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銀行業能否更加開放?

銀行業能否更加開放?

忘記帶銀行卡可以刷臉取款、琳琅滿目的貴金屬製品如金玫瑰、現場投顧直播服務、民營和小微企業信貸服務、助力「一帶一路」信貸政策等……在日前閉幕的第十四屆北京國際金融博覽會上,銀行、基金、證券、保險等150多家金融機構展示了普惠金融創新、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實在」舉措。

服務實體經濟是金融立業壯大的源頭活水,當前的經濟環境需要更多開放的金融機構,緩解民營和小微企業的融資困境。「開放銀行」的模式在此次金融博覽會上被學者提及。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董希淼以新網銀行作為案例,為何該行不到兩年時間累計放款超過1200億元,客戶接近2000萬,主要秉持了「開放銀行」的模式。新網銀行幾乎跟所有的互聯網平台都進行對接,成為一個萬能的連接器。從某種意義上說,它是一家有銀行牌照的金融科技公司。

對於怎麼認定是「開放銀行」模式,董希淼認為,可以從三個維度觀察,首先是技術,也是平台,更是理念。「開放銀行」最先是一家外國諮詢公司提出來的,認為是一種平台化的商業模式,通過很多第三方開發,很多客戶甚至科技金融公司、供應商等提供服務,使銀行能夠創造出新的價值。銀行發展成為「開放銀行」,具體而言有自建、合作、投資、參與這四種模式,特別是一些大型銀行完全可以通過自己強大的IT能力支撐搭建「開放銀行」,可以合作、投資、併購。但目前在政策上還存在障礙,一些互聯網銀行自身很難去投資,但可以通過大股東進行投資,併購一些場景。

在我國,一些新興的銀行,包括微眾、新網、上海華潤銀行都搭建了「開放銀行」平台。今年工商銀行、建設銀行、招商銀行、浦發銀行都發出了打造「開放銀行」的信號。「開放銀行」是一個平台,通過整合生態,搭建平台,提供更敏捷、更聚焦、更智能、更開放的客戶體驗平台模式。

金融市場的發展日新月異,當前的支持重點無疑是幫助暫時困難但有發展前景的企業渡過難關。中國經濟時報記者在現場看到,專門設立了北京深化民營和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專館,還設立了金融服務國家戰略展區、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展區、首都金融改革創新展區、金融科技體驗展區、未來金融與智慧金融等十個展區。各家金融機構也有回歸主業、服務實體的趨勢。

從各家銀行的展台看,工商銀行展示了服務「一帶一路」、支持高科技企業項目。農業銀行展示了新機場、副中心建設、軌道交通、棚戶區改造項目。中國銀行要「圍繞首都發展變化與發展定位,持續發揮金融引擎作用,助力百姓美好生活」。建設銀行以「服務大眾安居樂業、建設現代美好生活」為主題,展示服務實體經濟、支持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項目。北京銀行則服務「雙創」創新實踐等。

據記者觀察,在本屆北京國際金融博覽會上,不僅有首都的金融機構,更有來自全國各地的金融機構。有北京金融街、首都產業金融中心、北京新興金融聚集區、北京基金小鎮,還有上海、成都、西安、武漢、濟南、南昌、南寧、衢州等地的金融機構,金融產業發展、優惠政策各不相同。

在首都產業金融中心展台,北京順義區金融辦副主任郭明明告訴記者,「北京市區的空間有限,所以正在打造北京新興金融聚集區,馬坡金融城已經聚集民生銀行總部基地等。首都產業金融中心有國創投資引導基金、京津冀城際鐵路發展基金等,中交系、中鋁系、國開系等產業金融項目聚集發展。」

總而言之,在開放的理念之下,銀行變得無處不在,用戶在哪裡,銀行就在哪裡。如果能建立跨界融合的平台,突破銀行文化和體制的障礙,數據能相互連通,金融開放和創新將造福更多的企業和百姓。

版權聲明:本平台除發布原創文章以外,亦致力於優秀文章的交流分享。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繫,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及時聯繫我們刪除!歡迎大家踴躍投稿,有區塊鏈&物聯網項目及相關消息請與我們聯繫!

健康薦讀

區塊鏈丨物聯網

微信ID:qklwlw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物聯網區塊鏈 的精彩文章:

大型銀行與BATJ的區塊鏈合作流於形式?
收藏:假期出境游 這些用卡安全常識了解一下?

TAG:物聯網區塊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