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僅百字卻深含丹道之法的《呂祖百字碑》新注

僅百字卻深含丹道之法的《呂祖百字碑》新注

《呂祖百字碑》,唐末呂洞賓撰,又稱《百字碑》,為五言20句詩歌,只有100個字。內容簡明深刻,講述了內丹修鍊的整個過程、內景、效驗等。

僅百字卻深含丹道之法的《呂祖百字碑》新注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養炁忘言守」

炁通氣,又有所不同,炁字中含「一、無、氵、灬」。「一」為真一,為元精。如能得命功真法訣,則能得此真一。《悟真》云:「得一萬事皆畢」。「無」為養性,一心清靜,此為煉己。「灬」為火,其中含「氵」,為水火既濟之象。

呂祖講養炁,乃為養精炁。稱為下不漏。養炁又要忘言。為何要少說話,因人之上齶有一齶縫,此縫連任脈,通泥丸,故打坐時舌抵上齶。所謂言多必失,失的是炁,此為上不漏。丹經云:「念經傷炁養太和」。

「守」字需要守中宮,又名祖竅、玄牝之門。

祖竅何在?伸右手,大、小指伸開,中三指合攏,彎曲至手心。大拇指按住心窩,即為心位,為天。小指按住肚臍,即為腎位,為地。天地相距八寸四分。中三指所指之部位,乃為中宮黃庭。中宮乃甘露凝結之所,溫養之地。

行住坐卧,心神注於中宮,須臾不離,即為真打坐。

僅百字卻深含丹道之法的《呂祖百字碑》新注

「降心為無為」

人有七情六慾,人慾修道,當斂收情慾。性命雙修之訣,乃天地至寶,故不可以高傲求之,必須謙虛謹慎。

心降後,當專志清靜無為。老聖曰:「致虛極,守靜篤」。不以雜務營心,不以情慾動念,於此靜中覓一動機,再以動機之時採藥。

「動靜知宗祖」

「動」指活子時,一陽初動,以無孔笛雙吹收元精;一陽來複,二候至,當以採藥之法得甘露。

「靜」與動對應,靜之時不可忘此機,此機丹家稱為「爻動、盜機、」,不識此機,乃未得訣也。

「宗祖」,指先天真一之炁,為真鉛,不知真鉛之出處,則白白修鍊。《悟真》云:「未煉還丹莫入山,山中內外盡非鉛,此般至寶家家有,自是愚人識不全。人人自有長生藥,自是迷徒枉把拋」。

「無事更尋誰」

得此時此機,知曉真鉛、採藥之法,性命雙修之真訣得也。

僅百字卻深含丹道之法的《呂祖百字碑》新注

「真常須應物」

人生在世,煩惱之事不少,處世須待人接物。當以平常心待之。

「應物要不迷」

行道之人,不要被世俗之情愛、享受迷了心竅。

「不迷性自住」

人心不迷,則真性自住,心定於道,。

「性住炁自回」

丹經云:「炁本心之所化」。性住心定之後,凝神於中宮,則全身後天之炁自會聚於中宮,心內舒適。此時炁為後天之炁,非先天之炁,先天之炁為元精所化,須逆行之法。

丹乃先天炁、後天炁凝結而成。先天甘露從玄膺穴降下,經十二重樓,下降至中宮黃庭。

《入葯鏡》云:「先天炁,後天炁,得之者,常似醉」。

「壺中配坎離」

「壺」為中宮黃庭。《參同契》云:「狀似蓬壺」,「壺」喻丹室之屹然中立。取坎中真陽、離中真陰,即真鉛真汞,結成為丹。真鉛為先天炁,真汞為後天炁。

「陰陽生反覆」

丹道,易道皆一理,一陽來複丹家稱為二候,正好採藥。二候為正子時,外陽舉之愈頻,萬不可於此時昏睡,走失元陽。

「普化一聲雷」

雷動,丹家喻為「虎嘯風生」。風雷動,正好用風,風為巽風,巽為木,喻為後天炁。採藥之時,雙目上視泥丸,真意督升任降,後天炁即可帶此先天之葯上升至泥丸,如炸雷一樣響至太空。

僅百字卻深含丹道之法的《呂祖百字碑》新注

「白雲朝頂上」,

「白雲」為性光。精炁漸補漸足後,印堂自會現出白光,如白雲。此光化為一虛光圈,圈邊明亮,圈內黑暗,精炁越補越足,黑暗部分慢慢填實,成為一輪明月。慢慢此光漸漸翕聚,愈聚此光愈圓。精炁漸漸足滿,此光如明月朗照於印堂,不閉目也能見之。

「甘露灑須彌」,

「甘露」為神水,從玄膺降下入氣管,經肺動脈、右心室至黃庭。丹經曰:「入黃房,成至寶」。採藥一次,得甘露成團成滴,或四日或五日咽納完,嘴裡有甜味。此甘露至黃庭,五臟六腑如泡在水中,臟腑漂漂蕩盪,此為真境界,得葯之人自知也。

「須彌」喻頭部泥丸。此句直指真功,無此真境,難得快活之意!

「獨飲長生酒」

此酒(甘露)保汝長生,非為玉液(喻指唾液),實乃金液。此酒乃人自身之元精所化。

「逍遙誰得知」?

《悟真》云:「已知壽永齊天地,煩惱無由更上心」。此時身心逍遙,乃人世之大快活也。以前訪道萬苦千辛,修道百煎十熬,皆為得此真一,既得此真一,夫復何求?

「坐聽無弦曲」,

此曲無弦,修道之人要「坐聽」。丹經云:「如雞抱卵心常聽」,即坐聽。打坐之時要坐而忘,忘中覓,覓此炁動之時,此炁動,即是「無弦曲」來,要聽得真,速起採藥,萬不可以忘睡昏禪

「明通造化機」,

欲修丹道,應深達造化,洞曉陰陽。

僅百字卻深含丹道之法的《呂祖百字碑》新注

「都來二十句」,

內丹修鍊,呂祖濃縮為二十句,可謂言簡意賅。知者唯簡唯易,愚者愈惑愈繁。

「端的上天梯」。

如此修鍊,自可達大成之境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井夫子 的精彩文章:

TAG:井夫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