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倒計時|212。所謂成長,就是在踉踉蹌蹌中受傷,跌跌撞撞中堅強

倒計時|212。所謂成長,就是在踉踉蹌蹌中受傷,跌跌撞撞中堅強

原標題:倒計時|212。所謂成長,就是在踉踉蹌蹌中受傷,跌跌撞撞中堅強


船票



第一百零六道


農曆/ 戊戌年九月三十

選擇題:


當清朝在兩次鴉片戰爭戰敗,太平天國起義對社會經濟破壞嚴重的背景下,以曾國藩和李鴻章為代表的中興大臣,開始主動改革開放,發展「洋務運動」。在這樣的特殊背景下,誕生了一批亦官亦商的團體——「紳商」。紳商的誕生()


A. 客觀上推動經濟結構的變動


B. 導致清末政治的日益惡化


C. 壯大了民族資產階級的力量


D. 促成「四民社會」的解體


【解析】洋務運動發展近代工業,主觀目的是挽救統治危機,客觀上推動了近代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動,故A正確;紳商的誕生和「清末政治的日益惡化」無關,排除B;洋務運動是封建地主階級發動的維護封建統治的運動,故C錯誤;四民社會,是傳統中國社會的主體是由士、農、工、商四大社會集團構成的,D選項誇大了洋務運動的作用,排除D。


考點詳析


洋務運動


(1)背景:

①19世紀50—60年代,清政府面臨內憂外患,統治出現危機。


②清政府內部洋務派的形成


(2)根本目的:維護清王朝統治


(3)時間:19世紀60---90年代


(4)內容:


①前期興辦軍事工業:以「自強」為旗號:第一家----曾國藩創辦的安慶軍械所,標誌著中國近代工業的起步。規模最大--------李鴻章創辦的江南製造總局


②後期興辦民用工業:以「求富」為旗號:開平煤礦------第一個使用機械開採的煤礦;輪船招商局------標誌著中國新式水運業的誕生


(5)評價:


①沒有達到「自強」「求富」的目的,甲午中日戰爭失敗宣告了洋務運動的破產


②對我國早期現代化起推動作用

③在客觀上既刺激了資本主義的發展,又對外國經濟勢力擴張起了一定抵製作用.


補充:中國近代化:


(1)在政治上,民主和法制逐漸取代封建專制獨裁;


(2)在經濟上,從生產方式來看,機器大生產逐漸取代手工操作;從性質上來看,商品市場經濟逐漸取代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


(3)在思想文化上,近代的自然科學逐漸取代封建的思想文化。其核心是政治民主化和經濟上的工業化。在中國近代,近代化就是工業化和與工業化相伴隨著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等方面的變化,就是實現社會轉型,由封建社會轉變為近代社會。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法律是國家之重器,對司法活動的監督和制約,是國家政治制度必須解決的基本課題之一。秦朝御史大夫府設有侍御史若干,分別掌管奏章、律令、文書、檔案等,掌刑辟的廷尉每年須到御史府核對法令文本。漢代刺史巡察郡國的一項重要職責是「省察治狀」「斷理冤獄」,還須監督郡太守是否有「不恤疑獄,風厲殺人,怒則任刑」等行為。唐朝御吏有奉詔復按囚徒或復勘舊獄的職責,一些大獄、重案由御史台與刑部、大理寺一起鞠審。宋朝御史台設「檢法官」一職,負責檢詳法律,另設「推直官」專治獄事,在地方上設提點刑獄司,所轄州府十日上報一次「囚賬」,「有疑獄未決,即馳傳往視之……州縣不得迎送、聚會」。明朝改御史台為都察院,賦予組織刑部、大理寺參與會審的職權,監察御史奉救巡按地方,第一職權即為「雪冤獄」,「先審錄罪囚,吊刷案卷,有故出入者理辯之」。清朝規定:「官民果有冤枉,許赴院(都察院)辯明,除大事奏請聞外,小事立予裁斷或行令該督撫複審昭雪。」


——摘編自戴軍《中國古代監察對司法活動的監督和參與》


材料二楊乃武案能得到糾正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朝廷要通過複查該案敲打地方督撫,重振漸衰的皇權,改變內輕外重的權力格局。楊乃武是個有功名的舉人,作為士紳,他的平反得到了同學的大力幫助,得到了胡雪岩的巨額資助,而18名浙江籍京官的聯名呈訴也起了非常關鍵的作用。民營報紙《申報》對該案長達三年多全程跟蹤式報道,從最初獵奇,進而敢於揭露司法黑幕,仗義執言,為民請命,形成巨大社會輿論。而楊乃武的姐姐和妻子這兩位不屈的女性,面對強大的國家機器,利用制度允許的伸冤之路堅持不懈,最終使該案峰迴路轉,慈禧太后親自督促下,刑部重新開棺驗屍,推翻地方裁決,製造冤案的眾多官員受到懲辦。


——摘編自陸永棣《落日殘照——晚清楊乃武案昭雪的歷史、社會與制度因素》

(l)根據材料一併結合所學知識,概括中國古代監察機構監察司法的特點以及百姓蒙冤的基本原因。


(2)根據材料並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晚清楊乃武冤案得以昭雪的原因


【解析】


(1)「特點」從材料信息「法律是國家之重器,對司法活動的監督和制約,是國家政治制度必須解決的基本課題之一」、「掌刑辟的廷尉每年須到御史府核對法令文本」「御吏有奉詔復按囚徒或復勘舊獄的職責,一些大獄、重案由御史台與刑部、大理寺一起鞠審」、「監察御史奉救巡按地方,第一職權即為『雪冤獄』,『先審錄罪囚,吊刷案卷,有故出入者理辯之』」、「清朝規定:『官民果有冤枉,許赴院(都察院)辯明,除大事奏請聞外,小事立予裁斷或行令該督撫複審昭雪。』」概括得出。「原因」結合所學知識從專制集權的人治社會、司法救濟渠道狹窄、司法獨立與專業不足等角度回答。


(2)「原因」從材料信息「楊乃武案能得到糾正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朝廷要通過複查該案敲打地方督撫,重振漸衰的皇權,改變內輕外重的權力格局」、楊乃武是個有功名的舉人,作為士紳,他的平反得到了同學的大力幫助,得到了胡雪岩的巨額資助,而18名浙江籍京官的聯名呈訴也起了非常關鍵的作用」、「民營報紙《申報》……形成巨大社會輿論」、「而楊乃武的姐姐和妻子這兩位不屈的女性,面對強大的國家機器,利用制度允許的伸冤之路堅持不懈,最終使該案峰迴路轉」、「慈禧太后親自督促下,刑部重新開棺驗屍,推翻地方裁決」等信息概括得出。


【答案】


(1)特點:從中央到地方監察機構均注重對司法監督與制約;注重對法律文本的經常性審核;親自參與和組織對疑案的審理追究;保持獨立,注重對司法辦案者的監督;建立渠道,允許當事人的直接申告。.


蒙冤基本原因:專制集權的人治社會,司法救濟渠道狹窄;地方斷案多為行政長官兼理,司法獨立與專業不足。

(2)原因:清朝擁有司法監察傳統、擁有京控制度設計(允許進京告狀申冤);皇權敲打地方權力,強化朝廷權威;同學、同鄉、士紳群體的大力支持與共同努力;近代媒體發揮輿論監督作用,形成社會態勢;刑部重新屍檢,獲取到獨立有效的事實證據;楊乃武本人的有利身份,以及家人的堅持不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高考歷史 的精彩文章:

【每日一題】努力了,儘力了,才有資格說自己運氣不好
倒計時|217。有的時候你會感到絕望,但不放棄是對付困難的最好辦法!

TAG:高考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