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留學屌絲與狗不能入內?都8102年了,中國人在國外竟然還被同胞這麼歧視!

留學屌絲與狗不能入內?都8102年了,中國人在國外竟然還被同胞這麼歧視!

原本以為出國後,最大的歧視可能來自於當地人,萬萬沒想到公然歧視留學生,喊「留學屌絲與狗不得入內」的居然就是我們的同胞。

來源:INSIGHT視界(ID:weinsight)

最近,普渡大學的中國留學圈發生了一件事,看完後很是讓人氣憤。

先讓小華妹給大家還原下事情的來龍去脈。

餐廳合伙人怒斥:

來我們這消費的中國學生是「屌絲」?

事件的核心是一家由中國人開在普渡大學附近的新餐廳Mukutan Ninja,風格主要是以日式居酒屋為主,目前正在試營業階段。

對於不少小夥伴來說,吃慣了美國高熱量的漢堡炸雞三明治,看到口味清淡怡人的日料,很想換個口味解解饞,於是抱著極大的熱情跑去試吃打卡。

好不容易打卡個裝逼還不錯的新店,又是咱自家人開的,當然少不了發條朋友圈。

這不,就有位中國學生光顧消費後,在朋友圈分享了自己的真實感受和看法:

「總的來說這家裝修真的很不錯,就是食物一般般,毛豆和烤串都比較涼,不過燜牛肉還挺好吃的。」

這條朋友圈也得到了其他小夥伴的認可:

「同意,那個串真的貴,還不好吃」。

本以為就是一條點評餐廳的普通票圈狀態,吐槽完了也就翻篇了,但不知怎麼回事,餐廳合伙人之一卻得知了此事,並為此作出了「長篇大論」的回應

他的回應主要圍繞著「食物」和「小費」兩部分展開,主頁君在此給大家划下重點:

1.我看到了很多diss我們餐廳的朋友圈狀態,你要是真心對食物有自己的見解,我們歡迎。但就目前看來,所有的狀態都透露出一副窮屌絲的氣質,一看就沒吃過米其林。

2.每單小費不超過10%還好意思評價我們?我們的服務態度全普渡第一,你們是沒腦子還是沒學過美國餐飲文化,就敢只給我們10%?

3.我們就應該用中文在門口寫一個「屌絲與狗不得入內」

Excuse me???這都150年過去了,中國人終於憑著自己的努力在世界上挺直了腰桿,沒想到居然還被同胞這麼辱罵???

首先,在一家餐廳就餐完畢,在自己的私人朋友圈點評兩句、分享給自己的朋友看,按理說一點都沒毛病。

況且,任何一家餐廳都要接受顧客的評價,每個顧客也有權利對自己的消費體驗作出評價,而且,「毛豆是冰的」和「烤串是涼的」這樣的評價,只是在說食物本身的情況,並沒有上升到任何高度,怎麼在店家眼裡,這樣的評價就變成了「渾身透露著窮屌絲的氣質」?

其次是小費問題。

的確,在美國,小費是文化生活的一部分。無論是去餐廳就餐買單還是去酒吧喝酒買單,亦或是去住酒店,門童幫你叫車,都需要給小費。對於他們來說,大部分收入來源主要為顧客自願給的小費

既然是自願給的,餐廳又讓顧客自己決定該付多少比率的小費,那麼不論是5%還是50%,餐廳都應該接納,並且承擔由於小費過少,而需要自己支付現金薪資補償服務員的責任。

況且一般來說,在餐廳就餐,最後賬單10%-15%的數額已經是一個非常合理的小費數額,根據餐廳合伙人所言的10%來看,中國學生支付的小費也沒什麼問題,因此餐廳拿這點來diss中國留學生,實在令人匪夷所思。

最後,餐廳合伙人的語氣也非常不合適。全程一副高高在上,中國人看不起中國人的模樣,還大罵在餐廳消費的中國學生是「屌絲和狗」,這就太過分了。

如此對比來看,中國留學生的朋友圈無可厚非,反倒是餐廳合伙人的回應,處處主觀,各種帶節奏,充滿鄙視和不屑不說,質疑的點都不在點上,無任何道理可言。

因此,此言論一出,便引發了眾怒:

大家不僅截圖朋友圈批評該家餐廳,還紛紛跑到了Google給這家餐廳留下差評:「商家不僅態度粗魯輕慢,還歧視中國留學生」

眼看自己的餐廳評分降到了1.5分,這家餐廳合伙人坐不住了,趕快站出來道歉。

餐廳評分降到1.5趕緊道歉:

我是因為喝多了才胡說八道

既然事情因朋友圈而起,這位餐廳合伙人也想從朋友圈平息,他在此發表了一番「長篇大論」。

小華妹還是來給大家划下重點:

1.我昨天的言論都是因為喝多了。

2.我道歉了,我認慫了,我孫子了,我抽了自己。

3.但我們服務真的很好,你們小費給的確實少。

4.你們可以罵我,但是不能diss我們餐廳。

emmm...整篇道歉信還是滿滿的「意氣用事」。

小華妹可以理解創業的不易,畢竟在異國想要開好一家得到顧客認可的餐廳實屬不易,壓力大,酒後吐槽幾句也是可以被接受的,但是上來就把中國學生歸為「屌絲和狗」一列,這種言語滿滿歧視,實在是太過分了,況且中國學生並沒有做錯什麼,你粗魯的言辭和傲慢的態度,簡直就是「中國人在歧視中國人」的典範。

以及那句「你tm吃過米其林嗎?你懂美國餐飲嗎?如果不懂能不能少逼逼?」並且 「我吃過的星星比你吃過的西餐都多,你沒資格在這裡對我的餐廳指手畫腳,我的餐廳只給會欣賞的人品嘗及享用,你要是不懂請趁早滾蛋」,著實刺耳。

一個不會演戲的人,有沒有權利對自己在電影院看的電影作出評價?

我想是有的。

一個不會理髮的人,有沒有權利對理髮師設計的髮型表達自己的見解?

我想也是有的。

一個沒有吃過米其林餐廳的人,有沒有權利對自己所消費的餐廳作出評價?

那麼,更是有的。

況且,米其林也是一步步從無到有而來的,它是一種態度和準則,但並不是唯一標準,它代表著廚師在創造料理、並且將自己美食分享給更多人時的那種幸福感,這遠遠超過食物本身,更遠遠超過你心中擺在第一位的「錢」

如果你不能接受顧客的評價,那你也許根本不適合這一行,也無法從中獲得真正的幸福和滿足,像今天的事情,還會再次發生。

除此之外,你在道歉信中所言,是因為實在看不下去你們的付出和收穫不成正比,才忍不住吐槽兩句,但是作為一個成年人我們要清楚地知道,世界上本就不會所有事情付出和收穫都成正比,只有付出了巨大的辛苦和努力,才有可能獲取收益。

如果收益甚微,我們需要反思是不是「方法」用錯了,把專註於「服務態度」和「裝潢設計」的精力分一點給其他項目,也許是提升的食物的口味,也許是把控菜品的質量,但無論哪一點都比你在朋友圈大肆怒罵,粗魯地宣洩自己的情緒來得更行之有效。

更重要的是,我想你是誤會了我們整個留學生群體,看高了自己,也看貶了我們。我們留學生的日常並不是你們眼中的吃吃喝喝、拍照打卡、到處浪翻天,不少留學生的家庭狀況也沒有大多數人想像得那麼富裕。

你們竭盡全力在異國掙錢站穩腳的同時,我們也在拼盡全力在他鄉生存。

即便如此,我們也沒有將自己的不易歸結為他人的為難, 我們只是想盡自己所能生活得「不叫父母擔心」。

這樣的我們有什麼錯?憑什麼因為自己不懂欣賞你的食物、覺得價格昂貴被你用言辭肆無忌憚地侮辱?憑什麼要站在道德的制高點對這樣的我們肆意辱罵?

你要知道,身處海外,任何不恰當的言論,也許爽的是自己的嘴,傷害的是同胞的心,丟的是中國人的臉

本文經授權轉載 | 歡迎分享朋友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世界華人網 的精彩文章:

吳亦凡嚇到美國人了:「這個碾壓Lady gaga的中國人特么是誰?」
小女孩7歲就割雙眼皮,未成年人到底該不該整容?老外對此怎麼看

TAG:世界華人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