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揭秘俄國、波蘭為二戰史大打嘴仗

揭秘俄國、波蘭為二戰史大打嘴仗

原標題:揭秘俄國、波蘭為二戰史大打嘴仗


波蘭配合德國佔領奧地利、捷克斯洛伐克,終至唇亡齒寒


近日,俄羅斯駐波蘭大使安德烈耶夫在接受一家電視台採訪時說,「二次世界大戰開戰之前,波蘭曾經阻擋反納粹德國的結盟」「因此波蘭為1939年9月隨之而來的災難負擔部分責任」。他還說,後來前蘇聯入侵波蘭東部並非侵略行動,而是「在德軍明確入侵之前確保前蘇聯安全的行動」。針對安德烈耶夫的言論,波蘭外交部稱其「危害歷史事實」「這對前蘇聯秘密警察的受害者缺乏尊重」。

波蘭復國後,其兩大鄰國蘇聯、德國,歷史上多次參與瓜分波蘭。一戰後,波蘭獲得原屬德國的波蘭走廊,將德國本土與東普魯士一分為二;為使波蘭在波羅的海上擁有海岸線,海港但澤成為波蘭佔有主要權利的自由市。其後,通過波蘇戰爭,波蘭又從蘇聯獲得了爭議領土西烏克蘭和西白俄羅斯。因此,波蘭與德、蘇兩國都有矛盾。


在兩者之間,波蘭相對地親德,而強烈地反蘇。波蘭人認為,「同德國人在一起,我們有喪失自由的危險;而同俄國人在一起,我們就有喪失靈魂的危險」。②以至於德國進軍萊茵非軍事區、發動對奧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的侵略時,波蘭都沒有反對。


1938年3月,德國破壞《凡爾賽條約》,吞併奧地利。波蘭外交部長貝克說,「在奧地利問題上,我們沒有任何利益」,將之歸為奧地利的「內部問題」。波蘭甚至效法德國,陳兵在立陶宛邊界,發出最後通牒,要求其在48小時內承認維爾諾區為波蘭所有,立陶宛政府被迫同意。其後,當德國侵佔捷克斯洛伐克時,波蘭不但給予配合,還趁機佔領了捷克斯洛伐克的一小部分領土。③從這一點來看,波蘭確實對二戰爆發負有一定責任。


波蘭助紂為虐,很快輪到了自己。1938年10月,德國向波蘭提出一個「總解決」方案,要求波蘭將但澤自由市劃歸德國;同時德國有權修建通過波蘭走廊,連接德國本土與東普魯士的公路、鐵路;波蘭加入反共產國際公約,成為法西斯僕從國。作為回報,德國將保證波蘭的現有國界。④波蘭斷然回絕了這一要求。


但澤自由市和波蘭走廊位置


波蘭怕蘇聯覬覦本國領土,不同意戰時蘇軍過境


面對德國的咄咄相逼,波蘭只能求助於英、法。1939年5月,波、法簽署議定書,規定波蘭遭到德國侵略時,法國將出動主要兵力進攻德國;反之,當法國、比利時成為德國攻擊目標後,波蘭也要進攻德國。——這個議定書直到當年9月4日,也就是德國進攻波蘭後第三天才生效。波蘭與英國的協議則是,德國發動侵略後,英國將出動6個師馳援法國,命空軍攻擊德國的軍事目標,並給波蘭以援助。在此前後,德國宣布廢除1934年簽訂,尚未到期的《德波互不侵犯條約》。


與此同時,英、法也在與蘇聯談判,希望蘇聯能在戰爭爆發後,出兵援助波蘭、羅馬尼亞等國。但蘇聯同德國並不接壤,要援助波、羅這兩個國家的話,就需要過境他們的領土。兩國政府嚴詞拒絕了這一計劃,這就是所謂波蘭「阻擋反納粹德國的結盟」。

波蘭和羅馬尼亞害怕蘇軍的過境,會導致西烏克蘭、西白俄羅斯和比薩拉比亞(為羅馬尼亞所有)的喪失。貝克回復稱,「波蘭在任何場合下絕不允許蘇聯軍隊通過自己的領土」。他認為「英法對波蘭的保證足以制止德國對波蘭的侵略,而同蘇聯的結盟,只會激怒希特勒,加速戰爭的到來。」⑤因此,波蘭拒絕蘇軍入境,自有其道理。



德國吞併奧地利後,維也納民眾歡迎德軍


蘇聯以保護本國安全、少數族裔為名出兵,同德國一起瓜分波蘭


在波蘭拒絕蘇軍的過境要求後,蘇聯轉而同德國簽訂《互不侵犯條約》,在附件中規定,「當波蘭各地發生領土和政治變動時,德蘇兩國大體沿納雷夫河——維斯瓦河——桑河一線劃分勢力範圍。對於保存獨立的波蘭是否符合兩國利益,以及波蘭國界如何劃分問題,要隨著政治形勢進一步發展才能明確,但兩國要本著友好精神協商解決這一問題」。

1939年9月1日,德軍突襲波蘭,英、法拖延救援,波蘭大片領土很快淪陷。17日,蘇聯照會波蘭大使,宣稱「實際上波蘭國家和政府已不復存在,因此蘇波之間締結的條約已歸於無效」,「波蘭已變成可能對蘇聯造成威脅的種種偶然和意外事件的方便場所」,同時「蘇聯政府對居住在波蘭境內的同胞——烏克蘭人和白俄羅斯人的命運不能採取漠不關心的態度,這些同胞被拋棄,任人擺布而毫無保障」,遂出動紅軍越過邊界,佔領了西烏克蘭和西白俄羅斯地區。⑥在戰事中,蘇軍俘獲波軍20萬人,繳獲飛機300 架、野戰炮900餘門、步槍30萬支,並同德軍會師,互致祝賀。


事實上,蘇聯的這幾個理由都不能成立。首先,蘇聯出兵時,波蘭政府不僅還在指揮抵抗,且尚在波蘭境內,是見到蘇聯出兵,自覺無望後,才被迫於9月18日撤往羅馬尼亞。1941年,蘇聯還同這個「不復存在」的波蘭政府恢復了外交關係。其次,對蘇聯造成威脅的不是波蘭,而是侵略波蘭的德國;第三,蘇聯侵佔波蘭領土的行徑,不僅撕毀了與波蘭簽訂的《里加條約》、《蘇波互不侵犯條約》,更違背了國際法,毫無合法性可言。


蘇聯佔領西烏克蘭、西白俄羅斯後,將它們分別劃歸加盟共和國烏克蘭、白俄羅斯,使之成為蘇聯領土。因西烏克蘭、西白俄羅斯地區居民、難民複雜,那裡的資本家、地主,以及波蘭、烏克蘭、白俄羅斯的民族主義者,都不滿蘇維埃制度,開展各種反抗行動,被蘇聯列為「反革命分子」。至1941年9月,蘇聯關押的來自西烏克蘭、西白俄羅斯的戰俘、流放人員達到38.9萬人。


1940年「卡廷慘案」中被殺的2.5萬人中,1.4萬人為波蘭的軍官、憲兵、警察,另外1.1萬人即是西烏克蘭、西白俄羅斯地區參加「反革命間諜組織」、「破壞組織」的地主、工廠主、官員等。這些人在戰俘營中散布「反蘇言論」,聲稱「紅軍越過波蘭邊界的目的是搶劫,而不是解放」「如果沒有蘇聯,波蘭會打贏與德國的戰爭」等,最終被集體處決。執行任務的是蘇聯秘密警察機關「內務人民委員部」。⑦

德、蘇兩國原本想要保留一個領土狹小的波蘭,以緩和國際輿論。蘇聯後來改變主意,「放棄了原先允許一個殘存的波蘭存在的意圖」。德國對此表示歡迎,回復說「俄國方面關於以著名的四河為界的主張同德國政府的看法完全一致」。⑧由此,波蘭第四次被瓜分。在這件事上,蘇聯無疑與德國一樣,都是侵略者。



蘇軍跨過邊境,進入波蘭


注釋:


①《波蘭俄羅斯為二戰歷史原因發生爭吵》,聯合早報網,2015年9月27日;②(法)讓-巴蒂斯特迪羅塞爾:《外交史(1919—1984)(上)》,上海譯文出版社1992年,第258頁;③④⑤劉祖熙:《波蘭通史》,第412—422頁;⑥李玉娟:《關於二戰初期蘇聯出兵波蘭性質探析》,《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3期;⑦吳偉:《蘇聯與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波蘭問題」(1939—1945年)》,博士論文,2000年;⑧(美)威廉·夏伊勒:《第三帝國的興亡——納粹德國史》(第三冊),三聯書店1974年,第871、872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百家匯 的精彩文章:

揭秘國民黨「最土豪」時有多少錢?
探秘俄羅斯總統的收入、財產往事

TAG:歷史百家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