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如果認同苦難來自惡業,為什麼還要生氣呢?

如果認同苦難來自惡業,為什麼還要生氣呢?

主講 | 雪歌仁寶齊

《入行論》第六品第六十八偈頌:

因何昔造業,於今受他害?

一切既依業,憑何嗔於彼?

這段的內容是思維業果的道理。

如果我們的親友被別人傷害,我們會生氣。那個時候,我們要怎麼想呢?應該要想業果的道理。

當初這些(損害我們親友的)人認為,我們的親友對他們不好;或者遇到我們的親友的時候,心裡就變得不舒服。從而產生很多非理作意,增加自己的煩惱,隨之開始損害我們的親友。(這種業力的關係)是雙方的。

我們的親友們遇到這樣的損害,肯定是過去自己有相應的業。這是過去他們造的業的結果。害人者遇到我們親友的時候,覺得不舒服的感覺,也是過去的業造成的。雙方都是在完全被業控制的當下,完全沒有自主。

這種情形也包括我們自己:這個人是我們的親友、那個人不是我們的親友,也是過去業的結果。對親友就覺得有親切感,對損害親友的人就非常想要遠離。這些都是業的果報。

無論是我們自己、我們的親友,還是害我們親友的人,人人都是在業的控制下。我們往什麼方向、去哪裡,都是業來決定的,都是過去業的決定。

「因何昔造業,於今受他害?」指的是其中的一方,即我們的親友們。

他們受到別人的損害,肯定是自己往昔造的業的結果。偈頌字面里沒有提「害人者當初遇到我們親友的時候感覺不舒服」,也沒有提「我們有這些親友、我們有那些敵人」。

從下面的「一切」這個詞應該理解:這段的意思不僅是前兩句,也包括他人(害人者)當初的感受,(以及)我們覺得這些是親人、那些是敵人。這些內容放在「一切」這兩個字里,能夠理解和包含。

「一切既依業」,既然完全是依靠業,我們憑什麼生氣呢?對這些人(親友)不生氣、這麼貪愛,對那些人(害親友的人)這麼氣?「憑何嗔於彼?」就是這個意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九讀佛 的精彩文章:

如果沒有善業資糧,如何面對死亡?
我們這雙經常造惡業的手,應該偶爾用來做點善業

TAG:老九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