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人曾為族兄挑一寶地,十年後先祖託夢怒罵:再不回去就要絕後了

此人曾為族兄挑一寶地,十年後先祖託夢怒罵:再不回去就要絕後了

各位讀者晚上好!子淵之前曾給大家介紹過風水大師潘從源以苦肉計埋身寶地之事,引發了讀者的強烈興趣,今天咱們就來聊聊另一位聲名不顯的堪輿大師,其專業功夫比袁天罡、李淳風都要厲害。

袁天罡、李淳風雕像

此人便是風水行業祖師爺——楊筠松。楊筠松,又名楊益,字叔茂,因其逢困而扶、遇危則濟,世人多稱為「楊救貧」。楊筠松早年入仕,因不喜唐朝官場的腐敗氛圍,便主動辭官還鄉。由於其素來仰慕江西的人傑地靈,因此趁著返鄉途中路過江西,便將江西所有名勝古迹都給遊玩了一遍。返回家鄉信宜後,楊筠松依然對江西念念不忘,想著什麼時候再去一趟。

後人所繪的楊筠松遊覽山水圖

由於楊筠松為官期間非常清廉,並時常自掏腰包以救濟窮苦百姓,因此僅靠當年積攢的一點兒微薄俸祿是養不活一大家子人的。為了開源,楊筠松就把看風水作為副業,學識廣博的他做起這行來,自然很快出名。時有鄉鄰問之,「汝為風水大師,何不為祖宗尋一個寶地,好庇佑子孫後代」。深知其中玄奧的楊筠松對此並不為意,直到家人問起才不得不說,原來自家還受不了如此大富大貴的寶地,若強行安葬,必然招致禍端。

家人不信,旁人也時常附和,楊筠松無奈之下只得對兄長說:「附近有一山可葬人,乃是急發之地,可發家十年,十年一過,需立遷他墳,不然定會損丁傷財,家破人亡。」兄長聽後大喜,說:「弟為國師,到時遷走便可。」於是,兄長連忙將祖墳遷往楊筠松所說的急發之地,後來楊家果然走向了興旺,楊筠松身邊再也沒有求他尋穴的族人。

唐代墓葬石碑

天性喜愛山水的楊筠松,常常出去遊玩數月,觀摩各地風水。另一方面,發達了三五年後,楊家也就把祖墳葬於急發之地的事情給忘在腦後了。遷葬祖墳不久後,楊均松的一個朋友到訪,此人乃是江西人士,兩人因衷情山水和堪輿投緣,見到楊筠松後,這位好友直言來意,說在家鄉江西尋到一風水奇地,平看上去風水絕佳,但只要有風水師上山尋穴,便雲起霧罩,難以辨識。本就留戀江西山水的楊筠松一聽此言,迫不及待地就與好友趕赴江西尋龍問穴,這一走便是十餘年,對江西山水樂而忘返後,楊筠松早已忘記了當年所說遷墳之事。

江西三清山風光

一日深夜,身在贛地的楊筠松突做一夢,其先祖在夢中說道:「再不回去,楊家就要絕後了,你身為楊家子弟,實在是罪人啊。」夢醒大驚後,楊筠松連夜辭別好友,回到信宜時才得知楊家早已破敗不堪,只余老母帶一孫子以乞丐為生。楊筠松見此痛不可言,抑天長嘆曰:「此乃天意,早知今日,悔不該當初逆天行事!」為挽救楊家,楊筠松趕緊尋了一處寶地,擇好日子後便把祖墳向寶穴遷去。

楊筠松所著《疑龍經》

當時,楊家祖墳是請人用繩子抬著骨缸遷移的,楊筠松帶著族人過了幾個山峰後,繩子突然斷落,掉在一不知名的土坡上。見此不吉之兆,楊筠鬆起初大驚,細細觀看後卻發現此地比之前所尋之地更好,不禁喜從心來,便將祖宗就地下葬,後來楊家終成大富之家,丁財兩旺。楊筠松之後一直居住於信宜老家,直至同族老母病逝、侄子成家才回到江西,繼續尋龍點穴、授徒傳業,至於楊家祖墳與江西寶穴到底在哪,也就不為人知了。

參考資料:

《楊筠松生平著述考略》《贛州府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趣觀歷史 的精彩文章:

清朝此人與妹妹成婚,遭受了無數冷嘲熱諷,生下一個兒子享譽世界
此人乃太平軍名將,連陷數城後被清軍俘虜,凌遲時一腳踢死劊子手

TAG:趣觀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