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跨越金沙江上最後溜索 見證天塹變通途

跨越金沙江上最後溜索 見證天塹變通途

您的瀏覽器不支持此視頻格式

封面新聞記者 徐湘東

懸崖的西邊,是涼山州布拖縣龍潭鎮沿江村,東邊,是雲南省昭通市巧家縣茂租鄉,中間,隔著近300米深、400多米寬的峽谷,山體像是被斧頭整齊劈開,金沙江在下方奔流而過。峽谷上方,有一座橫跨金沙江兩岸的載人溜索,名為「鸚哥溜」,從1999年起,在這條「亞洲第一高溜」上,兩岸川滇居民每天乘坐「鐵籠子」相互往來。

「鸚哥溜」也是四川境內金沙江上最後的溜索,2017年5月至2018年6月,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對溜索「退休」前的最後歲月持續報道關注,我也在這段時間內,見證了天塹如何變成通途。

在涼山州採訪多年,在2017年之前,我其實並不清楚,在金沙江邊,還有一個名叫「鸚哥溜」的跨江溜索。

2017年5月,在與涼山州委宣傳部商議宣傳選題時,我翻閱涼山州「溜索改橋」的彙報材料,看到了一小段信息,內容是隨著「溜索改橋」工程的推進,金沙江上最後的溜索將成為歷史。

這是一條非常有價值的線索,我隨即與布拖縣聯繫,確定了有這麼一回事。報社也很重視,直播、視頻團隊隨即趕赴涼山,一起去現場採訪。

布拖縣是涼山州的東五縣之一,地處大涼山腹地,溜索所在的潭鎮沿江村,更是在布拖縣的最深處。路非常不好走,從布拖縣城出發,開車需要2個多小時,海拔從2400多米驟降至700多米,氣溫也從20℃猛增到35℃。

第一次見到「鸚哥溜」,我們都沒想到,它竟然如此簡陋,就是一個四面透風的鐵籠子,掛在兩根鋼纜上面,靠電力帶動滑輪前行。要過江時,先打電話聯繫對岸開溜索的蔣世學老人,然後進入鐵籠,把「門」拴好。溜索啟動時,鐵籠會猛地往前一衝,然後向對岸滑去,看著腳底下方近300米的金沙江,不免手心出汗。

2017年5月,封面新聞通過圖文稿件、短視頻、網路直播的方式,對「鸚哥溜」進行了全面的採訪報道,引發了全國網友的關注,「鸚哥溜」也一夜成名。

在「鸚哥溜」下游幾百米處,一座新建的跨江大橋已經在懸崖間拔地而起。經過兩年多施工,大橋於在今年5月底合龍。今年6月,我們再次來到沿江村採訪、直播,此時大橋已經建成,天塹變成通途,而「鸚哥溜」也正式結束了自己的歷史使命。

兩次採訪,沿江村村委會主任陳先國已經成為了我們的朋友。去年,村裡開始發展小米蕉種植,今年,面積已經達到1000畝,一周就要賣出1000斤。大橋修通後,村裡的小米蕉,將能賣到更遠的地方。他也邀請我們,明年再去村裡看看,變化將會更大。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註:ihxdsb,報料QQ:3386405712】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封面新聞 的精彩文章:

2018年全國健身秧歌大賽在廣元利州開賽
房地產信託發行增1000億 最高收益率破8%

TAG:封面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