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內分泌科主任:你的血糖,是被這4個行為「養高」的

內分泌科主任:你的血糖,是被這4個行為「養高」的

曾經的中華大地饑荒頻發,導致了物種進化中「節儉基因」的產生,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內分泌代謝科主任馮烈認為,中華人民自古以來的節儉基因導致了糖尿病在我國的高發。

節儉基因是在食物長期有限時,為了最高程度地積攢住能量,而激發出來的一種基因。但現在生活好轉,大多數時候能量吸收充足,然而節儉基因卻還在發揮著效用,從而導致能量過剩,脂肪過多,糖尿病也隨之發生。

中國人為什麼易得糖尿病?

節儉基因是患病內因,我們無法自主改變,但也有很多外因,我們需要做到了解並預防。

1. 精神緊張

海內外各國學者花了近十年研究人的精神活動與激素分泌的關係,其中,緊張、激動等各種應激狀態下情緒的表達,會促使與血糖相關的激素過多分泌而引起血糖上升,確定了精神和情緒與糖尿病不可分割的關係。

2. 肥胖多脂

在糖尿病臨床研究上,有一個不可忽視的現象,那就是糖尿病患者大部分都是胖子。有研究表明,超出六成的糖尿病患者在患病前都是肥胖者。並且,越胖糖尿病發病率也越高。老年人更應該控制好體重,因為年紀的增長,身體的肌肉會慢慢轉變成脂肪,如若肥胖,很容易就會患上糖尿病。

3. 暴飲暴食

很多年輕人生活方式特別朋克,要麼不吃,要吃就吃到撐死。暴飲暴食,會增加胰島素分泌的負擔,飲食上的不節制導致很多人營養過剩。生活不愁吃穿,糖尿病卻越來越多。

4. 感染

近幾年,科學及們對糖尿病不斷進行研究,從分子生物學、免疫學、生理生化學等多角度進行控索,對糖尿病的病因又有了新的認識。其中,科學家稱,幼年型糖尿病與病毒感染有顯著關係,感染使隱形糖尿病得以外顯。

預防糖尿病的兩件事:

馮主任指出,要預防糖尿病,最重要的還是「合理飲食,經常運動」。

1. 合理飲食

中國老一輩人是苦過來的,大多數時候沒有飯吃。現在生活好了,老一輩就覺得年輕人能吃是福,卻養成了好吃懶做的毛病。不控制飲食,肥胖才越來越多,病也越來越多。

2. 經常運動

很多人都不喜歡運動,或者以抽不出時間運動做借口。馮主任提供了一個相對方便簡單的方法,多走路。上班下班多走一段路,每天走一個小時,就能大大降低糖尿病患病風險。

除了注意合理飲食和多多運動外,測血糖也是一種預防措施。過於肥胖和老年人要多多注意血糖方面的測量,如若血糖過高,需及時去醫院進行篩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39腫瘤 的精彩文章:

這幾種食物會讓尿酸「乖乖排出」,菜市場隨處可見
男人近期有這4個異常,是前列腺癌「登場」了

TAG:39腫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