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在改革開放中完善與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在改革開放中完善與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

觀點提示

堅持社會主義基本制度之「不變」,與革除制度體制弊端之「變」的辯證統一,不僅是推動改革開放不斷深化、保持社會主義生機活力的重要經驗,也是開創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完善與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基本前提。

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在實踐中不斷得到完善和發展,已經成為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特色與優勢的集中體現,成為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制度保證。但正如習近平所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特色鮮明、富有效率的,但還不是盡善盡美、成熟定型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也需要不斷完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一步明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仍然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在「大門越開越大」的改革開放實踐中,不斷完善與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必須始終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社會主義方向,堅持全面深化改革,堅持推進理論創新,堅持借鑒吸收世界各國制度建設的有益成果。

堅持黨的領導是完善與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保障

中國共產黨近百年的發展歷程表明,什麼時候堅持黨的領導核心地位,黨和人民的事業就順利發展,什麼時候削弱了黨的領導核心地位,黨和人民的事業就會遭受挫折。當前,改革開放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進行偉大鬥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的形勢更加複雜,任務更加繁重,更需要在黨的堅強領導下循序漸進地進行。習近平在參加蘭考縣委常委民主生活會時強調:「中國最大的國情,就是共產黨的領導,什麼是中國特色,這就是中國特色。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制度,是我們自己的制度,不是從哪裡克隆來的,也不是亦步亦趨效仿別人來的,無論我們吸收了多少有益的東西,最終都要本土化。十月革命的風吹進來了,但是我們並沒有成為蘇聯式的黨;冷戰結束後,蘇聯解體,東歐劇變,但是我們仍然在走自己的路,所以我們才能有今天。」加強黨的領導,是獨立自主探索、完善與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保障。在改革開放新征程中,我們要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充分發揮我們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確保黨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進程中始終成為堅強領導核心。

堅持正確方向是完善與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基本前提

完善與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最終要通過「變革」來實現,這就涉及哪些「需要變」、哪些「不能變」的問題。堅持社會主義基本制度之「不變」,與革除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體制弊端之「變」的辯證統一,不僅是推動改革開放不斷深化、保持社會主義生機活力的重要經驗,也是開創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完善與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基本前提。對此,習近平旗幟鮮明地指出:「問題的實質是改什麼、不改什麼,有些不能改的,再過多長時間也是不改。我們不能邯鄲學步。世界在發展,社會在進步,不實行改革開放死路一條,搞否定社會主義方向的『改革開放』也是死路一條。在方向問題上,我們頭腦必須十分清醒。我們的方向就是不斷推動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而不是對社會主義制度改弦易張。」「我們的改革怎麼改、改什麼,要有政治原則、底線和政治定力」,不能照搬硬套西方的理論、觀點,只有「應該改又能夠改的堅決改,不應改的堅決守住」,才能不在「根本性問題上出現顛覆性錯誤」。

堅持全面深化改革是完善與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不竭動力

改革不僅是中國走向繁榮富強的必由之路,更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前進的不竭動力。通過改革可以極大地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衝破束縛生產力發展的體制障礙,可以「更好地鞏固和發展我國的社會主義制度,為我國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全面進步開闢更加廣闊的道路,提供更加強大的動力和保證」。 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們要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完成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上取得決定性成果的改革任務,形成系統完備、科學規範、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就應該進一步推進和深化改革,用全面改革的辦法解決阻礙經濟社會發展的體制性、機制性問題,努力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全面深化改革不是對原有制度和體制細枝末節的修補,而是一場革命性變革,正如習近平所說的那樣:「我們全面深化改革,不是因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不好,而是要使它更好;我們說堅定製度自信,不是要故步自封,而是要不斷革除體制機制弊端,讓我們的制度成熟而持久。」

堅持理論創新是完善與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首要環節

一個政黨要始終走在時代前列,須臾離不開理論指導。對於一個政黨來說,理論日趨成熟是政治日益堅定的基礎;對於一個國家來說,理論與時俱進是行動銳意進取的前提;對於一種制度來說,理論不斷創新是體系更加完善的先導。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實踐中,如果讓人們根據原有的理論認知「慣性前進」,就會由於因循守舊而使我們的事業停滯不前;如果任由人們根據即時的思想認識「隨意而為」,就會因為沒有章法而給我們的事業帶來麻煩;如果讓人們根據長官意志進行「盲目試點」,就有可能出現方向性錯誤而使我們的事業誤入歧途。符合群眾需要的邏輯順序應該是,及時把人民群眾的新實踐、新經驗、新創造,進行總結、提煉和升華,以「世情為鑒、國情為據、黨情為要」進行「綜合創新」,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應對新形勢、解決新問題、指導新實踐、開拓新境界。從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來看,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等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成果,都極大地推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拓展和制度的完善。

堅持借鑒有益成果是完善與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必要途徑

改革開放40年來,在吸收借鑒古今中外製度建設成果的基礎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內涵不斷得到豐富。面對新時代的戰略安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完善與發展更要善於借鑒吸收一切有益的制度成果。鄧小平曾經指出:「我們的制度將一天天完善起來,它將吸收我們可以從世界各國吸收的進步因素,成為世界上最好的制度。」而社會主義要在與資本主義的較量中取得最後的勝利,必須比資本主義更加開放、更加包容。對此,習近平多次強調,「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推動文明交流互鑒,可以豐富人類文明的色彩,讓各國人民享受更富內涵的精神生活、開創更有選擇的未來」「文明交流互鑒,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和世界和平發展的重要動力」。他要求「對待不同文明,我們需要比天空更寬闊的胸懷」,「對世界形勢發展變化,對世界上出現的新事物新情況,對各國出現的新思想新觀點新知識,我們要加強宣傳報道,以利於積極借鑒人類文明創造的有益成果」。可見,完善與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應該以更加開放的視野、更加寬闊的胸懷、更加包容的姿態,大膽借鑒和吸收人類社會創造的一切優秀制度成果。當然,善於借鑒吸收不等於脫離我國國情照搬照抄,而是要始終堅守社會主義根本原則,徹底擯棄資本主義制度的階級局限性。

(作者系河南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教授)

《中國教育報》2018年11月08日第5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清華大學生物醫學館呂志和樓捐贈簽約儀式舉行
鑄造民族靈魂 煥發職業光輝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