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殘酷,父母通過「睡前故事」就拉開了孩子階層差距!

殘酷,父母通過「睡前故事」就拉開了孩子階層差距!

如果同半個世紀前的父母相比,現在的為人父母者,無論教育程度還是收入水平高低,都用更多的時間來陪伴他們的孩子。但是,正如我們看到的金錢投入的階級差異,陪伴孩子時間的增長也表現出了階級差異,如果我們區分受過大學教育的家長和只有高中教育程度的家長,則前一類父母在時間投入上的增長幅度要大得多。更具體地說,階級差異的加劇主要變現在「睡前故事時間」上: 換言之,也就是用在兒童發展活動上的時間。

殘酷,父母通過「睡前故事」就拉開了孩子階層差距!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在研究家長是如何分配他們的時間時,學者經常會區分兩種時間:一種是睡前故事的時間,另一種是用以在生活中照料孩子的時間,即他們所說的「換尿布時間」。)而最終,時間投入的階級差異主要集中於童年的早期——如果我們這篇文章學到了什麼,那就是在此階段父母的陪伴是最為重要的。從下圖就可以看出,父母受教育程度不同,則他們勇於照顧0~4歲嬰幼兒的時間(主要是「睡前故事」時間)也存在差距。


殘酷,父母通過「睡前故事」就拉開了孩子階層差距!


回到20世紀70年代,父母每天能陪伴孩子的時間基本上並不存在階級差異。但到了2013年,如果出生在父母受過高等教育的家庭,則一位嬰幼兒所能得到的睡前故事時間已經遠遠超過了父母僅受高中教育的嬰幼兒。根據上圖顯示,前一類嬰幼兒每天同父母互動的時間要比後一類嬰幼兒多出近45分鐘。

受過高等教育的母親更有可能在外工作,這也就減少了她們用於陪伴孩子的時間——但凡事有失必有得,受過高等教育的母親通常會有一位花時間陪孩子的配偶。不僅如此,受過高等教育的父母通常會更積極地實踐精耕細作的教育,特彆強調要花時間同孩子相處,認為父親也要分擔照顧孩子的責任。

殘酷,父母通過「睡前故事」就拉開了孩子階層差距!

高知父母有著穩固的婚姻關係,他們可以拿到更高的經濟收入,而不必因工作而犧牲同孩子相處的時間;斯特芬妮在此意義上就是個反例,像她那樣單身母親,不僅受教育程度低,而且要外出工作,這也就打斷了她可以和孩子們相處的時間。由此可見,出生在父母受教育程度高的富裕家庭的孩子們是幸運兒,他們盡享兩種成長的紅利——首先是更多的金錢投資(因為他們的父母出得起錢),其次是更多的時間投資(因為父母雙方都把陪伴孩子當成家裡的大事)——相應地,出生在下層階級家庭的孩子就要承受兩種成長的困境。

殘酷,父母通過「睡前故事」就拉開了孩子階層差距!

當窮孩子未能獲得來自家長的關注時,他們通常會做些什麼?有些研究調查了美國兒童是如何打發時間的。相關的調查顯示,窮孩子最常見的回答就是看電視。當我們向達琳問及家庭晚餐事宜時,她也是這麼回答我們的。

一類孩子像德斯蒙德和安德魯,他們的父母受過良好的教育;另一類孩子則像是凱拉、米歇爾和伊利亞,他們的家長都沒讀過大學。研究表明:第一類孩子看電視的時間要少於第二類孩子,閱讀和學習的時間卻多於第二類。隨著互聯網走入千家萬戶,網路上的娛樂已經逐漸取代了電視,但基本事實仍未改變:當有錢的孩子正在同家長共進晚餐時,窮孩子卻只能看電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