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波蘭翼騎兵真的世界最強?平獨鎮露成色如何?

波蘭翼騎兵真的世界最強?平獨鎮露成色如何?

提到翼騎兵,很多對軍事歷史感興趣的朋友都不陌生。這支樣式奇特,身背羽翼的騎兵,如今已是波蘭民族的驕傲,只要是有關波蘭的紀錄片。幾乎無一例外都會有翼騎兵的出現。而有關於翼騎兵的戰鬥力,國內網路界更是將他們封為16~17世紀歐洲甚至世界騎兵戰鬥力的最強者,被捧上了「平獨(德意志)鎮露(俄國)」的高度。那麼事實真的是這樣的嗎?

翼騎兵

1、克魯申之戰

克魯申之戰發生在俄國「大動亂」時期。在這一戰中,波蘭翼騎兵取得了極為輝煌的成績,他們以少勝多,一舉擊敗了莫斯科—瑞典聯軍,緊接著佔領莫斯科,並將臭名昭著的「波耶」沙皇瓦西里·舒伊斯基作為戰利品帶回了華沙。

翼騎兵的敵人莫斯科—瑞典聯軍

然而,這場戰役實際上不僅有水分,而且水分還相當的大。首先來梳理一下雙方的兵力和軍隊情況。波蘭方面,指揮官是名將斯坦尼斯拉夫·佐爾凱夫斯基,其軍隊總計6800人,其中有5556人是翼騎兵,佔據了軍隊中的絕大多數。莫斯科—瑞典聯軍方面,莫斯科一萬人的軍隊是由三位指揮官共同指揮,沙皇的侄子德米特里·伊萬諾維奇·舒伊斯基以及兩位將領安德烈·瓦西里耶維奇·戈利岑和達尼洛·伊萬諾維奇·梅澤茨卡亞三人統領。除此之外,還有獨立於莫斯科軍隊指揮之外的5000瑞典軍隊,由雅各布·德拉加迪伯爵指揮。

瑞典僱傭兵團指揮官雅各布·德拉加迪伯爵

此戰,相對於士氣高昂的翼騎兵們,莫斯科—瑞典聯軍方面可以說士氣極度低落。更加糟糕的是,整個聯軍的指揮幾乎是平級,互相之間難以協助、而之前深受莫斯科軍隊信任的原指揮官,名將米哈伊爾·瓦西里耶維奇·斯科平—舒伊斯基卻剛剛在莫斯科城北毒殺,因此士兵對他們的指揮官極端不信任。更糟的是,其中地位最高的德米特里·伊萬諾維奇·舒伊斯基是第一次踏上戰場,根本沒有作戰經驗,因此只能命令士兵使用戰車來固守陣地。波蘭一方,斯坦尼斯拉夫·佐爾凱夫斯基通過叛逃的德意志傭兵,了解了聯軍部署情況,因此下令翼騎兵從兩翼合攻位於前方的瑞典傭兵團,以及安德烈·戈利岑率領的少數莫斯科軍隊。開戰後,由於莫斯科士兵並不信任他們的新指揮官,因此迅速逃離到後方的森林。

翼騎兵對聯軍士氣低迷的聯軍發起進攻

但即使面臨翼騎兵的包圍,瑞典僱傭兵團依然堅持作戰了長達三個小時。可因為宗教問題,傭兵團中信仰天主教的蘇格蘭和法國士兵,偷偷向波蘭軍隊提出議和,並以不會受到波蘭軍隊攻擊離開為條件,發動嘩變,迫使指揮官雅各布·德拉加迪伯爵率領整個傭兵團退出戰場。莫斯科軍隊在看到瑞典軍隊撤出戰場後,也立刻主動潰逃,波蘭人就此獲得最終的勝利。總結一下過程可以發現,在這場戰爭中,波蘭翼騎兵的作用實際上非常的有限,真正領他們獲得勝利的不是他們的戰鬥力,而是聯軍本身低落的士氣,以及士兵對指揮官的不信任。而且更加重要的是,翼騎兵在兩翼合圍瑞典傭兵團,和之後對莫斯科殘兵的追擊中,竟然數次被擊退,因此這場戰役翼騎兵的表現其實相當糟糕。

在「鎮露」這一點上,翼騎兵其實翻車的次數更多

2、基爾霍姆之戰與特日其安納之戰

基爾霍姆之戰與特日其安納之戰是波蘭和瑞典進行的兩場非常有名的戰役,尤其是特日其安納之戰,更是波蘭小說家顯克微支小說《洪流》中,對翼騎兵大加追捧的戰役。在中國許多網路觀點中,甚至認為這一戰波蘭翼騎兵一舉擊潰了瑞典步兵方陣,那麼真相真的是這樣的嗎?

在國內被過分誇大的特日其安納之戰

這兩場戰役其實都可以放在一起,因為兩者的過程其實都差不多。基爾霍姆之戰中,參加戰役的瑞典指揮官卡爾·吉倫希爾姆男爵,率領900名步兵、4000名騎兵,以及17門大炮,波蘭方面是立陶宛蓋特曼(統領)克日什托夫.米科瓦伊.拉齊維烏,率領3000人。其中400步兵、1000名翼騎兵、9門大炮以及其他輕騎兵和騎士扈從趕赴戰場。從兵力結構來看,很明顯這場戰役,真正起到決定性作用的是雙方的騎兵而非步兵。波蘭翼騎兵和輕騎兵在戰役開始成功後,擊潰了瑞典軍隊兩翼的騎兵,以此成功包圍了瑞典步兵。不過就和克魯申之戰一樣,波蘭翼騎兵並沒能擊敗瑞典步兵,最後還是炮兵發揮作用,最終消滅了瑞典步兵。

翼騎兵在步兵方陣時幾乎毫無辦法

特日其安納之戰可以說就是基爾霍姆之戰的放大版。此戰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二世率領4000名騎兵,5000名步兵。波蘭方面由名將斯坦尼斯瓦夫·科尼肯博斯基和來自神羅的漢斯·格奧爾格·阿爾尼姆—博伊岑堡率領的1300名翼騎兵,1200名輕騎兵(多為克里米亞支援的韃靼騎兵),還有2000名哥薩克人在內的步兵。

翼騎兵與瑞典騎兵交戰

戰爭開始後,波蘭軍隊的哥薩克步兵率先進攻,隨即瑞典軍隊的前鋒命令所屬的60名火槍手和3門皮炮向哥薩克人開火將其擊退。在瑞典火槍手們試圖追擊哥薩克人時,翼騎兵從側後對瑞典前鋒進行包抄,一舉擊潰了前鋒的60名火槍手及1950名騎兵。隨後古斯塔夫二世立刻指揮著700名芬蘭騎兵試圖支援並集結潰退的瑞典前鋒,但是再次被翼騎兵擊敗,古斯塔夫二世本人也險些被俘。

古斯塔夫二世

為了救援古斯塔夫二世,瑞典將領弗蘭格爾立刻指揮著剩餘的2150名瑞典騎兵前去攔截波蘭騎兵,古斯塔夫藉此機會,重整騎兵,集結起1000名騎兵再次加入戰鬥,然而再一次以失敗告終。在翼騎兵追逐下,瑞典騎兵不得不率先逃離戰場。不過有意思的時,這一場戰役中,翼騎兵至始至終都未進攻瑞典步兵主力,因此這些步兵軍團得以完整的退出戰場。

與瑞典人的兩次著名戰役,都暴露出翼騎兵其實並不具備對步兵方陣的攻堅能力。

受限篇幅,因此本期就不具體介紹翼騎兵在維也納之戰中的作用。不過就和這三場戰役一樣,維也納之戰翼騎兵的作用同樣是值得推敲。他們不僅在奧斯曼軍隊和神羅聯軍步兵鏖戰幾乎一天之後才姍姍進攻,而且因為軍紀散亂,忙於哄搶戰利品,導致奧斯曼軍隊主力得以撤離戰場。

瑞典騎兵所使用的本土斯堪地亞韋納馬,這種馬以身材矮小和耐寒著稱。

不過從這一系列戰役來看,波蘭翼騎兵雖然並沒有傳說中的那樣無敵,但至少算得上是一支在東歐相當優秀的騎兵,至少比瑞典騎兵還是要強得多,畢竟瑞典人的戰馬真的是太差了……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主編原廓、作者靜默之鴞,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冷兵器研究所 的精彩文章:

誰說中國古代軍隊不愛用標槍?從河姆渡一直用到明清才是真相
不用擔心刃筋,全力抽就好,遼宋金騎兵用十字格鐵鐧鑒賞

TAG:冷兵器研究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