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張宇清:靈濟真人顯神威

張宇清:靈濟真人顯神威

太上玄天真武無上將軍籙也需要經籍度三師,

「經師上清三洞經籙南曹真士玉府上卿都天大法主嗣漢四十二代天師張正常,籍師上清三洞經籙太極執法真宰靈寶領教真人都天大法主嗣漢四十三代大師張宇初,

度師上清三洞寶籙靈寶領教玄化真人南曹執法仙宰都天大法主嗣教四十四代天師張宇清。」

和其它傳籙儀式一樣,主持太上玄天無上將軍籙的臨壇法師有證盟師、監度師和保舉師,主持傳籙的三師由龍虎山道士擔任。

主持傳籙的三師由龍虎山道士擔任(資料圖)

在太上玄天真武無上將軍籙的受籙儀式上,主持受籙的臨壇法師一般要默誦攝鬼神咒、祛鬼神咒和煞鬼神咒。

攝鬼神咒是:

干元大將,頭戴三辰,

披髮元像,真氣威靈,

輔助大道,龜蛇合形。

鼻如山嶽,怒目光明,

牙如劍樹,手把七星。

天魔外道,鬼魅妖精,

見吾為血,化作微塵。

魁罡五氣,是吾本身,

遍天通地,大布乾坤。

江河淮濟,五嶽之神,

城隍社令,共聽吾命。

上帝有敕,救護群生,

敢有小鬼,捉縛來呈。

急急如律令!

傳籙儀式(資料圖)

祛鬼神咒是:

太陰化生,木位之精,

虛危上應,龜蛇合形。

周行六合,威懾萬靈,

無幽不察,無願不成。

劫終劫始,剪伐魔精,

救護群品,家國咸寧。

敢有小鬼,欲來現行,

吾目一視,五嶽摧傾。

急急如律令!

傳籙儀式(資料圖)

煞鬼神咒:

北方玄天,杳杳神君,

億千變化,玄武真身。

騰天倒地,驅雷奔雲,

隊仗千萬,掃蕩妖精。

雷公侍衛,玉女將軍,

鬼神降伏,龍虎潛奔。

威鎮五嶽,萬靈咸遵,

鳴鐘擊鼓,遊行乾坤。

收服惡鬼,摧破魔群,

除邪輔正,道氣長存。

急急如律令!

玄天上帝(資料圖)

龍虎山張天師宣稱:道士佩受太上玄天真武無上將軍籙,可以得到萬神的護佑,消除人間眾惡,還可以延固壽年,道籙的福佑終身享用不盡!

太上玄天真武無上將軍籙,真是張天師適應時代的需要而創造的與時俱進的一種新的符籙!

永樂十五年(1417)十一月,明成祖下詔命令張宇清前往福建靈濟宮,修建祈謝金籙大齋。這次聲勢浩大的齋醮活動,使人們比以往更加關注起事件的中心福建靈濟宮和主持者張宇清天師。

聯繫到後來的歷史,即永樂十八年(1420)十月,明成祖也同樣下詔命令張宇清天師建普度醮於在當時的新都城北京所建的靈濟宮。那麼,這靈濟宮和所謂的靈濟信仰究竟是怎麼回事?

靈濟宮

原來,這靈濟宮也算得上是著名道教宮觀,它在福建省福州市閩侯縣青圃鄉。靈濟宮始建於五代,初名大王廟,明代永樂十五年(1417年)重建後賜名靈濟宮。

今北京靈境衚衕與遠在福建的靈濟宮有關(資料圖)

傳說永樂皇帝的母后得了疑難之症,後頒詔天下,尋醫求治。閩侯青圃人曾神孫揭榜進京醫治,藥到病除,永樂皇帝龍顏大悅,遂賜令重建青圃大王廟,建成之時御題其額「靈濟宮」。

另有傳說,明成祖朱棣常年出征,因疲憊勞累,身患疑難痼疾,雖「用藥百計,罔底無效」,病情仍不見好轉。相傳某日,他夢見「二王」(徐知證、徐知諤)施濟妙藥,於是尋方敷服,身體痊癒。

永樂十五年,成祖為了「答神鴻庥」,詔令一批宮匠抵閩,大規模重建二王廟宇,並親筆御書「靈濟」宮名,御制巨碑。當時該宮建築壯觀,規模宏大,以致當地人傳「欲識北京皇帝殿,先看青圃靈濟宮」。

靈濟宮坐東朝西,依山勢疊建。重建後有三重門、六宮殿。現存部分佔地1972平方米,圍牆內有前、後、正、偏殿,以及宮廳、宮苑,有可容納千人的石鋪廊埕、御碑亭、鐘鼓樓、金鰲門牌坊、法堂、客舍等。

明代,凡官員蒞臨此處,一律要在宮前下馬、下轎躬行。隨後又經清康熙、民國以及上世紀80年代的幾次修葺,更顯出靈濟宮獨特的建築風格和身後的歷史文化積澱。

御碑通高6.2米,寬2.1米,厚0.65米,碑頂呈半圓形,盤紋青龍圖案框邊,碑座雄卧石雕龜趺,雕刻精美,造型栩栩如生,雄偉壯觀,堪稱一絕。

據《明實錄》記載,石碑與龜趺是由三寶太監鄭和下西洋的船隊奉旨護送而來的,這隻象徵吉祥的龐然大物,足有萬斤之重。連同巨碑,上蓋為亭,為福建省內罕見的文物。

傳說此龜乃龍子,為民間高人協此處的青圃村人用石碑封印於此。而後,靈濟宮連同御碑亭,在1989年與1991年分別被列為閩侯縣級與福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由此可見,靈濟宮在其處於鼎盛的明成祖時期,其規格和風光還真的和北京皇宮能有一比。

靈濟宮所懸匾額(資料圖)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這靈濟宮究竟崇拜的是何方神聖呢?靈濟宮崇拜的是二徐真人。

清代林楓在《榕城考古略》中記載了靈濟宮的詳細歷史:「在金鰲峰下,祀南唐江王徐知證、饒王徐知諤,皆南唐主知浩弟也。

後晉天福開運三年(946)建祠,宋太平興國八年(983)里人方珏定廟於芝嶼,祥符元年(1008)又定廟於橫溪,政和七年(1117)遷今址。

明永樂十五年(1417)奉旨而新之,春秋致祭。又京師亦立廟。加封金闕真君、玉闕真君。正統成化間累加封號,遺官致祭御碑亭,由宰相解縉書,豎於廟左。」

閩侯青圃靈濟宮主祭二徐真人。二徐真人又稱徐仙、靈濟真人、洪恩真人、洪恩真君等,生前為同胞兄弟,俗姓徐,名知證、知諤,五代時期吳國人(今浙江人)。

徐知證與徐知諤都是歷史上的真實人物,《南唐書》、《十國春秋》等史籍上均有傳。

二徐的父親徐溫是五代吳國權臣,徐溫死後,養子徐知誥篡位,改姓名為李昇,建立南唐王朝,徐知證與徐知諤因與李昇的關係,被封為江王與饒王。

二徐因生前有德於福建閩侯百姓,故死後演變為道教俗神,在福州地區有一定的影響。

二徐真人信仰始於後晉開運三年(946),據《靈濟祖廟記》《靈濟宮記》載,後晉開運二年,閩國發生內亂,權臣朱文進乘機叛亂,殺王氏五十餘人,自稱閩王。

王氏遂向南唐乞援,徐知證、徐知諤率查文徽、邊鎬等數萬大軍,從崇安入閩,水陸並進,連取建州和福州,進而揮師南下,欲取漳泉。

大軍渡過烏龍江,路過青鋪(即今閩侯青圃)時,有胡姓鄉民於馬前攔住二徐,哭訴:「有數百名殘兵敗將盤踞在附近的鰲峰山上,為非作歹,殘害百姓,請大王率師剿滅,功德無量。」

閩侯風光(資料圖)

二徐遂率兵攻打鰲峰山,殺死其頭目,餘眾紛紛來降,從而蕩平草寇,百姓大歡。大軍駐紮在青鋪期間,秋毫無犯,深得百姓愛戴。

大軍離開青鋪時,鄉人依依不捨,極力挽留,並在鰲峰龍湫之北立生祠祀二徐。二徐深受感動,對鄉民說:「我等明年當脫離凡世,來這裡棲住。」

第二年,二徐去世,但精魂不滅,託夢於青鋪之民,說他們已成為神靈,降臨於鰲峰。

百姓遂奉他倆為神,年年歲歲焚香祭祀,從不相忘。

未完待續……

(編輯:靈瑾)

聲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道學 的精彩文章:

張宇初:天師領敕尋三豐
修道這些事兒:如何去和無神論者談信仰?

TAG:騰訊道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