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這位蘇軍中將名氣很小卻拯救了蘇聯,被俘前一句話非常悲壯

這位蘇軍中將名氣很小卻拯救了蘇聯,被俘前一句話非常悲壯

原標題:這位蘇軍中將名氣很小卻拯救了蘇聯,被俘前一句話非常悲壯


來源 | 審度


二戰中的蘇聯,雖然軍事力量強大,但在不少人的印象里,蘇軍將領的整體水平一般。相比將星雲集的德軍,蘇軍的高級將領顯得更加平庸。這種印象來源有三:首先是二戰蘇軍軍官團體整體素質大幅下降;其次,蘇軍作戰整體比較依賴人數和裝備,以少勝多的代表作不多;還有一點,朱可夫元帥太過突出,掩蓋了不少其他將領的風采。


實際上,雖然二戰前蘇軍軍官團體損失巨大,但很快就湧現出新的一批卓越指揮人才。在他們之中,有一個我們不太熟悉的名字——米哈伊爾·費奧多羅維奇·盧金。可能不少朋友對他不太熟悉,其實這很正常,因為盧金在當時蘇軍中遠稱不上舉足輕重,在整個二戰中,盧金中將帶兵作戰的時間也非常短暫。即便如此,他仍然出類拔萃,其指揮才能更是體現得淋漓盡致。


盧金於1892年11月18日出生於舊俄特維爾省的一個農民家庭,家裡條件很差,只接受過小學和5年的中學教育。1913年,盧金參加了沙俄軍隊,並於1916年畢業於軍校。一戰中因為作戰勇敢,盧金獲得3枚勳章,升任為尼亞斯韋茲第4「巴克萊.德.托利」擲彈兵團的一名中尉連長。1918年,盧金又轉投蘇聯紅軍。


內戰期間,盧金主要從事參謀工作,他的職位水漲船高,還獲得2次紅旗勳章。1926年,盧金有幸進入著名的伏龍芝軍事學院高級指揮員培訓班深造,到了1935年11月,紅軍實行軍銜制後,盧金與朱可夫、羅科索夫斯基等人一同被授予「師級軍銜」(相當於少將)。從職業生涯的前半段來看,盧金與其他蘇軍著名將領大同小異,不過之後的事情卻成了分水嶺。


1937年,盧金被判定為「人民的敵人」而遭到解職。不過不知出於何故,他沒有被捕,而是在事後被調往遠東的貝加爾軍區擔任參謀長。1940年6月,盧金成為中將,與此同時,他接到了一個特殊命令——組建第16集團軍,為了防禦日本關東軍。此時,盧金在蘇軍中仍可謂是「名不見經傳」,然而誰也沒能想到,他竟然能在某種程度上,算作是蘇軍的「救世主」。



1941年6月22日,德軍入侵蘇聯。戰爭初期,德軍佔盡了主動,蘇軍在戰場上混亂不堪。一名蘇聯士兵回憶中這樣說:他們在一天中能接到好幾個相反的命令,忽然向東忽然向西,卻連德軍的影子都看不到。一不小心就落到了戰線後方,好不容易跑回去,又莫名其妙地成了「逃兵」。精神高度緊張的蘇軍有些部隊甚至見人就開炮,因此誤傷友軍的事情也時有發生。


就是在這種情況下,1941年6月26日,盧金帶著他的第16集團軍作為西南方面軍的預備隊,向斯摩棱斯克地區出發。在中轉站舍佩托夫卡,盧金閑著無聊,便在這個重要的後勤中心轉了一圈。細看一下,他不由驚出一身冷汗——這裡的蘇軍人數龐大,但卻大多被打散了。換句話說,舍佩托夫卡已經沒有了守軍,如果德軍來攻,這兒便一觸即散。如果失去這樣一個重要的戰略點,整個地區局勢便危險了。


盧金立刻擅自改變命令,他讓所有部下都下火車,將被打散的部隊重新整編,分發糧食和武器彈藥,在舍佩托夫卡建立防線。要知道,盧金所作的一切在蘇軍中都是越級行為,隨便一項都有可能讓他被槍決。然而,在十餘天的戰鬥後,盧金守住了這段足以改變戰局的防線。為了表彰他的貢獻,這支臨時組建起來的部隊被最高統帥部稱為「盧金集群」。


隨後,在斯摩棱斯克,盧金和他的第16集團軍的任務是守衛這座城市。不過,第16集團軍已經被鐵木辛哥拆得七零八落,一整個集團軍只有兩個軍是較為完整的。在第129步兵師趕來支援後,盧金立刻組織防守。在斯摩棱斯克,他的主要敵人是德軍名將古德里安,一番交手下來,雖然盧金守住防線,但損失很大,根本無力反擊。在局勢最困難時,一名軍官未經請示就炸掉了第聶伯河大橋,鐵木辛哥認為這是「失敗主義情緒」,要逮捕那名軍官到軍事法庭審判。盧金立馬給鐵木辛哥發電報,稱下令的就是他,要處罰的話他便全權承擔。幾天後,鐵木辛哥又發來電報,表彰他與部下們的英勇表現。



1941年7月30日,蘇軍最高統帥部終於決定放棄斯摩棱斯克。次日,蘇軍第16集團軍和第20集團軍突圍,十餘萬蘇軍冒著德軍轟炸艱難撤退。在此期間,蘇軍仍然支撐著防線,為此,德國和英國還打起了嘴仗。英國首相丘吉爾人稱斯摩棱斯克還在蘇軍手中,德軍(宣揚佔領該城)是騙子,元首聞訊大怒,親自在無線廣播中對丘吉爾說:「請丘吉爾先生去問問那位蘇聯第16集團軍的盧金將軍,斯摩棱斯克到底在誰手中?」

10月6日,第16集團軍奉命撤退,但為時已晚。德軍第3、第4裝甲集群已經成功合圍,西方方面軍陷入絕境。蘇聯最高統帥部將部隊指揮權交給盧金,但他明白局勢已經不可逆轉了。10月10日,盧金電報中說,彈藥和糧食已經告罄,部隊靠殺軍馬為食。滿地都是傷兵,卻沒有藥物治療。就在這種情況下,盧金依舊指揮部隊抵抗了3個星期。其間一次戰鬥,德軍一個裝甲師被打得只剩10輛坦克,不得不撤退。直到10月底,他被德軍炮彈擊中,失去雙腿並被俘虜。



被俘後的盧金頂住了德軍的誘降,並在1945年4月29日在法國的莫斯堡被美軍成功解救。1946年,盧金被授予列寧勳章並退役,軍銜也就遺憾地停留在了中將。1970年5月25日,這名蘇軍指揮天才逝世。盧金短暫帶兵生涯中的三次「奇蹟作戰」,在一定程度上拯救了莫斯科,也拯救了全蘇聯。


對於盧金,蘇軍中不少舉足輕重的人物都有非常高的評價,但卻沒有人比得上羅科索夫斯基元帥的那一句更加悲情。數十年後,羅科索夫斯基在回憶盧金時依舊記得這樣一句話——在斯摩棱斯克陷入絕境時,盧金髮出這樣的嘆息:「第16集團軍並沒有被擊敗,她只是消耗殆盡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戎星戰友 的精彩文章:

自衛反擊戰中,解放軍沒有和越軍主力作戰嗎?
為什麼要以「九一八事變」為抗戰起點,將八年抗戰改為十四年?

TAG:戎星戰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