲知,5G 技術與 2G 和 3G 技術存在較大的差異性,因此相關實驗也有待進一步跟進。

說了這麼多,小編認為,凡事還是要有個度。刷個手機,壓壓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DeepTech深科技 的精彩文章:

華裔神經科學家曹穎獲2018麥克阿瑟天才獎
連接科學工作者和大眾,畢導解讀什麼是科學精神

TAG:DeepTech深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